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悲惨命运[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悲惨命运[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悲惨命运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
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
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他留了下
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
“呃,是可以的。”动三说,“假如……”
“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
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没什么事。”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三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
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结尾描写“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一句。
B.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
C.女主人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但动三只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就站起来想走,这表明动三心不在焉,急着告辞回家。
D.小说以动三的悲惨命运为线索,以人物行踪为顺序,文脉清晰。作者自始至终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动三的同情和褒扬。
E.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动三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预付食宿费、被主人误解带来的思想折磨。
小题2:文章开头“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试分析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6分)
①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
②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
小题4:简要概括主人公动三的性格特点,并探究造成动三先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小题1:B、C
小题2:①总领全篇,交代小说的主要内容;②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展开动三的故事作必要的铺垫;③伏笔、照应,开篇的“告辞难”,照应下文动三死时说“再见”。
小题3:①数量多;②时间长;③突出表现动三的尴尬、难受和痛苦。
(前两点3分,第③点3分)
小题4:性格特点①过于忠厚、规矩、拘礼;②不善辞令;③犹豫不决;④呆板,木讷。(4分)
主要原因:①动三的犹豫、呆板、木讷等性格;(2分)②主人的好客和虚情假意(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主要目的是烘托动三悲惨命运,突出主题;D小说以动三拜访朋友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始终通过人物描写,突出主题;没有“褒扬”;E主要还是动三的性格使然。
小题2:
试题分析:应从章法结构、写法作用、内容主题三方面分析。小说和记人记事散文的起始段或起始段的重要句子往往有以下作用:一、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二、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三、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小题3:
试题分析:首先,这些数字不是实数,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其次,全文通记叙过动三的不善推辞,表现其尴尬、难受的处境,来揭露人性中好面子的弱、重礼节的弱点。本题应从这些方面来综合考虑。
小题4:
试题分析: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动三的命运肯定与其性格有关。因此,解答本题第一点要分析动三的性格特点。从“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这些内容可以分析出其性格特点。其次,促使动三悲剧结局发生的还有主人一家。如女主人多次违心的挽留,后来的要求预交房租费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小题1: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小题2: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倒 春 寒
漠 歌
①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
②早晨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班。一股强劲的冷流迎面袭来,我禁不住一连打了好几个冷颤,不得不再次穿上厚厚的冬衣出门。站台简陋的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陌生熟悉的男女,看上去照例都显得有点目光呆滞或迷离。轻轻地找个靠边的位置站下,静静地等候着公交车的到来。
③在站台停靠的车子已过去了好几趟。每来一部车,候车的人群都会爆发一次短暂的拥挤和***动,然后又迅速地归于平寂。抬手看表,分针已指向接近七点二十分,想着路上每天发生的拥堵,我开始担心迟到而变得焦虑起来。终于,一辆熟悉的旧公交喘着粗气冲到我的面前,车尚未停稳,门就“啪嗒”一声甩开了。我迅速夹入人流,奋力挤到车尾稍松弛的位置站定,用手紧紧抓牢冰冷又光滑的靠椅。疾驶的车身不停地摇晃着,我那经常缺少睡眠的大脑似乎又被困意所包围,思绪也渐渐随着车子的颠簸被晃了出去。
④记得儿时的村庄前面有一条四季都很清澈的小溪,小溪对面的高坎上长着几十株桃树和李树,密密扎扎的枝叶遮蔽在头顶上。远远望去,那一段溪流显得特别的幽静和深邃。这些桃树和李树,除了开花和挂果的季节,平时是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的存在。
⑤同样是春天的这般光景,小溪里流水满满当当的,既清澈又有些湍急。溪水的上边,桃红李白的花朵都竞相斗艳地盛开着。这些桃李已经被村民遗忘了整个冬季,终于能再次用自己的热烈和美丽迎来人们瞩目和赞赏,于是都毫不吝啬地奔放出久藏的香艳和嫩彩,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春季里它们独有的艳丽色相。清晨,溪边的女人们传出了许多的欢声和笑语。晌午,早上出工回来的男人都喜欢盛上一大碗满满的大米、红薯和青菜混煮的早饭来到溪边的晒谷场,在暖烘烘的太阳里蹲着围成一个大圈,一边大口地咀嚼和吞咽,一边大声地争论村里或队里的事。这个季节,村里唯一的寡妇也喜欢串门。她常用蓝边碗盛上一碗饭,然后家家户户几乎都去走上一遍,似乎特别喜欢像我一般大的小孩,每到一家,女主人都会热情地邀请她夹上少许餐桌上最好的菜肴。
⑥小溪两边护堤的旱地种满了油菜,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势不可挡地铺满了低洼和高坎,村里村外湿漉漉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的一层浓浓的花香。这个季节里我最喜欢和同伴折上一根细细的竹子,把竹梢弯过来扎成一个圈,再在墙头屋角网上几层蜘蛛网,然后一头钻进和自己齐高的油菜地里。捉蝴蝶,捉蜜蜂。那快乐的情景,至今难忘。我完全沉浸在儿时春天的欢乐当中。
⑦突然,车身猛地一抽搐,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冲了出去。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在拥挤的人群中是有惊无险的,但思绪却被从遥远的记忆里生生地拉回到依然冰冷的早晨。从前面传来了司机几句凶狠的骂语,大致是电动车之类的挡住了他的去路罢。喇叭里报站的女声永远都是那样的乏味和单调,我终于到站下车了,看着眼前浅灰色的楼、深灰色的路,除了路边樟树点缀了些许的新绿外,城市是很难觉察有春天的存在。在寒冷无比的北风中,我的心似乎深深地感触到了城市被春天遗忘的伤感,而眼前灰蒙蒙的一切,似乎都在表达着这个伤感的城市满怀着失落的忧伤。
