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有月光谷禾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有月光谷禾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有月光
谷禾
有月光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里,在青草气息披拂的风中,安静地坐下来,回忆从前,反思现在,也想一下亲爱的诗歌。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松软软的青草上,闭上眼睛,聆听月光脉脉的流淌,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
现在,月光又溢满天空了,澄碧的蔚蓝似乎在隐隐发出银子的光亮,如果披着衣裳出去走走,你会遇见一个高个子男人,他仿佛迷失在了月光的声音里,一边凝望着沉睡的小村和远处的田野,目光似乎也被月光溢满了。你知道这就是我了。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晚上所诱的。
案上的台灯突然熄灭了,我存身的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与月光有关的回忆被暂时中断。我下意识地去拉窗帘,刚打开一条缝隙,交织的寒凉就落满了我的面颊。我没有避开,而是把目光继续投向了远天,去寻找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偶尔飘过的那一轮灰白。我知道,自从携家拖口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我已经和真正的月亮,和有月光的晚上越来越生分了。     
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禾苗上飘摇的月光,草尖上涨潮的月光,露珠里闪烁的月光,池塘里静影沉璧底月光,牛羊眼睛里默默反刍的月光,小河淌水亮汪汪的月光,树叶剪影哗啦啦的月光,白菜顶着雪的月光,照着我沿着母亲的唤声回家的月光,我走她也走的月光,床前照影的月光,地上凝霜的月光,还有月光里睡熟的村庄和醒着的田野,月光牵动着蛙鼓虫鸣和枝枝叶叶,被月光引诱出门的人,似乎都成了古老的回忆。 
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5岁的我按母亲的嘱咐,穿过三个村庄和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去到3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子,给生病的弟弟抓药。我一个人上路,到那个村子,打听着找到医生,递上药方,抓了药就急忙往家赶,但赶到河边渡口,天还是擦黑了。渡口就在曾外婆家的村子旁,因为经常去那里住,那些在对岸干完农活回村的舅舅和阿姨们差不多都认识我,要带我去曾外婆家,但问清我一定要赶在晚饭前把药送回家后,就不再强留,而是把我拎到肩上,背过了河去。    
过了河,我矮小的身影瞬间就融进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在一片接一片的玉米林、大豆田、棉花丛和隆起的坟包间疾速穿行,路上已经稀有人影,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偶尔,癞蛤蟆从脚下穿过,瞬间就隐入了田埂另一边的草丛。一只鸟儿倏地飞起来,在我的目送下,一直飞向蓝幽幽的夜空深处,飞向银盘似的月亮里去了。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
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有印刷体的天下大事,却唯独没有月光引诱我出门或带我回家,没有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黏上我疲倦的眉头。   
……屋子里什么时候已经被柔和的灯光重新充满了。我舒了一口气,去拉严窗帘的瞬间,耳畔恍惚传来鸟儿在月光中惊起的声音——那是在如墨的田野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突然跃上了树梢,正在巢中沉睡的鸟儿仿佛受了惊吓,慌乱中扇动披着月光的翅膀飞了起来,接着,许多鸟儿也纷纷飞了起来……你知道这定是我的错觉了,或者是某块废弃的砖石突然被汽车咆哮的声浪席卷着从最高的楼顶跌落下来。
小题1:理解第一段加点词语“飘忽的传说”的内涵。(2分)
                                                     
小题2:文章写我第一次出远门有何用意?(4分)
                                                     
小题3:赏析第六段画波浪线语句。(4分)                                                                            
                                                     
小题4:文章多次写到“月光”,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小题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
                                                     
答案

小题1:“飘忽的传说”是说自己的壮志没有实现,雄心已经被消磨,就像看远古传说般地看待曾经的壮志雄心,飘忽迷离。
小题2:(1)插入回忆,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月光下的恬静与诗意。(2)更能凸显“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衬托现在在城市“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失落苦闷之情。(3)增加情感体验的真实性,更富感染力。
小题3:运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碎片”一词就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形象可感;借助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对五岁的“我”的关怀,表达了“我”在月光陪伴下的兴奋和快乐之情。
