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归嵩山作①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③。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④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归嵩山作①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③。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④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闲闲:从容貌。④迢递:远貌。
(1)请就颈联中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对尾联中“闭关”一词甚为赞赏,认为这个词一语双关很是巧妙。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闭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诗人选取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四种适合自己心境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野外傍晚秋景图: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瑟的秋山。②这图景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诗人落寞凄清的心境。(意对即可)
(2)①“闭关”二字语意双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蕴含与世俗绝交、不再过问社会人事之意。②“闭关”二字点明了辞官归隐的宗旨。从“闭关”二字中,我们再次看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又趋于淡泊恬静。(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具体说明。
                                                                                                                                                 
2.词的下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结合相关诗句,说说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写景的,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问题。定西番
唐 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寒门消息,雁来稀。
定西番
唐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1.简要概括温词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及牛词中抒情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的结尾二句都传达了相思之情,但传情手法有较大差异,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