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孤独者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曾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孤独者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曾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孤独者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和势力的阻挠。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科学被卷进了政治。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他这样一个物理学家,被视为危险分子,他的周围充满了敌意。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正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对德国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公开宣布终生不再回德国。
爱因斯坦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在一个为军国主义的暴行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上,有93个科学家签名,另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只有4个人签名,其中之一,就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家庭和朋友也并不能成为他心灵的栖息地。爱因斯坦从不按传统习俗行事。传统习俗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的却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所以,他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他常常忘记带家里的钥匙,即使在结婚当天,婚礼结束后,他和新娘返回住所也不得不喊房东开门。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装束依然不变:一件浅灰色的毛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甚至连面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
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他创立的理论十分深奥,只能使当时很有限的少数科学家感到激动,但是他的名字却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自己造成的这种现象困惑不解。他说:“我有过好主意,其他人也有过。但是我的幸运在于被接受了。”社会公众如同洪水暴雨似地对他表示关注使他感到困惑。人们想会见他,陌生人在大街上会停步向他凝视和微笑,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写信给他,甚至他身上的东西,哪怕一颗扣子,也成了别人的圣物。以色列人民还请他去当总统。他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受到这种关注,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与众不同的人突出出来。
一头卷曲的白发,一件普通毛衫加一只烟斗,加州理工学院人人都知道这个形象是谁。由于要求他写自传的人络绎不绝,爱因斯坦只好要求冯•卡门想个办法让他避开。卡门为他在洛杉矶奥列薇拉大街安排了一个住处,那是条艺术街,街上行人以留长胡子、穿羊毛衫而远近闻名,因此,他走在大街上从未碰上过麻烦。结果谁也没有认出这个人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后来他同爱尔莎结婚。她喜欢招待朋友到家里来喝茶,有时为了让爱因斯坦休息一下也会叫他下楼和他们一起聊天。他的回答往往是粗暴的声音:“不!不!我不!再这样打扰我,我简直受不了了!”爱因斯坦并不需要这些,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他差不多独自生活在小阁楼里,那才是他自己的天地,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全身心地和他研究的宇宙结合为一体。
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坦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在昏迷中含糊又痛苦地用他的母语急促地说着什么,这是他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也是心底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
小题1:第五自然段说“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应如何理解?(4分)
小题2:作者不写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却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爱因斯坦“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这样写的用意何在?(5分
小题3:简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爱因斯坦的“孤独”的。(6分)
答案

小题1:⑴因为理解他的人太少,而关注他的人却如此之多,这让爱因斯坦感到困感。(2分)⑵表现了爱因斯坦淡泊名利,不通俗务的性格。(2分)
小题1:⑴⑴爱因斯坦的成就众所周知,没有必要再写(或:本文的出发点不是要评价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而是要展示他的思想性格)(1分)
⑵这些细节描写,更贴近真实的、自然的爱因斯坦,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1分)
