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5-17题(8分)霜天晓角(南宋)高观国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5-17题(8分)霜天晓角(南宋)高观国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5-17题(8分)
霜天晓角
(南宋)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
小题1:
这首词写的是□□时节的景色,词中最能体现这个时令特征的句子是___。(2分)
小题2:词下阕用“望极”起笔,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2分)
小题3:后人认为这首词画线句中的“和”、“湿”二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2分)早春;东风外、几丝碧
小题2:(2分)承上启下;展现出视角的由近及远,拓展了词的空间
小题3:(4分)“和”字很自然地把“水”与“云”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表现了水天一色,云映水中的景象,措词精当;“湿”字状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前,传神地描绘出春天西湖水光云影给人带来的清新朗润之感。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村
梅尧臣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注]。
[注]王民:臣民。版籍:交租税的户籍。论:看待。
(1)诗歌表现了小村怎样的景象?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心从化蝶梦中归”中的“心”,有的版本写作“身”。
(1)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表现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4分)
(2)结合全诗,体会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中“乱”字在诗中的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虞美人   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题1:词中 “楼儿忒小不藏愁”历来为人称道。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句表达效果。(4分)
小题2:以乐写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比较常用的手法之一。请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这种手法在本词中运用的好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玉楼春①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②。昔年多病厌芳尊③,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①作者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
②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③尊:又写作“樽”。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最后两句词人写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这样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诗,完成10~11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注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