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辋川闲居王维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辋川闲居王维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海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莫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意对即可)
2.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 
1.请赏析 “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中“惊”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醖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醖,同“酝”。
(1)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梅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无衣》,然后回答问题。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
②兴师:出兵。
③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④作:起。
1.章诗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章结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怎样体现诗意上的逐层递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分析这句诗写景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这首诗颈联是如何写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宿石有关当局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 .“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