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铜梦·流变二块废弃的铜片,在漂流人间数千年后,又被投掷在高温的熔炉里重新提炼,洗浴身上所有的杂质。他重新融入精纯的铜浆之中,和所有的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铜梦·流变二块废弃的铜片,在漂流人间数千年后,又被投掷在高温的熔炉里重新提炼,洗浴身上所有的杂质。他重新融入精纯的铜浆之中,和所有的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铜梦·流变
二块废弃的铜片,在漂流人间数千年后,又被投掷在高温的熔炉里重新提炼,洗浴身上所有的杂质。他重新融入精纯的铜浆之中,和所有的同伴化为新的整体。
他曾蕴在铜山中和其它元素结缡为幻美的结晶,曾经被熔铸为远古时代的巨鼎,曾经是皇帝花苑中伫立台阁上的铜鸟,曾经被压缩为打印上年号与币值的制钱,曾经被僧人牢牢钉死在山门上成为衔住门环的狮头环扣,他又化身为扰人的滴漏,夜夜震动易碎的诗人心房。那些记忆渗透在他的梦中,而沸腾的锅炉正将一切的意识都煮成氤氩的蒸汽。
当他清醒过来,已经成为一具魁梧塑像的颜面,迎着晨曦,他感受到清凉的南风。眼前是一座城市,一层层的楼房乱中有序的铺展成巨大的扇形视野。到了正午,他被娇纵的阳光晒得烫热,焕发出强烈耀目的金属色泽,车辆们都得绕着他台座周围的圆环缓缓通行。
塑像傲视的立姿成为市景的一部分,他不再是一群铜分子的凝聚体了。即使过去的历史已经模糊得无法辨识,他却毫不在意。
他开始相信自己是塑像人物的化身,他甚至顿悟到什么是寂寞。对于铜本身而言,寂寞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情绪,他也曾经蛰伏在看不见光的矿脉深处,地球自转了几十亿年也不曾让他如今一般触发寂寞的念头。接着,他慢慢相信自己拥有心灵,意识到自己正在无声的意识着这个世界。从行人的眼光中,他看出了塑像人物和人民之间那种既熟悉又疏离的情感,他从人类眼光的变化体悟出崇高与敬畏之间的不同。崇高是一种无法用言辞超越、更谈不上有任何可能被具体描述的心灵震撼;而敬畏,仅仅是一种避凶趋吉的礼仪。
他也意识到这座铜像似乎也寄藏了人类的梦,而且是许许多多哭嚎失声的梦。他遁入塑像尊者的生命史里,体会这种身着戎装,僵直的站立在市区中央的困惑。
塑像人物生前最骄傲的手势完全呈显在台座上方,塑像的脸庞上也镂刻出一连串战争遗留下的凿痕。
 塑像人物本身的残梦也入侵了清醒的铜材。
颜面上的铜,也开始目睹那个人过去的荣光,每当他举起右拳向忠诚的子民们宣告祖国人民的使命时,无数人群如痴如狂的被那种神妙的手势导引……
颜面上的铜,早已失去了光泽。他最后学到的感情是自怜。灵巧的鸽子在塑像的肩授和军帽上漫无节制的排泄。随着塑像的陈旧,路人不再有崇高的震撼,不再有敬畏的眼神,他们以鄙夷取代了礼赞;最后路人连鄙夷的心情都没有,他们回报塑像的是无表情的冷漠。
在这座城市有史以来首度被侵略者攻陷的时候,铜像的眼睛流出了金属结晶构成的眼泪:他仍然屹立着,直到这座城市光复后,才被自己的同胞推倒,送进陈旧老迈的炼铜厂。
从每个城市送来的、一式一样的铜像如同巨大的弃尸,无理的横陈肢体,彼此压挤,等待着分解,以及毁灭。
颜面上的铜块再度被解放了,但是马上又被模铸成形,这次他被分割成几百发尖锐闪亮的子弹。当他们以高速呼啸着破空的穿入人体,一切多余的梦境都在血光中归于寂灭。
(本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林煜德,《流变》是《铜梦》中的一个章节)
小题1:根据本文内容,请分点概括叙述“铜”的“流变”历程。(4分)
小题2: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塑像”从铸造到毁灭的过程,试分析其中蕴涵的寓意。( 6分 )
小题3:本文的结尾具有可多向解读的广阔空间:若从积极的方面评价,这个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若从消极的方面评价,其缺点是什么?(以上两问选做一问)( 7分 )
小题4:下列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思想深邃,行文思路大开大阖,借写铜的“流变”,以冷峻犀利的目光透视从远古到当代的人类文明史,以此表达作者对历史的看法。
B.本文作者构思巧妙,赋予本是一种金属的铜以丰富的人格内涵,“铜”的流变史实则就是铜造福人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C.“塑像人物本身的残梦也入侵了清醒的铜材”,这句话在文中起转折作用,表明曾经清醒的“铜”在目睹了人们对塑像的态度变化后变得迷茫。
D.本文在意象的营造上具有浓郁的寓言色彩,象征手法的运用自然贴切、不露痕迹;看似客观的描写中,实则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取向。
E.本文没有艰涩的词语,也不用怪异的文句,只在冷静的叙述中让思想自然的流淌,语言内蕴丰富而富有张力,让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启迪。
答案

小题1:①最初只是铜矿石,②后被铸造为各种器物,③再被熔铸为塑像,④最后被造成子弹。
小题1:作者以此是隐喻人类历史上对英雄崇拜的消解,象征主宰人类的权威精神的崩溃;从一个侧面展现人类历史上创造与毁灭、理智与疯狂、清醒与困惑相交织的情形。
小题1:这样的结尾是警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或反思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毁灭),呼唤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在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中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自觉。这样结尾太消沉,让人在人类自身创造与毁灭的非理性轮回中看不到希望与美好。
小题1:BC
解析

小题1:概括叙述“铜”的“流变”历程,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概括。
小题1:写“塑像”从铸造到毁灭的过程,是借此及彼,借“塑像”从铸造到毁灭的过程来隐喻人类历史上对英雄崇拜的消解,从一个侧面展现人类历史上创造与毁灭、理智与疯狂、清醒与困惑相交织。
小题1:此题为评价题,要从“积极的方面”或“消极的方面”中的一方面答题。
小题1:B项,“造福人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对原文理解错误,“铜”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又是毁灭者;C项,这句话在文中并不是起转折作用,写人们对塑像的态度变化是在此句之后,“铜”并没有迷茫
