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落花人独立王开林忧郁,是一个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病态,伤感却又美丽无匹的词语,毫无媚俗的情调,我轻易是不敢去碰触的。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落花人独立 王开林 忧郁,是一个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病态,伤感却又美丽无匹的词语,毫无媚俗的情调,我轻易是不敢去碰触的。哲人说:凡夫俗子只配有寻常的喜怒哀乐,至于忧郁,它是思想者伤口上的碘酊。我因此而惶恐了,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那又是什么? 先前,朋友太多,如草地上的聚餐,一起嬉游笑闹,真的无忧无虑,浪掷自己大好的日子,竟似挥霍他人手中的金钱,不知节制。后来,朋友们风云散尽,才觉到那些闲暇只是一季的落花,再也追悔莫及。 一个读书人,竟忍心让书籍蒙上厚厚的灰尘和密密的蛛网,竟忍心看它们旷夫怨女似的神情。往日,我最喜欢在书籍中勾留,且心旌不为世事所摇动。然而,那种恬适的情趣终被琐碎无聊的生活蚕食殆尽。 初春的薄暮,轻寒翦翦,细雨霏霏。我独倚小窗,听喜雨的燕子在低空中呢喃,它们嬉逐着,迟迟不肯归巢。心中空净得像一片幽谷,哪怕是一只蜜蜂的嗡鸣都能在里面激起回响。此刻,有幻觉飘然而至,它引领我进入岑寂的旷野。 “前面有一颗花树,后面有一丛荆棘,站在原地,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 我走向花树,丝毫也没有踌躇。 灼灼的花朵,如蓬勃的火焰,这也是一种燃烧,最美丽的事物一旦燃烧,就注定不会留下果实。“火光”渐渐地微弱了,渐渐地暗淡了,最后,它们纷纷凋零。 “我若选择的是那些荆棘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你将得到甘甜的刺莓。” 我开始有一些懊丧。然而,花朵飘谢,我还可以独对空枝;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 四月的薄暮,一声悠悠的叹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绝。一个女孩就在这时走过我的窗前,宛如我最熟悉的影子惊鸿一瞥,就悄然消逝了。 不如什么都不想,只让四月的细雨在心中浅浅淡淡的描,描出一些朦胧的印象,犹如昔年的一张笑脸,几乎经不起轻轻的一抹。 她执意不肯与我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但她乐意有一方天空,一片草地暂时属于我们。执手相看,久久无话,没有一点点欲念;在那一刻,便是死去也决不会遗憾。 她说:“你明白就可以了,一个人走进你的心里去,又从你的心里退出来,她不曾带走什么,也不曾留下什么。” 我一直就在那颗花树下接受它飘零的情意,拾起一片片落红,拾起那些欲说还休的日子。她已经消逝了,像一声和弦。在初春的薄暮,追忆往昔,她总是一个影子,无法还原为清晰的形容,我只能把她看做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亮,揣在我的心中。必得暂时抛开世俗的杂念,才能觉到它的存在。 “溺水时,一定要呼喊我的名字!” 简直就像神谕一般,四月的细雨又唤回了那份亲切的感知,她将一绺湿发绕在手指上,那是最后一次见面。 “很久以后,你将在某个雨日记起我,那时,我已经老了,你记起的却依然是我年轻时的样子。” 真的,只有在雨日才偶尔忆起她,一个不肯屈就于生活规范的女孩子,一个逃避感情羁绊的女孩子。在远方的都市里,她仍然独拥着许多的梦想而不肯沾染世俗的尘污吗? 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 小题1:文章第一段中说“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从文中看,作者有哪些“悒悒”的心绪?(3分) 小题2:试概括文中女孩的形象(不超过25字),并说说你对她的看法。(4分) 小题3:文中4—10节写“幻觉”,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生道路的的隐喻(不只是爱情)。综观全文,说说“选择花树”与“选择荆棘”分别有什么样的人生寓意。(4分) 小题4:文章以“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收尾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试就本文的标题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6分) |
答案
小题1:①后悔虚掷光阴。②生活琐碎无聊,失却恬适读书的情趣。③唯美的爱情虽已远去,仍让人惆怅。④人生必须作选择,难免有遗憾。(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2:第一问:聪慧,超凡脱俗,追求独立自由的新女性形象。 第二问:一个纤尘不染的女孩,小心呵护一个古典、唯美的梦想。她的一声轻叹,都是对那些视爱情为交易的红男绿女的灵魂拷问。(或:在人间不食烟火,要么是神话,要么是故作姿态。她所以选择离开,或者是不得已,或者是不愿意,或者是缺乏勇气) 小题3:选择荆棘:放弃理想,接受卑琐的生活,最终获得世俗的幸福。这是一条世俗人生的道路。 选择花树:执着追求,为最美好的理想燃烧生活,只在乎过程而不在乎结果。这是一条理想主义者的人生道路。 小题4:①“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与前文“在初春的薄暮,追忆往昔,她总是一个影子,无法还原为清晰的形容……”相照应,结构上显得严谨。②呼应标题“落花人独立”。③暗示文章主旨:“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说明唯美的爱情现实生活中不能生存;“悄然独立”,既表示她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又暗示她超尘脱俗、孤独落寞。 小题5:①以古典诗句作标题,增添了文采,颇能夺人眼目。②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落花”既写实,点明四月暮春景致;又写虚,透着一份落寞。③内容上能统摄全文,既涵盖了开头有关抑郁心绪的交代,又与中间的人生寓言有照应关系,更暗示了后几段那个爱情故事的结局,非常恰切。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一句话出现在文章第一段结尾处,因此答案要到下文去找。第二段“浪掷自己大好的日子……再也追悔莫及”写出对虚掷光阴的后悔;第三段“一个读书人……那种恬适的情趣终被琐碎无聊的生活蚕食殆尽”写出生活琐碎无聊,失却恬适读书的情趣;五到十段“我走向花树……我开始有一些懊丧。然而……我只有远离它”写出必须选择,然而难免有遗憾;第十一段到最后,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虽然远去却仍然怀念。