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
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程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像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在基因程序中,人的寿命平均在一百二三十岁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岁。这是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加快,缩短了基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就是非程序性衰老。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道:“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微循环下降为什么会引起衰老呢?大家知道,在血液中,血红细胞扮演着最为主要的角色。青少年人的血红细胞是饱满、透亮、分散、活跃的;而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红细胞往往干瘪灰暗、结团成串、变异畸型,呈现出脱水衰老的状况。由于缺乏活力,粘连在一起的血红细胞很难流到人体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和末端部位,造成微循环下降,一方面导致氧气和营养成份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又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毒素、杂质无法正常排解,进而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和病变。
若微循环不通畅,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老等。例如当心肌微循环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当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也就是人体衰老的开始。人们说,微循环通则不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流畅则健康寿长。
一位著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人们还发现,人体血红细胞的衰老病变一般都要先于其它组织细胞的衰老病变。因此,只要观察、检测血红细胞的形态和活性,就可以及早发现和判断人体是否出现非程序性衰老以及是否出现病变。不过,在血检中能够观察和分析的红细胞,基本上都是成熟期的红细胞。因为,一方面红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后,必须成熟后才能进入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健康红细胞个体的晚期与中期在形态上并无大的差异,只是在濒临死亡时变硬变脆,容易破碎,最后被脾脏肝脏等清除掉。人们所说的与人体衰老病变相关联的血红细胞衰老病变形态,也指的是成熟期红细胞的衰老病变形态,而非红细胞濒临死亡时的形态。如果人体血红细胞过早结团成串、变异畸形、干瘪灰暗,起不到输送氧气和养分,清除体内“垃圾”的作用,就必然造成身体的很多组织和器官呈现出衰老和功能失调的状态。许多中老年人的疑难病症实际上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小题1:本文称述“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其“新发现”指的是(   )
A.人体25岁后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
B.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C.人体衰老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全身微循环出现了衰退
D.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首先源于体内血红细胞的衰老
小题2:第二段引用了《素问·五脏生成论》,体味语意,对此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论述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B.铺垫下文,说明器官只有得到健康的血液供应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C.承接上文,援引古例,说明并引出后面关于微循环基本概念的解说。
D.铺垫下文,间接地引出关于血液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的论断。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延缓人体的老化速度,那么就有望防止非程序性衰老。
B.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和病变的基本原因是微循环下降。
C.如果消除了人体的微循环障碍,则意味着消灭了各种病之源。
D.如果维持了血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就能够防止许多疑难病症。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C
解析

小题1:联系全文,D项既是人们对人类衰老之谜不断探索的最新发现,又是对人类衰老之因的深层破解。其余各项则只是关于人类衰老的一般现象或常识介绍
小题1:对引文的理解较自然贴切。A错在论述后面的内容;C错在“说明”;D错在“引出”和对第二段段末“它”的指代义的理解,“它”指代的对象应是“微循环”
小题1:以偏概全,不当推断。文中医学家的话虽然强调了微循环与疾病的重要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微循环障碍是所有疾病唯一的根源
举一反三
(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意   
赵丽宏
诗意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公式化的标准答案。不过我以为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最缤纷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诗意每时每刻它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烂漫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秋景中也能找到诗意。夏日的炎阳照耀着一朵初绽的莲花是一首诗,初冬的冷雨敲打着湖面衰败的残荷也是一首诗。
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面对古诗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机会似乎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更多的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钢筋水泥建筑,面对无数熟悉与不熟悉的脸孔,面对茫茫人海。
人群中当然也能找到诗意,因为有人说:“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人。”事实上人群中的诗意往往比大自然的诗意更温馨更深沉,更使人为之心弦颤动。
有些人只是从人的外表中发现诗意,譬如少女的明眸和秀发,譬如在音乐中翩然作舞的青春肢体……而真正韵味悠长,意境幽深的,是出自心灵的诗意。这样的诗意无须用语言解释,譬如母亲聆听新生儿的啼哭,譬如热恋中的情侣互相凝视的目光,有时甚至只是会心地莞尔一笑,只是一声含泪的叹息……
在人群中寻觅诗意,其实是一种对真诚的渴望,渴望真诚的友情,渴望真诚的爱和被爱,渴望真诚的呼唤能得到真诚的回报。有时候,相识几十年的熟人会形同陌路,有时候,陌生的心灵却会在一瞬间碰撞出美丽璀璨的火花。那一瞬间,可能是茫茫人潮中一次邂逅,也许从此便消失在人海中,再无相逢的机会,可是记忆中却点燃起一盏不灭的灯。只要你想起人海中那一缕清澈透明的目光,心中的这盏灯便会发出晶莹动人的光芒。
诗意也是一种激情。因幸福和欢乐忘情歌哭是诗意,譬如亲人久别重逢时泪眼相向、抱头失声,譬如游子返乡时手捧故乡泥土深情长吻……
诗意还表现在人类良知的情不自禁的流露。面对同类的灾祸和危难,见义勇为、奋力相助,这也是诗意。曾经看过一部难忘的电影:一个幼儿失足跌落在深井中,无数素不相识的人从四面八方赶采,为抢救在黑暗的地下挣扎的幼小生命齐心协力、不分日夜地拼搏,终于驱逐了死神。孩子被救出地面时,欢呼的泪水汇成一片激情的海洋……这样的故事和场面,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可能发生,谁说这不是诗意呢?
