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①。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①。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①。
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
注:①杜宇:即杜鹃鸟。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家乡。
(1)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2) 联系全词,概括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反衬(或对比)(1分)。以林莺巢燕无声,反衬杜鹃的啼鸣,(1分)这样写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和诗人“不堪听”的凄苦。(2分)
(2)全词通过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悲切的杜鹃啼声表达了诗人羁旅中寂寞孤独的思乡之情,半生飘零的身世之感,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答对一种情感得1分,答对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5分)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对妻子的美好形象各采用了什么不同的写法,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情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的泛称。②赊:疏阔意。
⑴联系全词分析,上片第一句中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⑵黄昇《花阉词选》录该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桃花溪
张旭①
隐隐飞桥②隔野烟,石矾③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④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张旭:唐朝苏州吴人,擅草书,嗜酒,每每大醉,便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颇有遗世之风,世号张颠。②飞桥:高桥。③石矾: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④洞: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诗中“隐隐飞桥隔野烟”中的“隔”字用得很好,试作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玉阶怨(李白)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共3 分)
答: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这里所说的“同”,应是两首诗都写了     ,表达了人物     之情;“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      ,      ,      。(共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指表亲。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侧重写荒村贫居的环境,秋夜沉沉,荒野空寂,旧业困顿,左右无邻。为全诗笼
上了一层冷寂悲凉的气氛。
B.五句中“独沉久”三字写自己长期离群索居,孤独落寞;六句中一个“愧”字流露出自
己处境困窘对卢纶无以为报的心情。
C.尾联写人的一生中与朋友相处总是会有聚有散的,就连亲戚间也难以避免。表现出了诗
人的达观情怀。
D.全诗描绘画面由远及近,由物到人;题目虽有“喜”字,但诗中却喜中含悲,悲中有喜,
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与外弟的情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