小题4:(1)呼应题目,点明题旨。(2)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3)极具诗意的典型意象,与都市的喧嚣形成对比。(4)象征乡村的恬美与诗意,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愿望。
小题5:①主旨:表达了亲近自然、追求诗意的美好愿望,及对都市远离自然的无奈和叹惋。
②感悟:现在奔忙在喧嚣的城市,水泥高楼、灯红酒绿和繁忙工作遮掩了月光,让人徒生欣赏月光是“巨大的奢侈”之感,生活也远离了诗意。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灵魂栖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能因生活的喧嚣与繁乱而麻木了恬美与诗意的心。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找准答题区域,即阅读选文第一段,根据“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这一句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2:
试题分析:要回答此题,首先要考虑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所在,写我第一次出远门,就是为了叙写自己的经历,一则显得真实、亲切,二则也是为了衬托现在与以前的心境不同。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所提示的句子,“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这一句可以看出是运用了拟人和通感的手法,“碎片”一词就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而“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 这句话是借助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在月光陪伴下的兴奋和快乐之情。
小题4:  
试题分析:本文题目是“有月光”, 文章多次写到“月光”,一是呼应题目;二是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三是作为特定的意象;四是象征乡村的诗意,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小题5:
试题分析:根据开头“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松软软的青草上,闭上眼睛,聆听月光脉脉的流淌,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一句和。结尾部分“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这两句话,可以概括出本文主旨;至于谈自己的感悟,则要联系本文主旨来展开分析、概括。
举一反三
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岭南文化
冯立鳌
①作为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文化财富,岭南文化遭遇过多年的误识。其实,只有将岭南文化放置在中华文化的广大视域中来认识,才能对它的特质及价值作出全面的评判。
②从自然生态及其文化衍生特征上作最基本的属性归类,可以将自古以来的中华文化分为草原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大类型。其中,草原文化在中华疆域的北部和西部催生了古老的畜牧文明,但由于其承载主体早期的迁徙多变,承传不足,致使这一起步不迟的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以黄河、长江萌发的中华江河文化因为起步早,延续性强,积累充分,浇灌生成了延绵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标志。
③中国的海洋文化产生于中华疆域的南部和东部,岭南是其最重要的所属地。岭南与其他临海地区不同,它背靠大陆,面向大海,与中原较为隔远而与海外交往频密。因而岭南文化是相对充分发展了的海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
④毗邻大海的岭南处在江河的下游,但海纳百川,汇集众流。在传统文化的低洼之地,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域外文化,如流水般涓涓汇入其本土,既改变了地区文化的特征,又形成了文化的兼容性。由于经久积累,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和谐性与开放性。
⑤在辽阔的中华疆域内,岭南之地的商业文化可以说是根深叶茂。由于商业文化的普及与积累,岭南社会的个体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拓新意识、冒险意识,以及制作物化产品的精致意识、装饰意识等,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⑥古代先民由于所获剩余产品不多,他们时刻要顾及自己与家庭的生存问题。特定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岭南人务实性的思维方式。面对一项事情,人们习惯于从主体实用的价值评判上去选择。重现实、重生活、重消费、重娱乐,是岭南文化价值体系的自然延伸。
⑦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岭南文化是受鄙薄的文化。因为从农耕文明的角度看,荒远的岭南之地缺乏威严的皇权、纲常的教化。中国历史上,只有犯罪受贬者才来到五岭之南,居处岭南被视作一种贬斥惩罚,这正体现着某种深刻的文化地理歧视。
⑧然而,中国的历史并没有永久地停滞在以农耕文明为支撑的古代社会。19世纪40年代,工业文明、商品经济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方式就自外汹涌登陆中国,并立刻显示了它们的先进性。岭南由于其文化本有的兼容性、商业性和务实性等品质,自然成了新式文明的感应地和生长地。在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新的过渡时代,岭南文化就由中华先进文化的下游立刻转变为上游,由中国主体文化的末端移到了首端。这不是岭南文化的特质有了突变,而是时代的突变在转化中国古老的社会结构,打破了千年一系的文化价值评判系统,颠覆了中原文化的中心地位,使近代岭南文化成为民族的时尚文化。