面对残忍和凶暴发出愤怒的呼喊,也可以是诗意的宣泄。目睹人间惨剧后进洒出悲戚的热泪,发出哀恸的长叹,也可以是诗意的绝响……
有时候,在孤独中同样能寻求到诗意。陶渊明的“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这样的意境;王摩诘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这样的意境。远离尘嚣,陶然于大自然永恒的宁静,当然是诗意盎然,现代人几乎已无法体会这种独酌天籁、陶然忘忧的快乐。
现代的喧嚣常常使心灵疲惫,寻求诗意的心灵却可以在喧嚣中进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这种孤独绝不是与世隔绝、超凡入圣,而是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独自一人默默地遐想。诗人好比夜莺,坐在漆黑之中用优美的声音唱着自己的孤独。现代人生活空间的狭窄和闭塞无法封锁心灵的翔舞,自由的思绪和幻想的翅膀可以飞向任何你想抵达的目标。
诗意,是活泼的生命在生活中发现或者创造的一种情调。不管生活的节奏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酿成这种情调的土壤却永远存在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能感受诗意撒播诗意。当你的心被浮躁或者冷漠笼罩,当你对生活和人生丧失了激情和爱,那么诗意便会离你而去,就像小鸟毫不迟疑地飞离凋零的枯枝。
假如你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你就可能成为诗人。当你面对辽阔的世界高扬灵魂的旗帜,当你的心弦因真情的呼唤而颤动,你就已经和骄傲的诗人们站在了一起。
小题1:作者认为“真正韵味悠长,意境幽深的,是出自心灵的诗意”,这些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概括作答。(6分)
小题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作者为什么说“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人”?(3分)
(2)怎样理解“记忆中却点燃起一盏不灭的灯”这句话的含义?(3分)
小题3:“诗意”虚渺复杂,难以把握,作者怎样把它表现出来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描绘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要求:不少于50字)(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从宁府回来,至黛玉处,劝黛玉不要作践了身子,急而生悲,滚下泪来,黛玉也无言对泣。宝玉发现“五美吟”诗要看,黛玉不给看,史湘云恰在这时来了,史湘云赞黛玉的“五美吟”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红楼梦》)
B.《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如:做人要正直磊落。做人要重视“仁德”。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C.大卫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的种种阴谋。贝西小姐为了感谢他,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 (《大卫·科波菲尔》)
D.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七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三国演义》)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想到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多黑暗的场景:冲突、流血、暴动、自***……公平总是理所当然的,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而事实上,这世界不只有血流成河,不只有征战***戮,无论世事怎样变迁,阳光依旧在温暖我们的身骨,草木应季生长。
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位官员腐败了;某地有人自***了,而且是几连跳;某地有人自焚了,有人推倒他家的房屋。而你对此无能为力…
天天都有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我所处的世界、时代就是这样的吗?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性的坏话的。就像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要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请你不要活在新闻里。
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就个人而言,如果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旦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并由此得出“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正如当年“形势一片大好”的宣传不能遮蔽现实的困境一样;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就政府而言,负面新闻并不意味着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
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同情之理解之,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难免脱离实际。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必须承认的是,媒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最近自***案与恶性***人事件接连出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体报道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报道中,我的确看到许多媒体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人过程与***人现场,唯恐读者不能身临其境。另一方面,过度批评媒体的负面报道,难免有苛责之嫌。
作为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体报道远处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体,而是纵火者;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经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幼儿园不安全,要加强保安,更要消除“澡层次原因”;有人自***了,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其走上绝路。
