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段,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丁建阳、董卓之事”

阅读下面选段,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丁建阳、董卓之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选段,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丁建阳、董卓之事”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曹操要问刘备这句话?之后在白门楼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与吕布之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答:                                                                                        
答案
具体指的是吕布先***死丁原投靠董卓,(1分)随后又***死董卓的事情。(1分)曹操问刘备这句话,是因为吕布在被俘后请求投降。(1分)之后,曹操下令处死吕布,张辽痛斥吕布的懦弱,辱骂曹操。(1分)曹操敬重张辽,又得到刘备、关羽的求情,最终诚恳地招降了他。(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真实的神话
南帆
人们对于电子传播媒介的信任与机械有关:这种真实不是某一个头颅想象出来的,这种真实是公正不阿的机械拍摄下来的。机械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摄像机不会因为某种偏见、打瞌睡或者笔误而有意无意地歪曲了现实。另一方面,摄像机是客观的,中性的,它摒弃了人为的主观判断而忠于世界呈现的真相。人们常常利用摄像机进行比喻。人们常常说,某个作家的小说如同摄像机拍摄的一样真实。利用特技摄影,人们可以看到一朵花活起来似的开怀怒放,看到深海的珊瑚和奇形怪状的鱼类。人们从未有过这样的视觉经验,但人们相信摄像机不会错。
可是,这种信任过于天真了。影像符号、机械与科学技术提供的是某种表象的真实,这些机械从未脱离过人为的有意操纵。摄像机的推、拉、摇、蒙太奇以及种种匠心独运的剪辑无不暗示出机械操纵者的主观意图。这里,所谓的真实无宁说是机械操纵者所承认、所欲看到的真实,摄像技巧不过是为这一切制造某种貌似自然的形式而己。某些时候甚至可以极端地说,电子传播媒介提供的表面真实不过是换取人们对于虚构的信赖——表面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虚构。例如,电影一开始就没有陷于所谓的真实之内。电影并没有停留在照相式的反映上,电影的意图更像是赋予某些从未发生的事情以真实的外观。早期电影史上,人们称之为“魔术师”的乔治•梅里爱已经开始运用多次曝光拍摄一些魔幻的场面——这种魔幻因为保存了某些可信的细节而极具真实感。从摄影棚、模型的使用到特技摄影,电影“弄虚作假”的技术日臻成熟。换一句话说,只要人们愿意,电子传播媒介完全有条件编造天衣无缝的谎言。
如果说,摄影棚、模型、特技摄影多少与现实原型发生某种联系,那么,计算机——另一种机械——的诞生几乎改变了电影制作之中的所有领域。计算机的数码成像无疑是一场彻底的革命。计算机抛下了现实世界,或者说,计算机正在凭空生产某种“真实”。数码成像不必乞求视觉误差的效果,不必利用模型或者特殊的拍摄费尽心机地偷天换日,这种“真实”仅仅来自导演的想象。无论是《真实的谎言》,还是《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人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种种奇异的景象,生龙活虎,清晰无比——但是这些景象并未出现在摄像机的镜头之前。数码成像的基本涵义是,摄像机拍下某些原始图像以数码的形式输入计算机之后,创作人员可以根据导演的意图对任何一部分图像的形状、色彩以及运动的快慢、方向进行三维立体图像的处理。《侏罗纪公园》的计算机三维特技制作是由ILM工作室完成。这个工作室在计算机屏幕上制作了一头10英尺长的速食龙,然后由计算机模拟两台摄影机多次成像,把一头恐龙变成十多头,并且按照每秒24幅的标准生产出恐龙连续动作的静止画面。的确,《侏罗纪公园》的创作人员和观众一样从未见过真实的恐龙,但是,影片之中的恐龙不仅活灵活现,它们在跺地时腿部的肌肉还会发生颤动。在我看来,数码成像可能摧毁某些最后残存的界限。
神话的时代已经逝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哪叱探海,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些神话赖以产生的文化环境消失了。马克思曾经问道:“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相信科学技术无疑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旋律,科学技术是人们观察真实的保证。然而,人们没有料到的是,现今的科学技术业己具有这种能力——它甚至能随心所欲地制造“真实”。相对于原始初民的神话作品,科学技术无宁说是一个超级的神话制造者,只不过科学技术的威望可以将这些神话称之为真实而己。这时,人们可能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实:某些时候,科学技术导致了神话与真实二元对立的消解。
小题1:下列有关“真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实”是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们认为只有真实的才是有价值的。
B.电子传播媒介刻意追求表象的“真实”,有时目的只是为了换取人们对虚构的信赖。
C.和照片带来的完全的“真实”不同,早期的电影就没有局限在完全的“真实”里面。