⑨岭南文化对外来的文化因子兼收并蓄,并能以为我所用的创新方式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态。在近代中国,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康梁的维新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毫无例外地生成于岭南之地,这绝非偶然。它是岭南文化兼容性创新性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海洋文化开始超越江河文化的重要标志。
⑩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海洋文化无疑处在江河文化的上游,由此,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格局中显示出了它的高度优越。中国近代资本产业首先萌发于岭南,民族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形成于岭南,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精彩活剧上演于岭南,这些均是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圣殿中跃居上游、品质优越的明证。
小题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中华海洋文化产生于中华疆域的南部和东部,而岭南文化属于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文化财富。
B.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它相对于中原文化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
C.中华草原文化由于迁徙多变,承传不足,最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江河文化因兼容性强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D.由于岭南之地的商业文化根深叶茂,因而岭南人重现实、重生活、重消费、重娱乐。
E.近代以来中国海洋文化开始超越江河文化,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跃居上游,既是因为其文化特质优越,也是因为时代突变。
小题2:下列不属于岭南文化特质成因的一项是(3分)
A.岭南与中原较为隔远而与海外交往频密。
B.岭南地处江河下游,是低洼之地。
C.岭南文化延续性强,积累充分。
D.商业文化普及,根深叶茂。
小题3:请依据文章内容简述岭南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追求。(6分)
小题4:第⑦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述。(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工业体制的分工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技术行业如此,在人文思想领域同样出现了细致的专业分工;许多学科越来越多地成为集体性的流水化作业。精英化的个人学术传统正被一个平庸时代磨灭。
②今天学科的分工日益精细狭小,今天的学者再也难以达到200年前学者那样的融会贯通横跨好多个领域。自然科学已有4000多门,社会科学仅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就包括300多个门类;各学科还在不停地分支、移植和嫁接,相邻学科的两个专家越来越难以沟通。这些局限于狭小知识范围内的“专家”与科学的其他“专业”、以及对宇宙的完整解释日渐失去了联系。
③在精英没落的同时,知识正走向大众化。在纸质书出现之前,中国人使用竹简和木简,孔子周游列国载了半车书,实际不过几本书而已。数字化的电子书比纸质书的出现更具革命性,文字影像构成的思想已经彻底摆脱了实物状态,以比特的形式抽象化存在和传播,汗牛充栋将成为往事。
④电视时代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与文字,彻底抹***了知识和思维的意义,人们从此得到最多的娱乐和最少的信息。
⑤电子传媒造就了一个“他人统治”的时代,一切东西都被“大多数”和“主流”磨平。尼尔·伯兹曼指出,电视将人们带入一个娱乐至死年代,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淹没。“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家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摆脱奴役,而电视却成为一条最便捷的“通往奴役之路”。
⑥“盒子里的人是可怜的,其程度有甚于无产者,他们除了睡觉时以外没有自由。”在《1984》中,奥威尔预言“老大哥”通过机器监视着人们,精巧的机器沦为一种邪恶的权力技术和统治手段;赫胥黎则认为,人类失去自由和历史并非因为“老大哥”,而是人们过于依赖和崇拜那些使人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机器。
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的人们有远比古人丰富的知识,但却失去了古人的诗意。机器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成为现代世界的构成方式。机器决定了人们的思维与态度。机器不仅塑造了反智人格,而且建立了一个反美体系。审美作为手工时代的遗产,在机器时代遭到残酷的肢解和擦写,一种整齐划一僵硬粗鄙的工业景观,彻底篡改了人类关于美的经典记忆。中国乡村彻底失去传统的地域风格的民居色彩,沦为恶俗的建筑垃圾。
⑧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衍生出书法这种独特的审美艺术;“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书写者的自由,使书写者体现出一种悠闲从容和悉心雕琢的生活态度。随着技术进步,钢笔取代了技艺复杂的毛笔;现代之后,没有方向感的一次性圆珠笔又取代了钢笔;电脑时代以来,键盘敲打彻底取消了书写本身。毛笔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而键盘则宣告了这种“可能性”的终结。在安装了无数种字库之后,电脑可以书写出各种制式文字。文字越来越接近机器,而离人越来越远。在使用电子排版和印刷字体的人们那里,世界被简化为“速度”。