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说一个人以死“唤醒社会”,实在是轻贱了人的生命,因为谁都应该好好活着;如果这种死不能让社会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而停留于指责是媒体起了坏作用,并加以讨伐,实在是用错了力。
(选自2010年5月22日《新京报》,有删改)
小题1:对作者在文中引用划线句的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形象地说明我们当前所生活的世界充斥大量负面新闻,我们要想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努力维护我们的基本权利。
B.通过类比告诉人们:要理性地对待新闻报道,不要天真地认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全部内容。
C.运用比喻警示人们要把生活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维权而牺牲我们自己的生活,必须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前提下维护权益。
D.含蓄地劝诫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人,不要看了“说人性坏话的新闻’’就对社会绝望了,其实这样的绝望通常是不会长久的。
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基于人类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冲突、流血的事实,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认为,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了人性坏话的记事本。
B.媒体之所以频繁报道社会阴暗面的新闻,是因为担负着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社会运行是否正常的责任,同时还有经济利益上的考虑。
C.最近恶性***人事件时有发生,的确需要有些媒体认真反思,过去许多媒体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人过程无疑是含蓄暗示读者去犯罪。
D.社会需要直面发生的不幸事件,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而不是一味指责媒体,这样才有可能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
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述个人和政府对待新闻应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可法的扬州
肖复兴
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到清人全祖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所燃烧。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是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
真的来到扬州,已经是十多年之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那时的扬州,没有如今那样多的高楼大厦,史可法墓前的护城河那样的清澈,河边的杨柳在夏日里浓荫四溢,为史可法祠堂遮挡着骄阳的炙烤,祠堂前的小路,水洗过一样干净而幽静。
只可惜,我来的季节不对,梅岭没有一朵梅花。
第二次来到扬州,是20年过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了。那是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游览瘦西湖和个园,在参观个园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溜了出来。记忆中史可法墓应该离个园不远,果然,往北一走,很快就到了护城河边,依然是杨柳依依,依然是小路幽幽,更奇特的是,祠堂里,梅岭下,依然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更好,可以独自一人和忠烈喁喁独语。和瘦西湖的游人若织相比,这里的空旷和幽静,也许正适合史可法。
还是没看得到梅岭的梅花,不过,没关系,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00 9年的初春,我第三次来到了扬州。真的是和史可法和扬州有缘,来扬州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看过昆曲《桃花扇》,那里面有史可法率兵于梅花岭下“誓师”一段——史阁部言道:众位请起,听俺号令,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面对清兵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让今人叹为观止,甚至汗颜。是他让扬州这座城市充满血性,荡漾着历史的波纹涟漪。
我一直以为,扬州区别于一般的南方城市,区别于那种小桥流水的婀娜多姿。由于地理的关系,它地处江苏的北大门,照史可法说是“江南北门的锁钥”。所以,扬州不仅具有江南一般小城女性的妩媚,同时具有江南一般小城没有的男性的雄伟。无疑,史可法为扬州注入了这样雄性的激素,壮烈的舍生取义,惨烈的扬州十日,让这座城市气吞吴越,拒绝后庭花和脂粉气,让扬州不仅有精致的扬州炒饭、扬州灌汤包子和扬州八怪,而且有了遥想当年铁马秋风把栏杆拍遍的想象空间,有了可以反复吟唱的英雄诗篇的清澈韵脚。
没错,史可法让扬州不仅是一幅画,而且是一首诗。
这次来因有朋友的陪伴和解说,看得更明白一些。享堂前的一副清人的抱柱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古风盈袖,很是沉郁。梅花仙馆外另一副今人的抱柱联:万年青史可法,三分明月长存。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互为镜像,做今古的借鉴,令人遐思。享堂里有史可法的塑像,享堂后是史可法墓。墓前有石碑和牌坊,墓顶有草覆盖,被人们称之为“忠臣草”。
享堂西侧有晴雪轩,里面藏有史可法的遗墨。史可法的书法是真正的书法,草书行书都有,气遏行云,韵击流水。他的遗书最是让我心动,他的第三封遗书,仅仅三句:“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四月十九日,可法手书。”可以说是史可法短促一生中最精彩的绝句。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6天后,这一年,即1645年4月25日,史可法殉国。次年清明前一日,他的副将,也是他的义子史德威,在他誓师和血战的梅花岭下,为他筑墓立碑。但是,那只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走出晴雪轩,来到梅岭下,春梅未开,冬梅正残,断红点点,飘落枝头,有一种哀婉的气氛,袭上心头。好在祠堂东侧桂花厅前,有紫藤和木香各一架,过些日子就会次第开花,一紫一黄,分外好看。到了秋天,祠堂大门前那两株古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会落满一地,落满祠堂的瓦顶,更是壮观。如果说梅花是史可法的灵魂,那满祠堂种植的紫藤、木香、银杏、桂花、芍药、葱兰,就都是扬州人的怀念和心情。
