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春夕(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春夕(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春夕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是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简析首联中“送”字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首联中的“送”字表现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2)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其送别。
  (3)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景色,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触景伤怀,更加思念故乡。(意对即可)
2.(1)“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深刻地传达出仕途坎坷、孤独飘零的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做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
  (2)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悲愁痛苦之情;
  (3)此外,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归” 字,除了归乡之意,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一语双关。(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①孔平仲:宋代地方官吏,多次遭到贬谪。②窦: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禾熟》首句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时节的画面:百里农田,波翻浪涌,香气袭人。
B.《禾熟》后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尽快了却官场“役债”,像老牛那样卸去重负的心愿。
C.《村居》首句如同电影镜头转换,由近景到远景,描绘出宁和淡雅的田园风光。
D.《村居》后两句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使整首诗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了一层淡淡的闲愁。
(2)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试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村居》一诗。(不少于150字)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
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

苏轼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注]①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②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高山上。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所见所感,景中含情,旨意含蓄,富有韵味。
B.一、二句写高亭久废,下有鱼塘。“废”字蕴含有作者 “除旧迎新”的喜悦。
C.三、四句写天色已晚,为“归”作铺垫;写春风中百草飘香,点明晚春季节。
D.五、六句写市桥人散,竹木苍苍。“寂寂”“苍苍”等叠词给人以冷寂之感。
(2)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七、八句中蕴含“羁孤”之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加以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