⑶这些描写生动有趣,使人物的个性更突出鲜明;表现出爱因斯坦沉迷于工作、不屑于传统习俗、孤独不被理解的个性,增强了传记的吸引力与感染力。(3分,答出生动鲜明、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等得1分,具体分析个性得2分)
小题1:⑴他坚持相对论,坚守正义,坚持反战立场,使他被周围的同事和自己的祖国抛弃。⑵他深邃、睿智的思想远远超越同时代的人,使他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⑶他对工作的狂热与痴迷,使得他与世俗格格不入。(“坚持正义”“思想深邃”“工作痴迷”每点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永恒的坐标
终于来到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的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溶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文明都自我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小题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从奥林匹亚的楼础、殿基和雕塑联想到奥林匹亚的精神,赞颂对两种精神的追求
B.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原因是这里是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
C.“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作者在这里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别的文明也有智力和肢体这两方面的提倡。
D.作者在奥林匹亚领受了不轻的文明冲撞,反思了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距。
E.作者在文中写到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主要是为了表明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小题2: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2分)
小题3:作者写“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
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
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1)作者写这段话表达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4分)
答:                                                                              
                                                                              
(2)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荷塘如诗
还是这方荷塘,却已不是以往模样。阳光直射的水面,原先平静地浮在水面的叶子已亭亭玉立于荷塘,挤挤挨挨着像一群舞者翩舞着绿裙等待出场。在摇晃的绿裙之间,有的打着花骨朵儿,几朵红莲正含羞开放。轻风拂过,仙子羞涩地低头整理起裙角霓裳。清晨的露珠舍不得离开,却无奈地随风滚落池塘。那是仙子的泪,那样晶莹透亮。薄雾轻袅的荷塘如诗般的朦胧飘荡,是仙境?还是梦乡?只渴望去亲吻仙子羞涩的脸庞,去浅嗅她的清香。
岸边的岩石缝隙处,几朵蓝色的勿忘我正淡雅的开放。细长的藤枝自然垂挂下来,轻触水面。风过时偶尔碰触到仙子的裙角,刹那间又缩了回去,生怕玷污了仙子的衣裳。这是怎样激动的心情啊?是谦谦君子相伴着仙子吧。没有丝毫的亵渎,只有圣洁的欣赏。多少肮脏的灵魂都会在这一刻躲向一旁,多少污秽的思想都会在这一刻变得高尚。爱这荷的高洁,爱这荷的清香,更爱这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她时刻净化着我的思想。
阳光照射不到的梧桐树荫下的水面,稀稀落落漂浮着几片荷叶。清风吹过兀自左右摇晃。水面稍开阔的地方,几只水蛭轻飘地浮在水面不时一纵一纵地前行,细长的前腿迅速地划动,还未触到叶子的边缘便急速地逃开,生怕折断了细嫩的手脚。鱼儿在温暖的水域追逐游戏,红鲤们不知是潜在水底还是在莲叶下玩捉迷藏,或许还是慵懒的赖在床上不肯让我见她们的容光。水底清晰地看见长满青苔的螺蛳,极度缓慢的蠕动着留下浅细的滑痕。
一只大红的海虾正附在荷梗上,红红的触须轻轻晃动着,正要露出头来却又被一阵微风吓得缩回了脑袋潜入了水中央。树上片片黄叶随风翩然飘落,在空中翻舞着变着各种花样忽忽悠悠地飘向荷塘。玩舌高唱的鸟儿一阵赛一阵的鸣叫,不知何时已爬上枝桠的知了鼓着两片腹翼重复着单调的声音,不知是赞誉这满塘美丽的仙子还是与那饶舌的鸟儿赛唱。
前来赏荷的人很多,稚嫩嗓音的小姑娘牵着年轻父母的手欢跳着说好漂亮好漂亮。年轻的妈妈乘机问荷花是什么颜色叶子是什么颜色。宝宝回答的也漂亮。虎头虎脑的小子拽着奶奶的手嚷嚷着要下水去捉几个小青蛙回家养,无奈的奶奶求救的眼光,不知道怎样才能安抚娇纵的孙子,只好说水里有大灰狼有水马虎。逗笑了一旁观荷的我。一个年轻的女子坐在了岩石上,一头长发如黑瀑般倾泻至腰间,吸引了我的眼光。转脸竟见那脸颊上涂抹了厚厚的脂粉,哪有什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容光?装扮不与年龄相仿,裸露着玉腿,半舒着胸房,一副按耐不住的冲动喷薄欲出的***。抬眼看那举着相机的男人,竟花白了头发,满眼邪光却又故作欣赏.女孩人前越发显得轻狂。故意装出娇憨的模样,小鸟一样偎向那男人的胸膛。
嗟!污了我的眼睛,浊了我的荷塘!父女?爷孙?都不像,厌恶那暧昧的眼光,急急逃离了这方荷塘;满街找不到纯纯的眼光,最质朴的心灵或许还在深山里埋藏。可惜了这方荷塘,忍受各样的眼光,未必人人懂得欣赏。天空细雨菲菲飘落,荷塘越发显得迷朦,是感怜这堕落的灵魂还是见怜这池边的姑娘?丑陋与美丽同在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还是这方荷塘,却已不是以往模样。”表现了作者看到荷塘的失望心情。
B.“只渴望去亲吻仙子羞涩的脸庞,去浅嗅她的清香。”是作者回忆夕日对娇艳荷花的
喜爱之情。
C.写荷梗上的海虾、空中飞舞的鸟儿、枝桠上鸣叫的知了,创设了更浓郁的“荷塘”
诗意氛围。
D.作者笔下赏荷的“稚嫩嗓音的小姑娘”和“虎头虎脑的小子”使散文更加诗意盎然。
E.作者认为,坐在岩石上涂抹着脂粉的年轻的女子,是荷塘诗意的一部分。
小题2:作者写岸边石缝间的几朵勿忘我有什么作用?表达什么感情?