D.“真实”和神话之间曾经有过清晰的界限,但这种界限现在已经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小题2: 根据文意,摄像机拍摄影像和计算机数码成像主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小题3:第四段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马克思如何看待科学和神话的关系,作者又如何看待马克思的观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雪夜出诊
(美)比利·罗斯
夜,大雪飘飞。将近晚上九点的时候,医生正在家里看书,电话铃响了。
“请找凡艾克医生。”
“我就是。”医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凡艾克听到话筒里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我是兰福斯医院的黑顿医生。我们刚接到一个男孩,他的脑袋被子弹打中了,现在非常衰弱,也许活不长了。我们得马上给他动手术,可是你知道,我不是外科医生。”
“我这儿离格兰福斯90多公里,恐怕——”凡艾克犹豫了一下,“对了,你请过马萨医生没有?他就在你们镇上。”
“我们去过电话,他今天碰巧外出了。”黑顿答道,“那孩子伤情危重,他是自个儿玩弄火枪时不小心出事的。”
“哦!可怜的孩子。无论如何,我会尽快赶到你们医院。现在正下着雪,大概十二点我就可以赶到。”  “请慢,凡艾克医生。还有一点我得告诉你,孩子家很穷,我想他们不会给你多少报酬。”
“这没有什么。”凡艾克说完,挂上电话,几分钟后便驾着他分期付款买来的小汽车出发了。
崭新的小汽车在雪地里艰难地行驶。刚到郊外,车前突然窜出一个身穿黑大衣的男人,凡艾克急忙刹车。车未停稳,那男人已经敏捷地打开车门钻了进来。
“请你马上下车!”男人低声命令道,“我有枪。”
“我是医生,”凡艾克很镇静,“我现在要赶去抢救一个情况危急的——”
“别废话!”裹着破旧黑大衣的人粗鲁地打断他的话,“你赶快下去,别惹我生气。”
凡艾克被迫下了车,眼看着车子飞驶而去。他在雪地里站了好一会儿,愣愣地看到大雪把车轮印重新覆盖后,才猛地清醒过来,急忙到附近寻找人家。用了将近半个小时,他才在一户人家找到电话,联系了一辆出租车。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辆出租车终于来到了。凡艾克立即钻进汽车,催促司机全速前进。
凌晨一点多,凡艾克到了格兰福斯医院。黑顿医生早在医院门口等着了,不过他的神情已经不是那么着急了。
“我已经想尽了办法,”凡艾克气喘吁吁,直搓着冰冷的双手,“可是有人在半路上截住了我,抢走了我的车。黑顿医生,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谢谢你!凡艾克医生。我知道你已经竭尽全力了。”黑顿拍拍对方身上的雪花,“孩子一小时前死了。”
两位医生走到候诊室门口。凡艾克倏地惊呆了:门边的长凳上,坐着一个裹着破旧黑大衣的男人,头深深地埋在两只手掌中。听见有人来,他抬起头,目光呆滞。突然,他像发现了什么,死死盯着凡艾克。
“亨尼汉先生,”黑顿指着凡艾克,对那男人说,“他就是我请来的凡艾克医生。他本想赶来抢救孩子,可惜中途被歹徒抢走了汽车,所以迟到了。他已经尽了全力,可惜还是晚了。”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
小题1:黑顿医生在介绍孩子受伤的原因时说“他是自个儿玩弄火枪时不小心出事的”,请分析这一细节有何作用?(4分)
                                                                                           
小题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凡艾克”这一人物形象。(4分)
                                                                                           
小题3: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选第(  )题: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托尔斯泰才华的特征在于他并不局限在揭示心理过程的结束,他感兴趣的是过程的本身。”请结合具体事件谈谈涅赫柳多夫思想转变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                                                                                      
②阅读下面《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刚才离开议事室以前我不是把答案念了一遍吗?”首席陪审员辩白说,“当时谁也没有反对。”“当时我正好离开议事室。”彼得·盖拉西莫维奇说。“您怎么也会没注意?”“我万万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说。
首席陪审员说的“答案”出了什么问题?后来发生了什么事?(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现代诗的“有”与“无”
吕 进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美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庄子说:“大辩不言。”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从“有”到“无”,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美体验是“忘言”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人就是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中的“溶尽”一词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唯一的词”。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者,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
