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柳宗元宿云散洲渚①,晓日明村坞②。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注]①洲渚:水中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柳宗元宿云散洲渚①,晓日明村坞②。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注]①洲渚:水中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注]①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这里指水边山地。②村坞:村落。
(1)诗中第三、四句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惊”字。用了拟人手法,夜雨乍晴,沾在树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写活了小雨点,饶有情趣。(或:“临”字。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临”字突出了树的高,为下句写风吹雨落的情景作了铺垫。)(意对即可)
(2)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明丽动人之景,最后诗人把自己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在优美景物下难得的闲适、舒畅和欣喜之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晚秋[注]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1)、(2)题。[双调]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注]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海榴:石榴。
(1)“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注]
杨炯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注]①杨炯因从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征讨武则天而受株连,于垂拱元年(685),被贬为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司法参军。《途中》作于前往梓州的路途中。
(1)诗的开头两句中的“悠悠”“去去”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说“客心殊不乐”,诗人为何心中“不乐”?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桢《赠从弟》诗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请联系《赠从弟》,赏析“亭亭山上松”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