⑨工业化浪潮在消灭了知识文盲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艺术文盲。这种文盲缺乏传统的审美和人文情趣,他们占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在一个重商时代,他们是会计、工程师、老板、经理、医生、官吏。对他们来说,文字只是一种工作的工具,与文化无关。
⑩在一个功利化、物欲化的世界,人们无暇关注宗教、艺术和手艺,只剩下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工作,或者再加上消费。这种新型人格被称为“经济人”,一切都为了攫取金钱。经济人是机器体系和经济社会的产物,一旦脱离机器体系,这种“成功人士”就是一个狂热的精神病人;他把一切非工作的活动都视为堕落和失败,以至于无法正常地面对生活本身。
11在机器体系中,无论成功或者失败,人都是不自由的不完整的;就如同在监狱体系中,无论狱卒或者囚犯,都无法摆脱对人性的压抑与反动。
(选自杜君立《机器时代的文化焦虑》,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在200年前的精英化的个人学术时代,每个学者都能融会贯通好多个领域的知识。
B.数字化的电子书的出现,使思想摆脱了实物状态,更方便地存在和传播,具有革命性。
C.电子传媒造就了一个“他人统治”的时代,电视作为其主要成员直接控制了人们的教育。
D.奥威尔预言人们失去自由是由于“老大哥”,而赫胥黎则认为是由于人们过于依赖和崇拜机器。
E.在重商时代,文字对会计、老板、经理、医生、官吏等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工作的工具,还与文化有很大的关联。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细致的学科分工是因工业体制的分工原则的广泛渗透而产生的,说明在工业化之前,学科之间并没有分工。
B.工业化导致了学科分工,学科分工导致了艺术文盲,艺术文盲导致了知识走向大众化。
C.今人比古人更有知识,却失去了古人的诗意,可见诗意与知识的多少并无必然的联系。
D.从毛笔到钢笔到圆珠笔再到键盘,技术越来越进步,而艺术性却越来越少,说明技术与艺术是不相容的。
小题3:工业化浪潮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了哪些弊端?请分点概括。(4分)
答:                                                                                    
                                                                                         
小题4:2013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推出一档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影响极大,受到了一致好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受到好评的原因。(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西湖
孙道荣
又堵车了。从他家到火车站,有一条近路,但经常堵车,为了避开,今天他特意绕了个大圈,没想到半路上还是堵住了。他愤懑地嘟囔着。
坐在后排的母亲安慰他,莫急,赶不上就坐明天的火车回去,一样的。
母亲要坐火车回老家去。
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会将老家的母亲,接到杭州来,帮帮他。这些年,每年母亲都要来杭州一两次。
母亲一来,他和妻子就轻松多了,儿子有人管了,饭有人做了,家有人照顾了。他和妻子,就都可以腾出手,安心忙各自的工作。
每次母亲来,住上一两个月,等孩子又开学了,他们手头的工作也暂告一段落了,就又到了母亲该回老家的时候了。他知道母亲其实住不惯这里,所以,每次母亲提出要回老家去,他也不阻拦。
有几次,他要开车送母亲回去,都被母亲拒绝了,她执意自己坐火车回去。他知道,母亲是怕影响他工作,再说,开车的费用太贵了,母亲舍不得。
母亲就像候鸟一样,匆匆飞过来,又飞回去。
母亲突然指着车窗外说,大楼后面好像有个湖,那……那是西湖吗?
他扭头看了看,目光穿过大楼,看见一块白白的水面。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那就是西湖。来杭州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他无数次去过西湖,熟悉得就跟小时候家门口的那块池塘一样。当然,没有一次是自己单独或一家人去逛的,全是陪外地来的客户和朋友。他想,反正自己已经在杭州了,有的是机会,随时可以去西湖边逛逛。
母亲轻声说,能开车转过去吗?我想看一眼西湖,到湖边看一眼,就可以了。
他回头望着母亲,犹疑着问,妈,你没看过西湖?顿了顿,又嘟囔了一句,我没带你来过西湖吗?
母亲摇摇头。
这怎么可能?他不相信地晃了晃脑袋。母亲来过杭州少说也有二十多次了,自己怎么可能一次也没带她老人家来西湖边走走看看?他真的记不清了。
他将方向朝右一打,往西湖边驶去。
从南山路,到杨公堤,再到北山路,他沿着西湖,绕了一个大圈。他在心里想,今天先开车带母亲绕西湖一周,下次再陪母亲,一个景点,一个景点慢慢去看。
一路上,母亲不说话,一直侧着头,盯着窗外。窗外,是西湖,风景如画的西湖。
最后,车子进入西湖大道,往火车站方向驶去。车窗外,看不到西湖了。
这次回去,我终于可以跟你王大妈她们讲讲真的西湖了。母亲激动地说,每次从你这儿回去,王大妈她们都会上家里来,让我讲讲西湖,她们都没来过杭州,没看过西湖呢。我就跟她们讲啊,西湖很大,很漂亮的,有好多船,湖边永远有好多人,从全国各地来的。母亲忽然压低了声音,其实那都是我在电视上偶尔看到的。她们一遍遍听我讲,都夸我有好福气,儿子在杭州工作,在西湖边,那是天堂呢……这次回去,我终于可以讲得具体点了。
他的鼻子忽然一阵阵发酸。母亲来杭州这么多次,没有一次是来游玩的,不是来享福,而总是来帮他们一把的。而自己,甚至还一次都没有带母亲来西湖边逛逛。
他抬腕看了看时间,赶上那趟火车时间绰绰有余,不过,他已经打算好了,等到了火车站,他再谎告母亲,火车票买不到了,让她等几天再回去。他想好了,明天,对,就是明天,他和妻子、儿子一起,陪老母亲来西湖边逛一逛,散散步,坐坐游船,在湖心岛吃一碗西湖藕粉,再来一盘西湖醋鱼……他要让母亲真正地游历一次西湖。
小题1:小说题目“母亲的西湖”有什么含义?(4分)
