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苏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诗中记述了诗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蕴含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观潮,春游西湖。
(2)拟人(写成“比拟”亦可),描摹了物象似有人的思想情感,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苍凉。
(3)回忆留恋,珍惜友情,归隐超脱,真心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而“醉”?请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 寒云满故城。
  注释: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 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 北,风景秀丽。 杜二甫:即杜甫。②徂徕:山名。③李白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杜甫写了这首诗怀念他。
1.“海色明徂徕”一句中的“明”字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感情,但感情基调明显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  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