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病牛[注]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注]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病牛[注]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注]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9 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病牛[注]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注]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被贬武昌时所作。
(1)本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得众生皆得饱”一句看似平常,实则意旨深远,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比喻。诗题《病牛》,实非写牛,而是诗人自喻坎坷与艰辛。
   ②设问。第一、二句提问:勤恳为大众耕作的牛,为什么在“力尽筋疲”之后,却没有人理解和同情它呢?第三、四句作答,作者直抒胸臆:只要“众生皆得饱”,即使“赢病卧残阳”也在所不辞。
   ③拟人。第三句,把牛人格化,连用两 “得”字,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④夸张。首句两个“千”字,极力夸张,互相对照,写出了牛的辛劳,也突出了牛的功绩。(意对即可)
(2)全诗以病牛的口吻自问自答。一、二句提问,耕田千亩的病牛为什么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第三句“但”字一转,情绪由悲凉转为激昂,作者直抒胸臆:只要能够对国家民族和老百姓有利,使“众生得饱”,那么,即使是累伤病倒在夕阳残照之中也无怨无悔!“但得众生皆得饱”一句连用两个 “得”字,语气强烈,表现了诗人心忧黎庶、普济众生、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境界。(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元丰中张舜民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于元丰五年冬十月,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经岳阳。
(1)此词开头结尾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任选一处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是什么意思?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tuò)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两题。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注]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晚望
周昂[注]
烟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阳家。
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
  [注]周昂(?-1211):字德卿,河北西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十四岁擢第中进士,任南和主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因诗坐谤讪罪,谪贬东海十余年。
(1)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诗人意”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无人解” 而只有“云边鸦”却能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根据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