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玉楼春  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①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玉楼春  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①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①游丝,蛛丝。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头两句描写了洛阳美丽、热闹的春景: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争奇斗艳,清香扑鼻。作用: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以乐景衬哀情,自然引出下文。
(2)选用了两个传统意象:“孤馆”和“月”。作者身处旅途,只有清冷的月亮和孤馆相伴,这恰恰与洛阳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表达了作者凄凉悲伤的心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两题。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双调】沉醉东风 重九
(元)卢 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1)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三题。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
(1)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唐诗完成后面两题。齐安郡晚秋
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