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6分)满庭芳秦观 宋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6分)满庭芳秦观 宋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6分)
满庭芳
秦观 宋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1)    本诗中“山抹微云”中“抹”字历来为人称颂,请根据语境进行赏析。(3分)
(2)    试简要分析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3分)
答案
(1)“抹”字写出了林外的山痕和山间的云迹,诗中有画;“抹”字突显云淡山远之貌,与后文“天粘衰草”一同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渲染了离别的愁绪。(3分)
(2)此词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表现男女分别时难分难离的情状。借助景物渲染凄恻哀怨的离情,如开篇的: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为全诗笼罩上浓浓的苍凉的气氛,诗人又借“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的景物描写,通过“移情”表现手法抒发了悲凉的心境。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①。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②。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①渚:水中小洲。佩玉:一种玉饰物,通常悬挂腰间。鸣鸾:车上鸾的鸣声。罢:停止。②物换星移:物象变幻,星辰移动,指时间流逝。
8、这首诗的颔联有什么写作特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4分)
答:                                                               
9、简析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7分)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南宋]陈亮②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多景楼,在江苏京口(镇江);②南宋孝宗15年,陈亮因反对南宋统治者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定势”为借口而放弃北伐的主张,亲自到京口一带考察。
(1)“河洛腥膻无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全词感情起伏变化很大,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吟笼莺
清 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4分)
(2)简要分析,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4——16题。(8分)
临江仙
[宋]陈与义①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②。
忆昔午桥桥上饮③,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徽宗时曾任太学博士。1126年,金兵陷汴京,北宋亡,陈与义避乱于闽、粤间。1131年辗转到达南宋朝廷临时所在地绍兴,作此词。②洛中:指今河南洛阳,北宋时的西京。③午桥:桥名,在洛阳城南。
14.词,主要是为了配合隋唐时期流行的         而产生的。(1分)
15.画线句颇受后人赞美,请从情景关系角度加以赏析。(3分)
16.你对词的下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评价?(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