举一反三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牡丹亭》,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的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柳梦梅,比黛玉为杜丽娘。 (《红楼梦》)
B.贾雨村到任就遇上人命官司,经门子提醒,得知抢夺英莲并***死原买主的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他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虚张声势拿人,假称薛蟠被鬼魂追索已死,给冯家一点烧埋之费了事,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 (《红楼梦》)
C.梅和觉新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梅不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家》)
D.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又引来“金麒麟”之说,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心直口快的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并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些话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红楼梦》)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
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柳江人洞的堆积物进行详细研究,采用铀系测年法,首次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不超过3万年。
这意味着,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识的要更早生活在华南地区。这一结果使东亚人“非洲起源”学说受到挑战。
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法。
去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他们于3.5万年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新方法。”
“用基因研究的结果推测人类进化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而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黄慰文说。
王危说:“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有望揭示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小题1:有关对东亚人的祖先的研究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危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很有可能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非洲人。
C.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那些研究者推测得出的,没有科学依据。
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3.5万年至8.9万年前的非洲人根本不可能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小题2:对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解剖学上柳江人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因而被认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王危所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运用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获得的。
C.铀系测年法由于可以检测到最远数十万年的时间,因而在第四纪的研究中比碳14测定法更为可靠。
D.基因研究法虽然也被一些科学家应用于古人类学研究中,但毕竟是间接地运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的进化过程,并不可靠。
小题3:有关古人类出现年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甚至更早。
B.王危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能完全推翻“非洲起源”学说,还有待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来证实。
C.柳江人可能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3.5万年前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而来。
D.中国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在中国的直接证据,揭示出了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苦 恼
——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象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它大概在想心事吧。不管是谁,只要被人从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个充满古怪的亮光、不断的喧哗、熙攘的行人的漩涡里,那他就不会不想心事……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
姚纳猛的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到维堡区去!”
