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秋日三首(其一、其二)秦 观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②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月团③新碾瀹④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其二) 秦 观 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②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③新碾瀹④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 青虫相对吐秋丝。 [注]①邗沟:邗江 ②菰蒲:水生植物 ③月团:茶饼 ④瀹:yuè煮 1.这两首诗内容与写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请细读之后,一一找出。 两首诗的相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两首诗的不同之点(不少于三点) 2.第一首三、四句,先设“疑”,后解“疑”,暗示了 3.第二首一、二句,写了二个细节,一是 二是 ,说明 主人 4.请给这两首诗各拟一个题目 |
答案
1.共同之处:都写秋天,都写琐细的生活,都表现体物入微的生活情趣,都动中有静 不同之点:一夜晚,二白天;一船中,二家里;一水乡夜色,二庭院情景;一大处落笔,二小处着眼 2.菰蒲中还有人家,环境的幽寂 3.碾茶烹茗 呼儿读书 懂茶道,好学问的闲适的生活情趣 4.一泽国风光 二亭轩雅趣(大致对即可) |
解析
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归 朝 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1.上阕词人描写了 景物,抓住了 与 ,组成了一 幅江南水乡冬日晨景图,“ ”为写景之总括;“ ” 为转笔,由写景转写旅人。 2.下阕词人转入抒情,“ ”表现词人厌倦羁旅行役,“ ”表现词人思念故乡亲人。 3.全词结构匀称完整,以 和 写法见长,词意的表达不冗不蔓, 由景到情的发展极其自然,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水平。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剔 银 灯 范仲淹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①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②如共,刘伶③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④、老成 悴⑤。只有中间,些子⑥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注]①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与欧阳修在酒席上分别赋诗填词,以助酒兴。②争:怎。③刘伶:西晋狂士,嗜酒。④騃:呆。⑤ 悴:衰弱貌。⑥些子:一点儿。1.上阕词人是如何评论三国英雄的? 2.请解说下阕“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句。 3.范仲淹在创作以“ , ”的政治抱负为主题的文学 作品时,态度是严肃的;此词写于他悲观失意,政治改革徒劳无功之时,在好友的酒桌 上,酒酣而作,故词的笔调 ,词句 ,我们不妨也说此 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由此请你简评一下范仲淹这个人物形象。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龙孙:竹笋的俗称。 1.上阕词人赞美“春正好”,好在何处,请一一找出。 2.“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下阕词人具体细致地抒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春山”“烟波”象征什么?“古今遗恨” 如何理解? 4.这首词与词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法而论,有什 么区别? 5.这首词在在遣词用句方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首二句便形成了两组对比: ,传神地写出了 2.细细品味“眼阁(搁)着别离泪”,展开想象,扩写(不少于30字) 3.这首写送别场面的曲子,注重 等 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 |
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 甲 乙 度汉江 回乡偶书 李频 贺知章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题:1)从情绪上看,甲乙两诗有何不同?2)联系两首诗的具体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作者的情绪、心理加以推衍。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