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永州乡下。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1)诗中的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中的意象来分析。(4分) (2)有人评价此诗表现“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的思想,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
答案
(1)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冷清、衰败、荒寂的荒村景象(2分)。处处围绕一个“荒” 字,描绘出一幅荒凉凄清的画面:经霜袭击的树叶在变黄,在瑟瑟秋风中孤独地飘 落,溪上小桥铺满枯叶;荒村除古木之外,一无所见;耐寒的山花疏疏落落;幽深 的泉水在深秋时节也时断时续,只剩一线。(能结合“黄叶”、“溪桥”、“古木”、“寒花”、“幽泉”等意象分析,2分) (2)诗人借山水排遣谪居生活的郁闷之情,希望忘却得失恩怨、是非荣辱,但这种宁静、淡远又与诗人的理想、追求相矛盾,所以用无“机心”表现“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的思想(1分),闲静中深蕴(2分,或:孤愤,忧愤,幽怨,抑郁。无奈)。 |
解析
(1)(能结合“黄叶”、“溪桥”、“古木”、“寒花”、“幽泉”等意象分析,2分) (2)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小题1: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意境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答: 小题2: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试简要分析。 答: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1)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意象进行分析。(4分) 答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6分) 寒食[注]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小题1:这两首诗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在写景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22-23题。(6分)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② (南宋)林景熙① (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22.《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 ▲ 之凉,以华发、异乡写 ▲ 之凉。(2分) 23.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4分)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仁宗二年(1050)自临川赴钱塘(今浙江杭州)途宿驿中;②漏:漏壶,古时计时器。 (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 (2)从全诗看,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请略加分析。(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