为了表示同意,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车夫吧哒着嘴唇叫马往前走,然后象天鹅似的伸长了脖子,微微欠起身子,与其说是由于必要,不如说是出于习惯地挥动一下鞭子。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象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了。……“你往哪儿闯,鬼东西!”姚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
“鬼把你支使到哪儿去啊?靠右走!”
“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一个赶轿式马车的车夫破口大骂。一个行人恶狠狠地瞪他一眼,抖掉自己衣袖上的雪,行人刚刚穿过马路,肩膀撞在那匹瘦马的脸上。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象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就跟有鬼附了体一样,仿佛他不明白自己是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儿似的。
  姚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
  “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 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你拐弯啊,魔鬼!”黑地里发出了喊叫声。“你瞎了眼还是怎么的,老狗!用眼睛瞧着!”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伛下腰,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把套靴踩得很响,互相诟骂,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
  “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姚纳抖动缰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那几个青年人就互相推搡着,嘴里骂声不绝,走到雪橇跟前,三个人一齐抢到座位上去。这就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该哪两个坐着,哪一 个站着呢?经过长久的吵骂、变卦、责难以后,他们总算做出了决定:应该让驼子站着,因为他最矮。
  “好,走吧!”驼子站在那儿,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对着姚纳的后脑壳喷气。
  姚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驼子骂个不停,诌出一长串稀奇古怪的骂人话。姚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嘻嘻,……”他笑道。“这些快活的老爷,……愿上帝保佑你们!”
   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姚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
  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姚纳瞧见一个扫院子的仆人拿着一个小蒲包,就决定跟他攀谈一下。
  “老哥,现在几点钟了?”他问。
  “九点多钟。……你停在这儿干什么?把你的雪橇赶开!”
  姚纳把雪橇赶到几步以外去,伛下腰,听凭苦恼来折磨他。……他觉得向别人诉说也没有用了。……可是五分钟还没过完,他就挺直身子,摇着头,仿佛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似的;他拉了拉缰绳。……他受不住了。
  “回大车店去,”他想。“回大车店去!”
那匹瘦马仿佛领会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
“连买燕麦①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姚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竟有这样的事!”
姚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搔他的身子。……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应当描摹一下怎样下葬,后来他怎样到医院里去取死人的衣服。
“去看一看马吧,”姚纳想。“要睡觉,有的是时间。……不用担心,总能睡够的。”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埃……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注释】①马的饲料。
小题1: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6分)
小题2:联系全文看,小说中对马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5分)
小题3:请从情节结构角度,谈谈小说构思的巧妙。(6分)
小题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苦恼无处诉说是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和《苦恼》中的姚纳共同的处境,他们在遭遇不幸时渴望倾诉,可周围都是无情的看客,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安慰、同情,反而被嘲笑、奚落。
B.姚纳同军官讲话时是一种巴结、讨好的心理。姚纳心想,认识了军官,今后可以改变悲惨的命运。
C.姚纳向扫院子的仆人问时间的目的是为了找个地方歇歇。因为已经九点多钟了,姚纳的确累得够呛。被扫院子的仆人赶走后,姚纳决定回大车店去。
D.与穷车夫处于同一阶层的青年车夫也对姚纳无动于衷,这就更深刻地提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中的冷漠无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E.车夫在人群里找不到听他诉说的人,他心中积压的苦恼已经到了令人绝望的难以忍受的地步。最后只得向小母马诉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9分)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得、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书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成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颤篮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走客子,船把式称船客予,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摹津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扬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盘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 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浯。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由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返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小题1: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小题3: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5分)
