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①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①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来抒情?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营造出金陵傍晚时分清冷萧条的意境,登楼望见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表达了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2、①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
      ②拟人,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③ 借代,簪缨代指高官士大夫,簪缨散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苟安的愤慨。(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1 .“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你认为颔联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①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示 秬 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