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②寻得雁分付。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广东省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②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意对即可) (2)①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②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减字木兰花 向子諲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蓑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闻风与日。着意遮囤,莫放眷光造次归。 |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下面问题。 |
[越调]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恽 |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3.“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夸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令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