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意对即可)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涵了思乡的情感。(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①花卿,名敬定,当时驻扎成都的一个将官,曾因平叛立过功,自以为功大,骄傲放纵。
(1)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请赏析前两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颇有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认为借赞音乐,实讽花敬定。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唐]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①解携:分手。②平芜:草木茂盛的原野。③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以贾谊代指朋友梁耿。
(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是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试对这两句作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别后的“惆怅”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注]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农。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