小题4:(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
(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鸦片战争前,已有零星的、个别的西式建筑出现在中国;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西洋风格的建筑开始大量地输入中国,中国建筑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着高大张扬的西洋建筑,起初国人来不及认真审视和仔细消化,产生了莫名的自卑感,并在许多地方掀起了盲目模仿西洋建筑的风潮,从而“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
西方历史学家福格森在《印度和东方建筑史》中说,“这个国家(中国)实在没有任何堪与其人民和文明相称的建筑”,这个观点很能代表一部分西方人的看法。中国人中也多有持此类观点的。概括起来,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对营造工事,视等卑役”,中国工匠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数千年来的中国匠师们遵循固定的法式、则例,设计缺乏创意。而在欧洲,建筑师的地位却很尊崇。教皇曾经颁发亲笔敕令,赋予米开朗基罗在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时有随意设计的权力。
“蜀山兀,阿房出”,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架构法,木头是主体、骨干,然而木材难以经受长时间的风雨和水火的考验,坚固、长久很成问题。而作为西方建筑文化之源的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建筑,依然保留着较多的遗存,这显然主要得益于它们坚固的石质结构。
“忽视基础”是中国建筑为世诟病的缺点之一。经常能看到,一堵砖墙几乎是平地而起,而同样的状况下,外国承包商则必定会先深挖出一条沟来。“忽视基础”的直接后果是引起了功用上的不合理——阴冷潮湿,所以中国建筑也往往遭遇“采光不足、通风不畅”等批评。由于中国人自古重礼教、讲风水,有时反而将居住舒服的功能让位给了礼教、秩序和风水。中国建筑讲求“辨方正位”、等级有序。为了遵守这些“规矩”,有时候就可能要付出失去舒适的代价、湮没居住者的人性;而讲风水,重五行,有时也是与舒适的原则相背离的。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第一批现代建筑师从海外学成归国并逐渐成熟,他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和科学的工作,重新“找回”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其中以被业内人士誉为“得中国建筑之真谛”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出力最勤。30年代初,梁、林二人在对中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建筑物进行了实地考察、认真研究之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林徽因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说:“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这种错误观念最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忽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以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极过当的怀疑乃至于鄙薄。”她同时还认为中国的传统民居结构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与趣味的,不必“削足就履”。对于中国建筑使用木材而不求久远,梁思成的解释是,中国自古就没有像埃及人那样去刻意追求永久不灭的工程的传统,而是“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一旦失慎被焚,则“视为灵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至于中国建筑几千年来“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的问题,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正好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是“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
与梁、林看法相似的人士还有很多。对中西方文化都有透彻了解的林语堂,则认为西洋建筑讲究实用,但“十足丑陋”,中国建筑的主要倾向是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诚然,中国传统建筑精华之所在是它的群体优势——单体建筑与院落、围墙、园林相互搭配,向四面铺开,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除了佛塔外,一般很少向上发展,与追求个性张扬、结构复杂、向上发展的西方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除了技术的原因外,与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群体心态、道德标准、宗教情感、审美趣味有关。
坚守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具有审美上的价值,也是民族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人们厌倦了高楼大厦的丛林,寻求回归自然途径的时候,很容易在民族建筑中找到归宿。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传统的“大屋顶”等建筑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而按照林语堂的说法,将所有的建筑都建成传统的四合院或其他形式的单层或低层的建筑,并遵守传统,使用天然木材而不是“石头、砖块和灰浆组合起来”的建筑材料,也是不可想象的,将会给生态环境、交通等带来诸多不便。
(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西方历史学家福格森认为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里却找不到像样的中国建筑。
B.中国有的建筑历经几千年而没有失掉它的原始面目,证明木质结构未必不及石质结构长寿。
C.古人建房讲究等级有序,重视风水,这是与舒适原则相背离的。
D.林徽因认为,中国建筑做到了结构上和艺术上的完美结合,不必“削足适履”,盲目学习西方建筑。
E.林语堂认为,中国建筑主要倾向是寻求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比西洋建筑更有诗情,更有美感。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一部分西方学者在对中国建筑粗忽观察后,得出了浮躁轻率的结论,认为中国建筑简陋低劣,没有什么发展。
B.梁思成认为,中国建筑并不刻意追求永久不灭,而是遵循着自然生灭规律,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并没有什么失当的地方。
C.西式建筑因为追求实用,追求个性张扬,而忽视了美观,“十足丑陋”。
D.“大屋顶”建筑是农业社会的产物,符合当时时代的特征,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被历史淘汰。
小题3:请分条概括早期的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批评意见。(4分)
小题4:作者认为中国建筑应该怎样寻求发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