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客发笤溪叶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客发笤溪叶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客发笤溪
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作者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真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的绵长。
2.末联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乱后
                          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1.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一悲一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寄彭民望
李东阳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注】①彭民望:湖南攸县人,景泰间举人,曾任顺天通判,后失意归。②“斫地”句。化用杜甫诗句:“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弹长铗”,语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左右贱之,他倚柱弹剑,歌曰:“长铗(ji6 ,长剑) 归来乎,食无鱼。”③苜蓿:牧草,其嫩芽可食。
(1)简要赏析本诗颈联。
答:                                                                                                                   
(2)请简析本诗塑造的彭民望的形象。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一生多次被贬。
(1)“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句中的“碧桃”和“凡花”指什么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阕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