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山中留客  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谈谈你对首句的理解(4分)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山中留客  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谈谈你对首句的理解(4分)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谈谈你对首句的理解(4分)
答:                                                                          
(2)谈谈三四句作者是如何挽留想走的客人?(4分)
答:                                                                       
答案
12.(1)首句从整体入手,正面描写山景,写出山中生机勃勃、争奇斗妍的美景。或:首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态和意趣,写出了山中万象更新的美好春光。(2)三、四句以委婉的方式,写出了春天山中特点;用山中的美景、令人神往的意境去诱导客人,情理交融,虚实相间。
解析
(1)侧重表现手法,必须明确表现手法有哪些。结合专业术语来答。
(2)结合内容,题目中留,怎样留,结合情感来答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楷书也叫正楷、真书,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便于书写。
B.《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是在“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时“举身赴清池”的,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晚上21点钟。
C.“青青子衿”中“衿”是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绣腰襦”是绣花的齐腰短袄。“裳”古代指裙子。
D.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张贴时,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秋词二首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sǒu教,使。
⑴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第一首诗中“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4分)
答:
⑵这两首诗的秋天的特点及给人的感受有何不同?从艺术表现手法看,两首诗中“春”的作用有何不同?请你分别作简要分析。(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这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7分)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请简析本诗是怎样写出瀑布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的。(7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1]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2],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1]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宜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沉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2]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谈谈对这首诗“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3分)
答:
(2)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见《瀛奎律髓汇评》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4分)
答:
(2)沈德潜在评论这首诗时说;“似徐、庾小诗,不落后人咏梅坑堑。”(《唐诗别裁》卷十一)请结合全诗谈一下你对“不落后人咏梅坑堑”这一评论的认识。(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