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自咏示客 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自咏示客 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8 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这首诗对作者的宦海生涯做了形象的描述,请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作者都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刻画了一位白发苍苍、形容憔悴,羞于与人争辩是非、宁可就斗升之禄糊口,饱受别人白眼,走投无路欲归隐山林的老郡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愤慨、对官场的无奈以及壮志难酬的悲哀。(形象,外貌、身份、心理、行为答出三点即可给全分)
(2)表现手法,首联反衬,以上元灯会的灯火通明反衬诗人的颓唐潦倒; 修辞手法,颔联、颈联对偶 尾联“笑”反语并非真的要归隐山林,而是备受打压的愤慨、屈辱、无奈。(答出其中两点并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春近
王铚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秋日二绝
范成大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注:①索漠:枯寂无生气的样子。②北客:金人。当时宋金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高宗赵构为了讨好敌人,建了可眺望江山的姑苏馆,以接待金使。
(1)第一首诗题为《春近》,结合前两联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春近”这一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1)~(2)题。双调·折桂令
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1)这首曲子一、三句中用的“强”“倦”二字极为精到而内蕴深沉,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借“翠袖”“金杯”“玉手”回忆了往昔的欢乐生活,结合全曲说说此处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第1、2题的两个问题。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释】①画角:古乐器名。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也有铜制的。因外加彩绘,故名。②“青冢黄昏路”,化用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诗句“独留青冢向黄昏”。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加粗的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该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
2.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愁”,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