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问人物的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来分析,从文中女孩的语言“你明白就可以了……也不曾留下什么”“那时,我已经老了,你记起的却依然是我年轻时的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聪慧的女子;“惊鸿一瞥”“只能把她看做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亮”“抛开世俗的杂念,才能觉到它的存在”“不肯屈就于生活规范”“逃避感情羁绊”“拥着许多的梦想而不肯沾染世俗的尘污”“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表明她是一个维护着自己唯美梦、想纤尘不染的、超凡脱俗、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第二问考生可以结合第一问概括出来的形象来谈,也可以推断一下女孩子“逃离”行为的原因,可赞美也可以质疑,结合原文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原文说 “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也就是说“刺莓”不是“我”追求的结果,而花树“灼灼……最美丽的事物一旦燃烧,就注定不会留下果实”,可见花树在“我”心中是最“美丽的事物”,尽管燃烧过后没有果实“还可以独对空枝”去思索、回味它燃烧的过程,而且“我走向花树”“丝毫也没有踌躇”,表明选择花树时“我”是那么的执著和义无反顾,可见,对花树的选择就是选择一条理想主义者的人生道路,那么相对的,选择荆棘则是选择一条世俗的人生道路。 小题4: 试题分析:文章结尾一般都具有升华主旨、卒章显志、首尾呼应(包括呼应上文、开头段、题目)、引人思考等作用。本题考生只要按照这个思路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答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赏析文章标题,一般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内容,二是使用的技法及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落花”一般用来感叹青春易逝,佳期难再,“人独立”表达的是寂寞和孤独之情,这就与文章开头的抑郁心绪是一致的了;中间的人生寓言是依托选择“花树”还是选择“荆棘”而设喻的;而最后几段的爱情故事更是“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可见,这个题目从内容上统摄了全文,非常恰当。从技法和表达效果上看,“落花人独立”引用了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诗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就拓展了文章的意境,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吸引了读者;从正文看,落花可以看作是实有之物——“四月的薄暮”“我一直就在那颗花树下接受它飘零的情意,拾起一片片落红”,所以是实写;但又因为在本文中“花树”本身又是一个隐喻,后文的“拾起一片片落红,拾起那些欲说还休的日子”“落花”显然又是一份落寞情绪的流露,这又是写虚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 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讽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节选自《咬文嚼字》) 小题1:对文中“咬文嚼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的依据:研究炼字的道理。 | B.咬文嚼字的态度:字字推敲的谨严, | C.咬文嚼字的做法:斟酌文字的分量。 | D.咬文嚼字的目的:调整思想和情感。 | 小题2:对文中郭沫若炼字事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郭沫若对“你是”“你这”句式的见解和做法。 | B.肯定郭洙若关于“你是”“你这”句式的研究结论。 | C.分析指出炼字不可简单类推,而要结合具体语境。 | D.通过这个炼字事例,引出对咬文嚼字道理的研究。 | 小题3:对上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举郭沫若修改字句的具体事例,并指出“这是炼字的好例”。 | B.接着,引文学作品例子并加以分析,说明两种说法表达效果不同。 | C.然后,从两个方面指出郭沫若援例修改的句子是不妥的。 | D.最后,点明炼字意义,并提出与郭沫若完全相反的观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味蕾上的乡愁 野夫 ①所谓乡愁,对我而言,大多时候只是某种童年的味觉。 ②记忆中的那些口感,在被岁月发酵后往往形成经久回味的芳馥,于只身远游的路上,时时诱发你“不如归去”的念头。 ③我已经走遍了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地方。当对未知事物的尝鲜渴望渐渐餍足之时,我知道我的青春业已耗散在穿州过府的五味百感中;这时,乡愁开始从舌尖上漫漶而来,在枯涩得近乎麻木的味蕾上绽放出怀乡的忧郁――我知道,我于此际开始衰老。而一根老了的舌头,则会像蛇信般搜索回山的径路,它似乎比身体还更需要故乡的饲养。如果不能找到孩提时的食单,也许就会枯叶般迅即陨落。 ④我所成长的时代仿佛正是这个国家的漫长荒年。那是在迹近穷壤的鄂西南边地,一个土苗汉侗杂居的小镇。原乡民在遥远的古代,大抵曾经被唤作“武陵源中人”,抑或在书卷里有过鲜衣美食;但在我断奶之后,体味到这个世界的却是粗食杂粮――在那个年代,山胞们多无主食和配肴之分,而菜谱一说,则肯定奢侈得闻所未闻。 ⑤比如土豆红薯这些分属菜蔬的作物,那时多是平民人家活命的晚餐;而一碗汤面,往往竟成了重情讲礼门第待客下饭的主菜。尽管如此困顿,但依旧有许多当时用以度荒果腹的野菜,居然装点了我们的简单生活,并构成我的童年味觉,成为今日乡思中津津有味的美食。 ⑥我怀念故乡的食物首推由“蕨”衍生的几道村肴。 ⑦其一曰凉粉。这几乎是父母在夏天的最高奖赏——给五分钱,去街上买一碗,绝对在半秒间吸溜得一干二净。这是用山中的蕨根捣粉搅糊后用漏瓢制成的粉条,然后用自制泡菜的酸水加上辣椒粉勾兑即可食用。 ⑧其二曰蕨苔。也即蕨长出地面的那部分,约尺许,色青红,不蔓不枝,头卷曲如问号。食前需要先用水稍煮一煮,再捞出炒海椒面和腊肉。 ⑨其三曰蕨粑。原材料也即蕨根粉,在搅糊时兑以剩饭,凝结晒干,食用时切片炒肉。当然这道菜,一般则只在逢年过节的席面上才会搬上。 ⑩蕨,原是山野间的一种寻常植物,但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然进入中国人的食谱,其学名谓之“薇”――它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文学史。商遗民伯夷叔齐兄弟,“义不食周粟”,躲进首阳山中,靠的就是“采薇”而食。之后的诗人呼喊着“采薇采薇胡不归”且“长歌怀采薇”时,已经不再是灾年里的口腹之念,表达的却是一种隐逸的悬想和对当朝者的不合作立场。也许正是因为有“蕨”在漫山遍野的卑微存在,才能使得代复一代的读书人还能勉强残留一点决绝的风骨,在饥饿的肚肠和空虚的精神之中找到最后的依赖。 ⑪多数人在荣辱沉浮的命途中,都会忠实于童年的味觉――这是一种构成出身的元素,同时还可能是一种人生的底色和立场。***位及九五之尊,万变不离的还是红烧肉和辣椒,一份乡村小地主家的食品趣味,大抵也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而晋朝时的大官人张翰,则可以在秋风起时,因为想念故乡的鲈脍莼羹,竟然挂冠归去。 ⑫许多年以来,我像米兰昆德拉所说那样――从一个酒杯走向下一个酒杯――似乎已经尝遍了生活食色。贫困童年时垫下的野蕨村蔬,仿佛一直耿耿于怀未能被尘世的珍肴所消化,且固执地在我飘浮失重之际,提醒着我的味觉。也许正是那些古老的养分,一直支撑着我的身心,使我在怀乡的饥饿时分,要不断地反刍这些隔年的粮食。 (选自《尘世挽歌》,有删节) 小题1:请赏析第3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小题2: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当时用以度荒果腹的野菜”,“成为今日乡思中津津有味的美食”?结合全文找出理由(3分) 小题3:第⑩自然段中写到了蕨的学名“薇”以及伯夷叔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味蕾上的乡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①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在本质上文化是非物质的,但它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上得以流传,如建筑、石刻、竹帛纸书等。更有一些直接借助人脑储存,如口头流传的一些史诗、歌曲等等。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如政治(古人称“经邦济世”之术,与现在的经济概念有些不同)、娱乐功用以及在科学技术、观念和信仰等方面的功用,这些功用不应混淆。 ②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大概就是娱乐功能。鲁迅所说原始人抬木头时发出的“吭唷吭唷”之声,渔猎之族在石头和崖壁上刻画动植物形象,这些行为都没什么功利性,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这些行为后来被我们称为文艺。宽泛一点,饮食文化之类也可列入其中。多样性是娱乐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保持和发展多样性、拯救濒危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假如哪天我们只能听到超级女声一种声音岂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③国家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与文艺没有太大关系。中国早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推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近两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衰落不过在近一、二百年。只是腐败的统治者往往将大量社会资源用于享受这种精细的文艺,造成批判者迁怒于这些娱乐性的文化功能。文艺本没有亡国的罪过,不是“后庭花”亡宋,而是宋朝有问题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文人不解,讹传至今。文艺本质上是没有功利性的,我们不应对此要求太多。对本土的、外来的文艺都不必以有用无用权衡,只要无害即可。但文艺在许多情况下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如战争中的军歌等等。寓教于乐,更容易被人接受。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教”的“乐”就应该淘汰。 ④中国文化是唯一不被宗教左右的成熟文化。过去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原始文化的特征。通过更多地了解中国交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已越来越少。但又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宗教是儒教。其实在中国虽然常将儒道释三者并立称为“三教”,许多地方神庙中也供奉孔子像。但儒其实只是儒学,它主要传播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一观念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国家的稳定极为重要,因此被历届统治者推崇。它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和后来统治者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加入的消极因素。如反对变革、维持现有秩序以及一些落后的伦理观。中国现在在国外到处建孔子学院,希望要有选择地传播儒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要把那些糟粕也宣传出去,尤其不要自己继承。传播出去害人,继承则害己误国。 ⑤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一。我们任何一个个体对她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连钱钟书这样的国学大师也只敢将自己的文集称作“管锥篇”,像我们这些知之不多的人更不能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 | B.西方学者认为,不被宗教左右是成熟文化的原始特征。 | C.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可能是娱乐功用。 | D.文化有的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得以流传,有的直接借助人脑储存。 |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用“战争中的军歌等等”之例说明文艺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 | B.第③段用“后庭花”之例是说明造成批判者迁怒于娱乐性文化功用的原因。 | C.第②段用“鲁迅所说”之例是说明饮食文化之类也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 | D.末段用钱钟书之例说明我们更不能对中华文化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像超级女声这种文艺节目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发展娱乐性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 B.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将反对变革等一些落后的伦理观加入儒学。 | C.作为“三教”之一的儒教,其传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 | D.向国外传播文化应该遵奉“扬弃”的原则,自己不愿继承的,也不要勉强塞给别人。 |
|
阅读下面的作品,请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共22分) 诗 祝 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变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和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诗则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丽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奇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读过千遍以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小题1:文章开篇就引用《关雎》诗句,有何作用?(6分) 小题2:简析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并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 (1)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 (2)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小题3:第4段中说,为什么作者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4分) 小题4:作者说哪怕“在诗歌的低潮时期”,也“从未对诗失去信念”,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概括作者持此信念的原因。(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陈 翔 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封建时代,志愿精神有其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和深化过程,进而落实、推进和成型,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价值认同的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思想、统一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 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核心方法是对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学生思想上渗透,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尊重、实践中的荣誉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伦理规范的思想品德。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学内涵,要了解怎样的公民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度,这些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友爱、归属与尊重”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稳定的公益伦理。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2月16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关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愿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国现阶段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 | B.志愿精神是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助人的生命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前进、促进文明创造等方面作用重大。 | C.志愿精神是体现民族精神风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 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过培育使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项是( )A.在大学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渗透,使他们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有所获得,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 | B.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C.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积极参与等情感体验,以满足自身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 D.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志愿精神。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处于精英地位,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 | B.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应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 C.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带动了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 | D.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不断内化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