小题2: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3:小说结尾说“他想好了,明天……他要让母亲真正地游历一次西湖”,你认为他的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记琴家管平湖先生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船上,放置着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世界名曲唱片,在这张短短90分钟的神奇唱片里,就有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使中国古琴第一次响彻太空。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古琴演奏家。江苏苏州人,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其父管念慈是清代宫廷如意馆画院院长,既精于绘画,又擅长弹琴。管平湖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与古琴结下不解之缘。
有一次,他听说福建武夷琴派名家悟澄和尚到苏州游玩时住在天平山一座寺庙里。管先生赶奔天平山访名师学艺。他渐行渐近,耳边隐隐传来清脆的琴声。顺着琴声的方向加快了步伐。不一会儿,他透过密林看见一座庙宇,琴声正是从庙里传出来的。管平湖紧走几步来到山门前,从紧闭着的门缝望去,只见一位老和尚正端坐在佛殿前的苍松下全神贯注地弹琴,那灵活稳健的指法,潇洒动人的旋律,使其钦佩不已。弹琴者便是悟澄和尚。在悟澄的指导下,琴艺渐趋成熟。不久,他告别悟澄离开苏州北上,途中又慕名到济南拜访了川派琴家秦鹤鸣,向秦鹤鸣学习了川派名曲《流水》。从此《流水》就成了管平湖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曲目。
然而,管平湖在生活上却是多灾多难的。他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尤其是在抗战期间,囊空如洗,不得不白日教学,深夜作画,还担负着3个女儿上学的开支,经济状况十分窘迫。有时,为了卖一把扇面,从北城步行到南城荣宝斋。他也曾做过故宫博物院的油漆工。尽管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苦生活,他却依然没有放弃对古琴音乐艺术的探索,每天都坚持弹琴、打谱和教学,数十年如一日。
生活的磨难让他的手也遭了罪,以致指甲生病,几乎不能正常弹琴。一个琴家没有正常的指甲,就好比画家缺少眼睛、舞蹈家失去双腿,这种痛苦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但管平湖并没有就此放弃弹琴。没有指甲,他就用手指的指肚代替,直到把柔软的指肚磨出接近指甲硬度的老茧。凭着非凡的毅力,经过千锤百炼,他的演奏反而形成了雄健潇洒、含蓄蕴藉的风格,就像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说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那样气势磅礴。
古琴曲的记谱方法非常特殊:它不记录音高,只用一些“减字”记录左右手的动作。所以,古琴谱看起来特别像“天书”,让人费解。而能够破解这些“天书”(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作“打谱”),把这些“减字”变成声音,也就意味着能够在古人的音乐世界里遨游了。管平湖一生都在默默从事着破解“天书”的工作。他查阅了许多古书,常常为了一个指法彻夜不眠,反复推敲。通过他的艰苦努力,《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这些绝响已久的古琴曲,终于一点一点地在他手指下恢复了生命,重新回响在现代人的耳畔。
古琴也经常会“生病”,尤其是年久失修的老琴,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操弹,不是音质出现问题就是漆皮脱落,或是声音发闷,令人烦心。要想改正,必须动手修理。而要修理如此珍惜的亲密伴侣,自然是亲自动手才能放心。为此,管平湖练得一手修琴的本领。经过他的悉心修理,一些破烂不堪的老琴陆陆续续焕发青春。他那妙手回春的本领声名远扬,经常有人慕名求助。
管平湖先生的一生,是为民族音乐艺术奋斗的一生。他在古琴艺术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优秀音乐遗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深切怀念。
(选自《传记文学》,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头提到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船上短短90分钟的唱片里,就有管平湖先生弹奏的古琴曲《流水》,其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作者称管平湖先生为“琴家”,这是一种尊称也是一种充分的肯定,请分条从文中概括出作者如此称呼的根据。(5分)
小题3:管平湖先生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给人诸多启示,请根据文意,进行探究。(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即对于中庸的解释。孔子尝说:“过犹不及。”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有删改)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民族精神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应是“中庸”。
B.“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发愤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包容。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D.“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所以对中国人有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小题2:下列对“中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眼里,中庸与中行具有同一含义,是一种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B.中庸是“执两用中”,认为“不及”与“过”都不好,要恰到好处。
C.“中庸”观念在现实中很有道理,但它也可能会使人囿于传统,不利于开拓创新。
D.“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要坚决摒弃。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C.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