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水调歌头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
水调歌头 叶梦得 |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 (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答: ___________ |
答案
(1)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
少年游 北宋 柳永 |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兰陵王柳 北宋 周邦彦 |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
【注释】①蘅臯:生长香草的江边高地。②隋堤: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修。③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榆火:朝廷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 (1)划线句都借折柳伤别,但写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两首词末句中”独自”和”愁”在情感表达上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
春夜闻笛① 唐 李益 |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
采桑子③ 南宋 朱敦儒 |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
注释:①李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所作。②寒山,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③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 。 (1)两首诗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李诗借大雁春来北飞,言迁客欲归不得(雁归而人留),寄喻得体,衬托有方。朱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
曲江对酒① 唐·杜甫 |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②。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③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④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1)简析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你认为这样修改之后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明代诗歌,完成(1)—(2)题。 |
马上作 戚继光 |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
|
【注释】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为明代抗倭名将、该诗作于戚继光东南抗倭期间。 (1)诗中后两句从容道出“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事实,没有明确表示诗人的情感态度,但恰恰因为这样,使得此两句更有意味。简要分析其陈述了怎样的事实,蕴含了哪两层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人总喜欢把英雄神化,其实英雄是人,不是神。从此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