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意对即可)
(2)“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到第四句的“卧”,层次清楚。而“不寐”则与第四句“卧听”重复。(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采桑子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更漏子·本意
[清]王夫之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王夫之,明崇祯十五年拳人。明亡,举兵抗清。后退居石船山,著述以终。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举出一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汉宫春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敧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073)春,当时作者刚从抗金前线南郑被调至成都后方,不被重用。②蛮笺:指蜀地所产的彩色笺纸。③许:推许、赞许。④灯山:把无数的花灯叠作山形。⑤敧(qī)帽:指歪戴着帽子。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羽箭”三句写作者回忆在南郑拉弓搭箭、挥鹰缚虎的戎马生活,充满战斗豪情。
B.“吹笳”四句写作者暮归野帐,在悲笳声和纷飞大雪中写下壮美诗篇,气势磅礴。
C.“人误许”三句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并不像人们推许的那样拥有出众才华。
D.“何事”五句写作者到达成都后看到的浮华景象,由此引发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2)简析“花时万人乐处,鼓帽垂鞭”两句中“敧”和“垂”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