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登高》一诗,完成(1)、(2)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登高》一诗,完成(1)、(2)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中“风急”二字一开头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了苍凉肃***的秋景之中。 B.《登高》八句四联皆对仗,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尽善尽工”的艺术风格。 C.《登高》的颈联和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D.尾联中的“艰难”就是指作者的自身命运,并非兼指国家的命运。 (2)《登高》中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样的情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悲”指自然之悲象(秋)、人生之艰难(霜鬓)。自然之悲象体现在诗的前四句,人生之艰难体现在诗的后四句。“独”指诗人独知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苦难的情怀。全诗用苍凉的色调,将风急、猿啸、鸟飞、叶落与滚滚江水描写成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再引出自己的悲苦、孤独的感伤情怀,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歌激越。气势磅礴、情景交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历来被赞为七言律诗第一。(言之有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戏为六绝句(其六) 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①伪体②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
[注]①别裁:区别和裁去。②伪体:指在形式上模拟因袭之作。 人们评论杜甫在诗中流露出的观点,至今仍有启发意义,请作具体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倦夜①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 |
[注]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徂(cú):过去;逝。 (1)前三联中,哪些诗句暗示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推移,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 |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1)“玉露凋伤枫树林”一句中“凋伤”一词绝佳,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诗景与情结合尤佳,请你具体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4)题。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1)对下列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B.本诗第一、二句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C.有人认为本诗第三、四句“无边”“不尽”两词多余,其实正是有了这两个词,诗的意境才显得更广阔深远,气象万千。 D.诗的最后两句,写外界环境带给作者的艰难苦恨和自身随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使得自己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悲凉的景物融合了诗人心上的悲凉。 B.诗中“萧萧下”绘落叶之声,“滚滚来”状江浪之势,正衬托诗人宽阔的胸怀。 C.诗中“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呼应,这就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本诗是一首七律,中间有两联对偶,韵律和谐,每句都是四个节拍,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下列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①,指挥若定失萧曾②。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注]①伊吕:伊尹、吕尚。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②萧曹:萧何和曹参,汉初名相,刘邦的谋臣。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瞻仰成都武侯祠时有所感而写成的。全诗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都是议论。 B.诗人用“终难复”三字突出抒发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深切叹惋。 C.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与古代名臣的描绘和比较,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胆略和才能。 D.将“汉祚”完尽归于运气,用宿命论观点为诸葛亮的失败作开脱,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但这是不足为训的。 (2)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