小题3:散文写得生动有韵味,运用了多种写景方法,请写出两种写景方法并作简要分析。
小题4:散文起名“荷塘如诗”,结尾两段却说坐在岩石上的披发女子和举着相机的华发男子“污了我的眼睛,浊了我的荷塘”,荷塘是“丑陋与美丽同在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败笔是缀余,与整篇文章感情不协调,应该删去;有人认为这也是诗意,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有人认为作者传统得掉渣,“干涉”了别人的个性生活和自由。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说凉州
林庚
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了“黄河”和“孤城”,这曾引起过疑问,因为凉州城(今武威县城)离黄河还远,两者为什么会同在一起出现呢?最近又有人怀疑当时凉州所属是否有临
近黄河的城。
凉州古来原是一个广泛的地区,并不是单指凉州城说的(当然凉州城也无妨称凉州),而且最早的凉州城也不在武威。两汉以来凉州本指当时陇右一带,《后汉书》卷三十三,凉州刺史部下,就列有陇西郡、武都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所以凉州原来就是横跨黄河的。据《后汉书》所载,陇西郡有城十一,武都郡有城七,金城郡有城十,武威郡有城十四……全部凉州所属总计约八十城,城不可谓不多。三国以后凉州移治武威,而唐代又以河西幕府为重镇,因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唐书》凉州都督府、姑藏(即武威)条下,又载置有阜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而《唐书》兰州条下则载:“贞观六年又督西盐州,十二年又督凉州。”兰州(即金城郡)是黄河边上的重镇,又是陇西与河西的通道,所以与凉州关系密切。凉州都督置皋兰府,这说明凉州东南郡是直达黄河边上的,币其东北部又置贺兰州,也是直临北部黄河西岸的,然则黄河西岸均属凉州府,岂非十分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河西一带,而这里既设有州府,又岂能没有大小城堡,这是毋庸置疑的。
凉州一带说来即河西一带,而《凉州词》也就是泛写这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它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唐人的许多《凉州词》都可以说明这个,虽然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至于唐诗中写这一带边塞时,其区域则往往更偏东些,首先陇西与河西就时常是分而不清,这是由于古凉州原是横跨黄河的,而陇西一带又是古凉州的中心,长久以来即在边塞诗中出现,形成一种传统的概念。如王维的《陇西行》写陇西而远到了凉州的酒泉郡,而耿津的《凉州词》歌凉州实际上是描写了陇西一带,然则唐代地理分区上虽划为陇右、河西两道,而陇西与凉州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则是近似的,陇西在河东,凉州在河西,诗人笔下的凉州因此并不是远离黄河的,薛逢的《凉州词》所以说“黄河九由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凉州与九曲黄河是同其命运的又岂止是某处沾上点边而已。至于当时的某些城堡,则夸天可能不复存在。王之涣的诗大约是写在初入凉州境时,不禁会想象着整个凉州,因而提到玉门关,这仍是一个凉州的泛写。从诗中“一片孤城”的形容看来,城大约也不甚大,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了记载,本身也不容易保存。宄竟是哪一座城,这就难作具体的考证。但是《凉州词》之可以写黄河边上的风光景物以及城堡,则是无可怀疑的。
(选自《唐诗综论》,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凉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凉州在古代原本指的是一个包括凉州城在内的广泛的地区,最早的凉州城并不在武威,直到三国以后凉州才移治武威。
B.两汉以来凉州指的是当时的陇右一带,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由此可见凉州原来专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C.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代凉州刺史下辖多个郡,每个郡又都有多座城,凉州所管辖的城总计约八十座,数量很多。