B.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 诗人要能从“有”到“无”,这给诗人带来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
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所谓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技巧和天然境界。
小题2:下列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D.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说不出”的意来代替“不说出”的象,以意尽象。
小题3:结合全文,说说怎样才能写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诗作?(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天下最低价
①我第一次摆地摊。两小时过去了,没有一笔生意。正在沮丧的时候,从人流中冒出三个约七八岁的小女孩,围在我的小摊前观看。其中一个显然被装有小纽扣电池、闪闪发光的胸章吸引了。她叫另外两个先去帮她烤烧烤,自己留下来选购。她蹲下来,拿起胸章端详了一会,问多少钱。我说八块。她说四块!我不答应,因为几乎赚不到钱。僵持了一会,小女孩突然笑嘻嘻地望着我,低声嚷道:“求求你了,叔叔!我求求你了,叔叔!四块钱好吗?……”“哀求”声连绵不绝,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可能是她的绝招了。我招架不住,头一低,答应了。
②她付钱时问:“叔叔,你卖给我的真的是最低价吗?”我苦笑着说:“除了你,我再不会卖这么低的价钱了!不然,我会饿肚子的。”小女孩听了,心满意足地吃烧烤去了  
③小女孩走后,我的生意好起来了,当晚收入不错。于是,第二天晚上,我又在附近摆地摊。有一个中年妇女来问发光的胸章多少钱。我想可能是问着玩的,没心思和她讨价还价,直接讲买价,六块钱一个。她说便宜一点。我说这是最低价。 她说如果价钱对的话,可以多买几个。我说大姐,你是个明白人,我讲的都是最低价。她不甘心地絮絮叨叨一会,终于悻悻地空手离开。
④一阵风吹来,把不远处烧烤的香味带来,使我想起了昨晚的小女孩。就在这时,那三个小女孩奇迹般地从人流中钻了出来。如昨天一样,小女孩又叫另外两个去买烧烤,自己留下来选购。她挑了两张头巾,说:“妈妈一张,我一张。”然后问多少钱。我说已经是熟人了,直接给你最低价,四块。小女孩没说什么。又挑了一把指甲刀,说也是给妈妈买的,多少钱。我说三块。她没和我讨价还价。当她付钱时,我说:“为什么不给你爸爸选一样?”她听了一怔,脸上的快乐全跑光了。她把手里的头巾和指甲刀一放,说:“我不想买了!”然后,快步走了。
⑤我很懊悔提出画蛇添足的建议,接下来,做生意也提不起劲来。当晚的生意很清淡,但我决定明天还来。
⑥第三天,我在老地方摆好摊不久,那小女孩如天使般出现在我眼前。这回,她是一个人来的。她一蹲下就把手里的钱向我递来,说:“给,补你的四块钱!”我问为什么。听了她的讲述,我才明白昨天来问价钱的中年妇女是她家里的保姆,小女孩派她来打探价钱,看看我给她的是不是惟一的最低价,我是不是在骗她。当然,我幸运地通过了她的考试,她愿意补上我少赚的钱。我谢绝了,但要求她告诉我为什么不相信人。
⑦原来小女孩的爸爸是做生意的,近来很少回家,除了不停地往家里汇钱,什么都不管。家里常常只有她和妈妈,保姆。妈妈告诉她,爸爸说生意忙,不能回家是骗人的,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爸爸说爱她们母女,也是骗人的。小女孩不相信,妈妈就说做生意的全是骗子,难道你在街上买东西时没有感觉到。小女孩讲到这里,扭头看着我,高兴地说:“你也是做生意的,但我知道你不是骗子,所以妈妈说的不对,所以爸爸也不是骗子,是吗?”我点头,表示赞同。这时,小女孩跳起来,蹲在小摊前说:“我要帮爸爸买个剃须刀。他老用胡子扎我!”她选好一个,问多少钱。我说:“不要钱,送给你吧!”她说:“不,一定要给钱!”我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0”,认真地说:“给这个数吧,最低价!”她说:“那好,伸出手来!”我依言。她用小手掌柔柔地贴在我的手掌上,表示付钱,同时,调皮地问:“这是天下最低价吗?”我说是的。她嘻嘻地笑了。我惊讶地发现,想不到地球上竟然有这么可爱的小女孩。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我”与小女孩的三次正面交往,表现了小姑娘的思想性格的不同侧面,增强小说的真实感。
B.小说在叙述方面,围绕“最低价”的题,采用顺序的手法,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并通过小女孩的语言点明人物的身份性格。脉络清晰。
C.小说看上去写了小女孩,还有她的妈妈、保姆,其实,小说的核心人物是小女孩的爸爸,他才是作者最为关注的人物。
D.文中的小女孩天性善良又聪明细心,她不愿相信妈妈关于做生意的都是骗子的说法,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她亲自去买东西,又让保姆去验证。
E.小说以天下最低价为标题,以“我”为小说的重要人物,借“我”的行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诚信经商。
小题2:第③段写中年妇女买胸章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3:请结合小说的内容,谈谈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