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清平乐·太山上作①元好问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井蛙瀚海云涛,醯鸡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清平乐·太山上作①元好问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井蛙瀚海云涛,醯鸡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新疆自治区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注】①蒙古灭金后,元好问不愿为官。公元1236年3月,他与友人游览泰山并写下此词。②醯鸡:醯,读Xi。醯鸡为醋瓮中的蠛蠓,一种小飞虫。
1. 这首词的上片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简要概括作者在本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视觉听觉相结合。视觉上写夕阳照遍眼前的山峦河流,听觉上写峡谷松林间悲壮的风声。
   ②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泰山苍莽壮观雄浑阔大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慨。
2. ①对泰山壮观景色的赞叹。②因故国沦亡而生出的悲伤苦闷之情。③对世事得失的淡然。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 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 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 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 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歌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沙鸥”这一意象的特点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念奴娇·淮城感兴
【南宋】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注:①淮城,泛指淮水两岸的城市。蒙古自灭金后,就着手灭宋,淮水是宋与蒙古对峙的前线。
(1)“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上下片分别发出“天地凭谁整”与“毕竟中原谁定”这两问,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这两次发问的具体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绝  句
吕希哲
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养病不如闲。
行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
  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疏箔:把帘子挂起。③文书:公文。
(1)《西楼》开头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描写雨前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两首诗中“卧看”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后主因思念深苦而写此作。
1.请简要赏析上阕“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所运用的修辞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理而妙”是诗评家鉴赏诗词时常用的一个术语,意思是看似无理,实则精妙。请从这个角度赏析“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从杜牧的“恨如春草多”(《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化用而来,请结合作品简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