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酹江月 和友①驿中言别 文天祥   乾坤能②大,算蛟龙、原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酹江月 和友①驿中言别 文天祥   乾坤能②大,算蛟龙、原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苏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酹江月 和友驿中言别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原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正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江山回首。青山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释:①友:指邓剡。邓剡字中甫,与文天祥同乡,曾任崖山行朝礼部侍郎,被俘后同文天祥一起押解至金陵,并作词送文天祥继续北行。此词是文天祥的和作。②能:这样,如许。
(1)上阕中“横槊题诗,登楼作赋”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首词整体上呈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下阕的内容,并说说下阕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全词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上阕以回顾自己的经历为主,表达了自己复杂的内心情感,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典或对偶。苍凉、悲壮。
(2)①下阕表明自己坚持不屈的心迹和对故国江山无限留恋顾念。
   ②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意对即可)
(3)①以蛟龙暂屈池中、终当飞腾为喻,表示虽遭囚禁而犹志向远大的豪情。
   ②也期待友人能早脱牢笼,再干一番事业;
   ③通过描写眼前凄凉的景象和囚徒凄苦的生活,来抒发故国不在生灵涂炭的沉痛情怀。
   ④追念昔日转战东南的戎马生活,对抗元战斗归于失败痛惜和无限感慨。
   ⑤寄希望于将来,对国家的复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
宋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御 街 行
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请简要分析上阕景物描写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抒情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垂钓
白居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浣溪沙
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这两首诗词都描述了一个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词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请从情感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此词于公元1082年(元丰六年)六月作。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平山堂:公元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1.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亭子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B.词的上片还描写了扬州平山堂的优美景色,表达了江南秀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C.词的下片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D.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 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2.从写法上看,全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虚实结合。请具体分析作者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