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
《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
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句一字。现在他去世了,大家读到这本书,从此对木心的各种解读,包括利用,就开始了。
《新周刊》:木心在文学史里大量讲什么是快乐哲学,什么是他认为的喜怒哀乐。
陈丹青:他反复提出两个概念:悲观主义,宇宙观。都是很难被接受的,辨不清的。要注意,他提出悲观主义,同时提出快乐主义。他对每件事至少有一对观念。
《新周刊》:那种矛盾性体现在他的每个细节上。
陈丹青:我不称为“矛盾性”,是复杂感吧。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感,他最感兴趣。
《新周刊》:读木心能照射这个时代的浅薄。
陈丹青:大部分时代是浅薄的,木心是在对不甘浅薄的人说话。你问他这些观念怎么会有,他在文学中给你兜底翻出来。耶稣、莎士比亚、曹雪芹……有一组人物他翻来覆去说。这牵扯到他的另一个命题:天才。他总结一个时代没有好的文艺,一句说死:不出天才。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的。
《新周刊》:因为他也受到达摩的影响,他最喜欢的三个人是达摩、老子和耶稣。那他说的天才论,是否可以从轮回去解释?
陈丹青:我不评论木心的文学与思想,还不到时候,不要着急从他那里归结什么,别执迷于他的“最”。他的警句格言——其实是短语——是反警句、反格言的。
他说:宗教是回头是岸,艺术是回头不是岸;宗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艺术是放下屠刀不成佛——为什么不是岸?为什么不成佛?你仔细去想。如果想明白了,木心还有一句话——“不要说出来。”
《新周刊》:回到最简单的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木心?
陈丹青: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你在一幅画前信步停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看吗?
九八年,阿城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吃完饭往回走,在一家人家的花园外停下来。鸡冠花开了,暮色里很猖狂的猩红色。当时阿城正在说京城哥们见面就聊政治新闻:“怎么样?今天有什么重要新闻?”木心对着鸡冠花笑说:“这就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
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重要”,我的意思很简单,中国有这么多作家,我也知道一位,你们来读读他。我一直姿态很低:你愿意读,你就读读看。
《新周刊》:今天看来,在文坛之外,反而许多年轻的求知者能理解木心,走近木心。这使您对“恢复传统”、“回到原典”或“文艺复兴”有期待吗?
陈丹青:没有期待,能回常态就不错。不要拿了木心当“有用”、“有为”。无为地读他,反倒或者有用的。他讲课说,别期待文艺对国家社会有用。文艺有什么好处呢?写着写着,作者自己倒好起来。
《新周刊》:他所谓“流亡的美学”应该如何看待?
陈丹青:那是乔伊斯说的,木心倒过来,说成“美学的流亡”。他“精翫字词”,常用前人的原句调换调换。可你真的解作“玩”,错了,上当了。他常以玩句表达深沉的意思,如“视死如归,视归如死”。
这句话,乔伊斯的核心是“流亡”,木心的核心是“美学”。流亡者大谈“流亡”,犯忌的,流俗了。木心来个反拨。其实,“美学”也不过虚晃一枪,他从来不玩什么“美学”之类理论腔,但这么一借,反倒将“流亡”说出来了,东欧苏联那么多流亡者痛说流亡,见这一句,会惊异的。
“美学的流亡”也可解作他自己的写照。他弄艺术(亦即所谓“美学”)从来无视地域和时代。
(选自《新周刊》的《请给木心先生起码的尊重》,有删改)
小题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5分)
小题2:访谈中,陈丹青引用“九八年阿城与木心聊鸡冠花”有何作用?(4)
小题3:流亡,已经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地理上的故乡,更意味着失去精神上的故乡。请分别从“流亡的美学”与“美学的流亡”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屈原放逐(遭流放),乃(写)《离***》”这一现象。(6分)
答案

小题1:(1)《文学回忆录》中所表现的木心的哲学观(或:主要内容、主要思想)。(2分)
(2)为什么要读木心的作品(或:读木心作品的原因)。(2分)
(3)陈丹青如何看待“流亡的美学” 。(1分)
(前两点每点2分,第三点1分,共5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2:(1)回答了“为什么要读木心”这个问题,(1分)形象、含蓄而深刻。(1分)
(2)同时告诉我们,应该用无为的审美的眼光(1分)阅读木心,关注生活(1分)
小题3:(1)流亡的美学,核心是流亡。(1分)屈原被放逐,失去了地理上的故乡,在流亡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2分)
(2)美学的流亡,核心是美学。(1分)屈原那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揭露的是美被践踏的状况;同时,这种状况是没有地域和时代局限的。(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试题,从全文内容来看,本文主要就三个方面的内容来采访的,所以必须概括出三个方面,才可以得满分。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作用的题目,这句话主要考查它的内容作用以及对其含义的准确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意深刻理解后知识迁移能力的综合考查,其基础建立在对文意深刻而正确的解读之上。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蒋慧明
①最近重读朱自清先生写于1947年的文章《论雅俗共赏》,颇有感触。文中提到:“中唐的时候,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这其实讲的就是曲艺史中的古代说唱形式——俗讲。文章的主旨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雅俗共赏”体现的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②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而雅俗共赏也早已成为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而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即内容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③作为通俗文艺(又叫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的曲艺艺术,无疑是被列入俗文化阵营中的。一方面,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自我标榜为雅文化之代表人士的偏见、歧视与冷落。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譬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便毕生致力于此,他令相声艺术的整体品格得以不断提升。再如,被誉为“一代滑稽戏宗师”的周柏春先生,也曾说过“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他同样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为观众奉献了众多高质量的笑声。
