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回答问题。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

课内阅读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回答问题。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课内阅读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回答问题。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对《拟行路难(其四)》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以“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泻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3.作者认为人的命运各不相同,门第决定人生,透露出一点宿命论思想。(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2题。拟行路难(其三)
鲍照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怨,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1.试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试结合全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案:古时进食用的小几,形如直角的托盘。②蹀躞:小步行走的样子。③弄:逗弄。④孤:孤高。
1.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世事艰”暗指什么?从章法上看,它有什么作用?下文哪一句和它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诗人是如何“以诗写志”的?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阅,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景物写起,“危樯……夜舟”,暗暗呼应“旅”字,而“独”字更兼容情、事,表达出眼下特定的一种心绪意态。
B.颔联继续描写,仰观俯察,皆为“旅夜”所见。“垂”因地势“平”方显出原野之“阔”,造成星辰下“垂”的感觉。
C.颈联尽吐胸中积郁,以一个“岂”字作结,清楚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充满深刻的悲剧意识。
D.尾联中的“一沙鸥”是诗人借物自喻,表达了作者从此寄身“云水生涯”,自由自在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这首诗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的范例,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