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2-23题。(6分)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元)宋方壶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妲娥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2-23题。(6分)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元)宋方壶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妲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2-23题。(6分)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元)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妲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22.中国古代在文学作品中对“月儿”有多种不同的称代,此曲中除了“广寒宫”“姬娥”以外还有   ▲   也是称代月亮。曲中的“白雪”指代      ▲    。(2分)
23.指出这首元曲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品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22.蟾、镜。(1分。答出一处即可。答“蟾影”、“此镜”不给分) (古代楚国)高雅的乐曲(1分)
23.写作手法:反衬(答对比、拟人亦可);情因景生(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答出一种即可,2分)。思想感情:此曲对月抒怀,以月的团圆反衬人的孤独,抒发了身世飘零,不得与家人团圆的孤独情怀。(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6分)
浣溪沙 (明)刘 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  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       (季节)       (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2分)
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韦郎中
张 谓
星轺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
南入洞庭随雁去,西过巫峡听猿多。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灏堆边起白波。
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
注①星轺(yáo):使者所乘的车。②桑落酒:古代美酒名。
(1)“计日”一词在诗中什么意思?有何作用?(3分)
答:                           ▲     ▲
(2)颔联、颈联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     ▲
(3)本诗尾联意蕴十足,请予以解析。(3分)
答: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海 棠 春
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吴 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以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注①“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昊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
②锦江头:代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
1.上阕能体现海棠花开之快、观赏者惊喜之情的两个词分别是    、    。(2分)
2.指出这首诗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6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
1.仔细品味这首词,简要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风声。眄:眄视。
1.请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谈谈秋风的特点。(4分)
答:
2.请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意蕴两个方面对本诗第三联作简要赏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