⑧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像一群忙碌的工蚁,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各自都为各自的分工而日夜忙碌。我已在这个城市忙碌了二十年,一头乌发已然夹杂了不少的白发。世俗的磨砺,年少时的锋芒早已被圆通所取代。值得庆幸的是,在是非曲直的冲突中依然坚守着真诚和善良的领地。
⑨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的渴望。渴望在这个春天就能像蚕蛹般地破茧化碟,渴望生命的精彩明天就会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即使这个时刻短暂得像流星般从天空划过,但在寂寞已久的天空中,毕竟也能留下一道值得回忆的美丽印记。
⑩尽管春天的城市是失落的,失落的城市也是忧伤的。但即使倒春寒来得更加猛烈,春天也不会因为人们感知的缺失而不光顾这个城市。倒春寒毕竟只是天气短暂的逻辑紊乱,并不表示气候会失序地出现季节倒转。只要春天已经来了,那么夏季的热烈和秋季的收获也就为时不远。
(有删改)
小题1:“站台简陋的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陌生又熟悉的男女”中“陌生”与“熟悉”是否矛盾? 为什么?(4分)
小题2:文章写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儿时的村庄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3:第5段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4:结尾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意?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 体会。(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朱光潜
①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大多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②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或洪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但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故事多么简单平凡?这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③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
④对于某一种诗,从不能欣赏到能欣赏,是一种新收获;从偏嗜到和他种诗参观互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价,是对于已征服的领土筑了一层更坚固的壁垒。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胃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真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地真确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
⑤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与滥调是死对头。诗的疆土是开发不尽的,因为宇宙生命时时刻刻在变动进展中,这种变动进展的过程中每一时每一境都是个别的,新鲜的,有趣的。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我们本来不觉得乡村生活中有诗,从读过陶渊明、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之后,便觉得它有诗,我们本来不觉得城市生活和工商业文化之中有诗,从读过美国近代小说和俄国现代诗之后,便觉得它也有诗。莎士比亚教我们会在罪孽灾祸中见出庄严伟大,伦勃朗和罗丹教我们会在丑陋中见出新奇。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生命生生不息,他们的发现也生生不息。如果生命有末日,诗才会有末日。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
⑥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诗的“趣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艺术地观照出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应该具有诗的趣味。
B.平凡中见出情趣,丑陋中见出新奇的作品是有诗的趣味的。
C.不爱好诗而只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只能关注故事而不能读出其中诗的趣味。
D.读出诗中的故事比较容易,但要读出故事背后的情趣,感觉到诗的佳妙,则不容易做到。
小题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长恨歌传》《会真记》的故事性强于《长恨歌》《西厢记》,但其文学价值远不如后者。
B.学文学的人如果偏嗜,就不能真正欣赏诗的佳妙,因而也很难拥有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
C.成功的文学教育要培养出纯正的文学趣味,而培养文学趣味与读多少书没有多大关系。
D.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它不仅能提高我们欣赏其他种类文学的水平,也能滋润我们的人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的人也能欣赏小说戏剧等其他种类文学。
B.培养读诗的趣味好比开疆辟土,要读者一层一层的挖掘诗歌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C.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需有创造性,都需时时刻刻开发新鲜境界,否则就会腐烂、僵死。
D.诗永远没有末日,它使生命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推展生命的活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的时候,被分配到一个边远的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的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
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儿女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儿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胀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
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
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心精神世界的宝藏。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上帝就是灵魂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是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活中关于“安静”的点滴感悟,运用比喻、引用等多种表现手法,辩证地论述了“丰富的安静”的观点。
B.文章为当代物欲横流,喧嚣复杂的社会提供了人保持内心安静和丰富的出路——拥有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和博大的爱心。
