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这首诗的首联除了“今”与“昔”对比以外,还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其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还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2)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集中地抒发了诗人不服老,还想为国立功的昂扬斗志和积极进取的豪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麇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miǎo)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1.此诗写景紧扣“秋”字,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秋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
(元)萨都剌
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
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
  注:①萨都剌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宵永”的“永”字浸润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为夜不能寐,才感到秋夜格外漫长。
B.作者引用了曹操的诗句,既写出乌鹊向南飞去的景象,又体现与曹诗感情的共鸣。
C.“霜落蒹葭冷”一句,从时间和地点两个方面写出孤雁深夜栖息在蒹葭丛中的困境。
D.这首词意境开阔,借写孤雁寄托作者的情怀,体现了流畅朴实、清新委婉的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瀑布
[宋]石延年
飞势挂岳顶,何时向此倾?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
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沧浪不足羡,就此濯尘缨。
  [注]①语出《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屈原遂去不复与言。”后用“濯缨”指避世隐居。
(1)全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联、颔联写瀑布,所用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举两例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早兴
自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睡。本诗是诗人到任杭州第二年时所作。
(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调笑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调笑令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1)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戴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