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过融上人兰若①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过融上人兰若①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
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
  ③讲究炼字。“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
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本诗中的“疑”“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颔联、颈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古意
李硕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人莫敢前,须如谓毛碟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七尺:指生命。②碟zhe,张开。
1.结合诗的五言部分,赏析本诗刻画的“男儿”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诗的七言部分是怎样表现男儿的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1.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