C.文章引用了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的名言,共同阐述了一个道理:人应当摆脱虚名的引诱,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
D.作者虽然倡导“丰富的安静”,但那是跌宕后的安静,而对于人生的某个阶段中的某种热闹也是不排斥的。
E、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因为声音和狂热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小题2: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概括。(6分)
小题3:请结合文章,简要阐释下面句子的含义。(6分)
(1)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3分)
(2)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3分)
小题4: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有何体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我们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霾粒子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1—2微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所以也称“灰霾”;雾的颜色则是乳白色或青白色。
雾和霾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形成雾需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度和较低的温度。雾的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会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大雾天气多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各月均可能有较多霾天气出现。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受浮游在空中的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有时即使是气象专业人员也难以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雾的成分主要是水(H2O),人吸入后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而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说,空气污染不仅对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危害,跟肺癌也密切相关。雾霾天气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如果外出可以戴上棉质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可以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手”。雾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横向扩散;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机动车尾气、扬尘、煤炭及供暖排放等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雾霾天气的增多。
人类污染物排放是出现严重雾霾的“主谋”,它导致大气自净能力衰减。减少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排放、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其实,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也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比如当年英国工业革命后,伦敦地区工厂烟囱密密麻麻,带来了海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从而被称为“雾都”。这让古板的英国人痛下决心,行动起来。他们的措施是:动员自行车代替汽车;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减少煤炭用量;治理汽车尾气;加强绿化等,这些都可以供我们参考。
(有删改)
小题1:下面不属于对雾和霾的区别进行解说的一项是
A.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粒子使大气混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视程障碍现象,与雾可以相互转换。
B.霾不像云和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其粒子分布比较均匀,肉眼看不到,因散射波长较长的光而显黄色或橙灰色;而雾则是乳白色或青白色。
C.雾随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变化,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而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空气团较稳定时,能持续出现较长时间。
D.雾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而霾中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吸入甚至会导致死亡。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霾的月差异较小,在各个月份均可发生,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会小于80%;而雾常在10—12月发生,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到或接近100%。
B.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成因都一样,都是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以至有时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以区分。
C.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霾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害,跟肺癌也密切相关。人类污染物排放是出现严重雾霾的主要原因。
D.雾霾天气要做好防护,尽量少出门,必须外出时最好戴上棉质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肌肤裸露部分。可以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中,高楼林立,大气中悬浮微粒难以横向扩散;城市上空,逆温层覆盖,大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上飘散,这些是雾霾颗粒增多的主要原因。
B.城市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尾气、扬尘、煤炭及供暖排放等,使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导致大气自净能力衰减,雾霾天气增多。
C.减少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排放、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曾经历过严重空气污染而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
D.英国曾空气污染严重,一度被称为“雾都”的伦敦采取的措施是:动员自行车代替汽车,颁布《清洁空气法案》,治理汽车尾气,加强绿化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