④所谓“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曲艺之“俗”,当取其通俗、民俗、俚俗之意,而绝非为人所不耻的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文艺的雅俗之间,似乎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一旦越界,则很容易滑入无视艺术品格、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沼。这一点,从中国曲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实不难找到例证。可惜的是,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⑤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曲艺创演的实践中去,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小题1: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俗共赏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而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
B.雅俗共赏讲究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兼顾,内容上要生动活泼、大雅若俗,形式上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C.真正优秀的经典曲艺作品,给人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观众的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D.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被列入俗文化阵营的传统曲艺属于大众文艺的代表,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B.当前曲艺创演中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一些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这一点需要认真反思。
C.文艺的雅俗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绝非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而是通俗、民俗和俚俗。
D.传统曲艺都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所有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小题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雅俗共赏”的曲艺作品总是能给各类观众带来“高质量的笑声”的,它不应受到偏见、歧视与冷落。
B.一些曲艺作品的媚俗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观众素质低下,趣味低俗,因而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乃拯救通俗艺术的根本出路。
C.曲艺工作者应该向侯宝林、周柏春等老艺术家们学习,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D.曲艺的从业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第1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
B.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C.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D.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C.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流动的花朵为何难以与城市融合
王亮  张滢
当前,随着大城市对日益饱和的城市资源的不断“挖潜”、公共财政的不断增支、“两为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问题似乎得到了初步解决。
流动的花朵在城市过得好吗?学得好吗?与学校老师、小伙伴的关系融洽吗?能适应城市文化吗?在异乡能产生归属感吗?将来会有发展吗?前不久,河南郑州一项大型调查显示,该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易产生学习焦虑以及自卑、孤独、烦躁心理,很难融入同龄群体。2010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曾选取上海、南京等5市17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进行融合问题调查。这两次调查结果十分相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了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我们过去多是从宏观着眼,由政策入手来解决问题。如果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仅是简单地将他们从乡村带到城市,在公办学校寻得一张课桌,那么,造成一个独特群体成长缺失的症候便已隐约可见,整个社会也将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现在,到了从文化着眼、由个体入手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时候了。一个在浙江上学的孩子跟随父母回老家青海过年,刚住了两天,就说“我要回家了”。这个孩子指的“家”,是浙江。对他来说,家乡的概念和父母那辈人心中的家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出生在城市并在城市里成长。社会学上有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比喻:这部分人的身份意识是模糊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痛苦与憧憬并存、自卑与自强同在等特质。