在扬州,还留下了这样特殊而别具情感的地名:史可法路、螺丝及顶街(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年史可法抗敌,巷战血拼时尸体一个摞一个到城墙顶),以及史可法曾经居住过的辕门桥。扬州人把对史可法的纪念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刻印在他们走的路上和日子里,那是扬州人在心底里为史可法吟唱的安魂曲。
扬州,不管到什么时候,真的都是史可法的扬州。
(摘自《人民文学》2009年第5期,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作者引用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片段,生动再现了史可法的牺牲场景,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解释了向往扬州的原因。
B.作者之所以写出前两次游览史可法祠堂时游人稀少,是为了与下文第三次来游览史可法祠堂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C.史可法祠堂里两副对联,都富有诗情画意,巧用比兴与对仗,用明月象征史可法,含蓄地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
D.国家大剧院演出《桃花扇》,史可法的唱词体现了英勇无畏和誓死抗敌的精神,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所刻画的形象。
E.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前后三次游览史可法祠堂的经历,最后一次因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近,所以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
小题2: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6分)
(1)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扬州是“史可法的扬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4:请结合文中对“梅花”的叙写,探究“梅花’’在文中的意蕴及作用。(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民族”是怎样提出的
“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5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所谓“华夷之辩”“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对狭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救亡图存的热潮迫使先进的思想家去重新思考许多问题。梁启超沿着严复“保种”“合群”的思路,渐渐以现代民族主义理论来思考问题。1898年秋他流亡日本之后,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欧洲的民族主义论著,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民族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见解。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破天荒地使用了“民族”一词。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其云:“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接着,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中华民族”一词。不过,梁启超在具体使用 “中华民族”一词时却比较混乱,有时指汉族,有时又指中国的所有民族。1905年,梁启超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并断然下结论说:“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真正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性创造。由于梁启超崇高的地位和影响,“中华民族”一词一经提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杨度在1907年发表了《金铁主义说》一文,对中华民族的含义进行了详尽的解说。杨度的高明之处在于超越民族的血统意识,提出中华民族与其说是一个种族融合体,不如看作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的一体性、凝聚性和不可分割性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小题1:下列对“中华民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的提出避免了“华夏”“汉人”“唐人”称谓的狭隘种族意识。
B.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汉满蒙回藏等为一家,是一个多元混合的大家庭。
C.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一词的过程是“保种”“民族”“中华”,再到“中华民族”。
D.中华民族既是一个种族融合体,又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的一体性造就此族群。
小题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人基本没有民族意识,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
B.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理论启迪了“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梁启超首先创造此词语。
C.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启发了“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由梁启超首先使用。
D.杨度对“中华民族”含义的解说比梁启超的理解更科学,超越了民族血统意识。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一词是梁启超20世纪初研究和宣传民族主义的首创,它一开始就内涵具体明确。
B.“中华民族”一词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一个统一的称谓,又是一种不断强化的民族认同心理。
C.“中华民族”一词告别了“夷夏之辩”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追求。
D.“中华民族”一词是中国旧民族观走向新民族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抛弃了狭隘的民族意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