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享受和城里孩子平等的待遇,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各个现实层面都遭遇“想融而不能融”的困境。身份意识影响着融合。有一个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小女孩在课堂上这样描述自己的理想:“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城管!我当城管,在街上碰到妈妈的菜摊时,就可以慢慢追,慢慢撵!”而在说这番话之前几天,她的妈妈卖菜时因为躲避城管追赶,撞在电线杆上受了伤。理想的存在,其意义正在于为平淡人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可“慢慢追”、“慢慢撵”,又是何等微不足道,让人在为小女孩的微小理想唏嘘不已的同时,不得不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未来画上一个问号。文化冲突影响着融合。固守传统的乡土社会与具有现代性的城市社会,文化特质明显不同。最外显的表现,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会感觉到自己的方言、衣着、饮食与城市学生格格不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冲突来自于行为习惯、生活节奏、价值体系上的综合差异。“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罗大佑的歌词反映的正是城市新移民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一种深深的心理孤独。不同文化的了解、交融显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城市胸怀影响着融合。一些城市居民具有优越感,对外来人口天然具有排斥心理和偏见,一些机构和学校在公务中仍存在歧视现象。“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需要的是城市和城市居民的大视野和大气魄。说到底,“融入”属于深层社会问题。户籍制度尚未“破题”,城市化浪潮已迅猛而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令人措手不及的社会整合。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居民在医疗服务、教育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具有乡村居民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势必造成“争利”现象。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一步是力争做到同城待遇,第二步才是消弭同城隔阂。因而,“融入”是一个时间跨度更长、更深也更难的问题。
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难题的主阵地在教育。发挥教育“粘合剂”的作用,促进社会整合,让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我们不能把解决方案仅仅停留在“两为主”的政策层面,也不能停留在“适应教育”的微观层面,而要把教育放大到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高度。
(《中国教育》2012.5.9有删改)
小题1:下列不属于“难以融合”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城里人与乡下人身份的不同影响着融合。
B.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冲突影响着融合。
C.城市及城市居民狭隘的胸怀影响着融合。
D.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差的素质影响融合。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通过若干社会现象及调查数据,指出“流动的花朵”进入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这一严峻的社会现状。
B.文章接下来分别从“身份意识”“文化冲突”“城市胸怀”等方面分析说明“流动花朵”难以融入城市的原因。
C.分析原因之后,作者明确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务工人员子女难以与城市融合”的瓶颈是户籍制度的限制。
D.最后作者提出解决“难以融合”问题除了“两为主”“适应教育”,还要把教育放大到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高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B.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难以融入城市,主要源于他们心理上的自卑所产生的压力。
C.要根治“难以融合”,只需站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高度就可以了。
D.彻底解决“难以融合”是一个时间跨度更长,更深也更难的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女航天员要面对哪些挑战
女性的体力不如男性。女性的平均体力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其中女性上半身的体力为男性的50%,下半身的体力则为男性体力的70%。这种体力上的差异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太空中都是一样的。
也许有人认为,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男女在体力上的差异已没有意义了。其实不然,航天员在太空中也有许多体力劳动,特别是在太空中行走时,需要上半身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航天员在太空中其实并不只是在行走,而是要完成各种太空维修保养、设备安装和科学试验任务,这些工作都需要用上肢和手来完成。有些工作如果让女航天员来完成,可能就有一定的困难。女航天员在来月经期间不宜进行太空行走。因为在这种时候,女航天员的全身血容量减少,进行太空行走容易患减压病。
一般而言,女性的血压比男性低,外周血管阻力也比男性低,但心率却比男性高。在对航天员太空飞行后的立位耐力实验中发现,出现晕厥前期症状的航天员中女性比男性多,这些女航天员的心率明显增加,血压明显降低。所谓立位耐力实验就是在飞行以后,让航天员从躺卧位立即站起来,如果出现头晕眼花的情况,就是立位耐力下降。女性的立位耐力一般都不如男性,航天飞行以后女航天员的立位耐力下降得更为明显。
但另一方面,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罗威廉教授研究发现,在30岁至40岁期间,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大,载人航天飞行可能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相反,女性由于受体内高水平雌激素的保护,不易患冠心病。大量数据表明,在航天飞行中男航天员比女航天员更容易发生室性心律不齐,而且长期飞行比短期飞行更容易患这种疾病。第一次发生室性心律不齐的是“阿波罗15号”航天员欧文,他和航天员斯科特在月球上行走时都感到手指尖剧烈疼痛和肿胀。欧文在回到指挥舱后不久还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返回地面21个月以后,欧文又发生心肌梗塞。
从生理构造、心理素质来讲,女性的耐久力比男性强,心理素质稳定性高于男性,耐寂寞能力也高于男性。男女搭配在空间站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欧洲航天局生命科学部主任施密特表示,空间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全部由女航天员来完成的长期航天任务,其效果更为理想,因为女航天员在一起工作,积极主动,互相配合,没有竞争,因此更有利于完成任务。罗威廉教授更是建议未来人类的第一次载人火星旅行,最好全部由女航天员来完成。
另外,男性体内铁的含量比女性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男性体内铁的含量可能会升高到中毒水平。还有,女性体重比男性轻,需要的热量较少,产生的废物也比较少,因此女性更适合长期航天飞行。
人类探索太空和开发太空的进程是无止境的,如果没有女航天员,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小题1:下列关于“女航天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女航天员的立位耐力一般都不如男性,她们在来月经期间不宜进行太空行走。
B.女航天员能积极主动地互相配合,在一起完成航天任务工作效率高,错误率低。
C.女航天员与男航天员相比,不易患室性心律不齐,是因为她们受体内高水平雌激素的保护。
D.女航天员因体重较轻,需要热量较少,产生的废物比较少,所以更适合长期航天飞行。
小题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女航天员要面对的挑战的一项是( )(3分)
A.女性体力不如男性,特别是上半身的体力不如男性,心率也比男性高。
B.女性完成各种太空维修保养、设备安装和科学试验任务比男性更困难。
C.女性在30岁至40 岁以外的年龄段进行航天飞行,更容易患冠心病。
D.女性的立位耐力不如男性,易出现晕厥前期症状。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女性的平均体力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即使是在太空失重的状态下,也不能认为男女体力上的差别已经无意义了。
B.男性体力铁的含量比女性高,因此,在航天飞行中,一些男航天员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而女航天员出现中毒现象的几率较小。
C.人类探索太空和开发太空的进程是无止境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女航天员,她们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D.女性的耐久力比男性强,心理素质稳定性高于男性,耐寂寞能力也高于男性,因此比男性更适合从事航天工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在好莱坞灾难片《2012》中,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第五个太阳纪结束,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地球彻底毁灭。所以有关“世界末日”的说法也被称为“玛雅预言”。
然而,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表示,世界末日论纯属无稽之谈,因为研究人员推算地球的寿命至少是100亿年,而目前地球存在了46亿年,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
尽管科学家否认“世纪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纪末日的到来有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教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中,第二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建造了一个“末日种子库”。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该种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应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份”做法。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即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01期,有改动)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让人们对世纪末日的到来有一种迫近感”因素的一项是
A.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第五个太阳纪结束,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地球彻底毁灭。
B.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对“世界末日”恐惧情景的描绘。
C.日本发生大地震,里氏9级,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D.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触目惊心。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科学家都否认“世界末日”说,但因为《2012》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得“世界末日”犹存。
B.挪威政府建造了一个“末日种子库”,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种做法可以避免“世界末日”的到来。
C.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D.玛雅人的末日预言是不可能发生的,相比而言,造成“世界末日”可能性更大的有如下几种情况: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小题3:关于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末日论纯属无稽之谈,因为研究人员推算地球的寿命至少还有54亿年,而目前地球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人类不用担心“世界末日”的到来。
B.面对可能造成“世界末日”的天灾和人祸,作者认为人祸可能性更大,如相比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中国陕西华县大地震而言,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就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之多。
C.“世界末日”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并无多少科学依据。但它也提醒人们,不顾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或许真将引发地球大灾难。
D.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人类检讨并检点自己的行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