D.从《唐书》的记载来看,唐代凉州的东南部一直达到黄河边上,东北部直临北部黄河西岸,所以河西一带都属于凉州府。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唐代以河西幕府为重镇,把前代的凉州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置有皋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
B.唐诗中写的河西边塞区域往往偏东,由于古凉州横跨黄河,陇西一带是古凉州的中心,所以唐诗中陇西与河西时常分而不清。
C.王维的《陇西行》和耿津的《凉州词》都是将凉州和陇西混在一起写的,薛逢的《凉州词》则说明凉州与黄河有着紧密的关系。
D.王之涣的《凉州词》大约是他初入凉州境时所作,词中描写的是凉州城的景象,据“一片孤城”的形容推测,凉州城不是很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兰州地处黄河边上,是连通陇西与河西的重镇,与凉州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河西一带设有凉州府,耶里肯定有一些大小城堡。
B.唐代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但唐人的许多《凉州词》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而是泛写河西一带边塞的。
C.虽然唐代地理分区上陇西和凉州分处河东和河西,但是它们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是近似的,诗人笔下的凉州并不是远离黄河的。
D.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所以现在难以具体考证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到的“孤城”是哪一座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小丑的眼泪
[奥地利]纳·马·齐默尔
大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所有的屋檐下都挂着耀眼的冰凌,但是马戏团的帐篷里却既温暖又舒适。
327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在观赏马戏表演。
啊,小丑出场了!他刚在跑马道上跌跌绊绊地出现,孩子们就欢快地扯开他们的嗓门尖叫起来。
从那一刻开始,人们就连自已的说话声都听不见了。孩子们大笑着,帐篷在他们的笑声中颤抖。他们笑得那么厉害,以至眼泪蒙住了视线。
这个小丑可真了不起!他的滑稽表演是那样扣人心弦。
突然,这个年迈的著名小丑紧张起来。他发现一个头上扎看红蝴蝶结的小姑娘。在327个孩子中,只有她一人不笑。
年迈的小丑想:亲爱的,让我来试试,看我能不能把你也逗笑!于是他又专为这个坐在第一排的小姑娘卖力地表演起来。
那姑娘瞪着滚圆而呆滞的眼睛看着小丑,连嘴角都没有动一下。
年迈的小丑正在模仿兔子,他突然感到一阵不如所措的悲威和束手无策的恐惧。于是他走到小姑娘面前,有礼貌地问:“告诉我,你不喜欢我的表演吗?”小姑娘友好地回答:“不,我很喜欢。”
“那么,”小丑问,“其他的孩子都在笑,你为什么不笑呢?”
“请您原谅,”她回答,“我不是想使您堆过,但我确实不觉得您可笑。”
“为什么?”“因为我看不见你。我是瞎子。”
当时,整个帐篷里像死一般的寂静。
小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就这么呆站了很久。
“为什么您那么可笑?”扎着红蝴蝶结的爱丽卡说,“为什么大家对您发笑?”
马戏场里又是一阵死一般的寂静。过了一会儿,著名的小丑像要作出重大决定似的,鞠了一个躬,说道:
“爱丽卡,如果你真想知道我为什么可笑,如果你的父母方便的话,明天下午我到你家里去,我将表演给你看,同意吗?”
爱丽卡高兴得直点头。小丑问明地址后说:“6点钟怎么样?”“行!”爱丽卡说,“啊,我多高兴啊!”小丑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深深吸了一口气,就像一个刚从肩上卸下千斤重担的人。
当夜大雪纷飞,第二天仍然下个不停。5点半钟时,爱丽卡家里的圣诞树上蜡烛通明。小姑娘总在不停地问:“你们认为他真的会来吗?”
他准时到达。起居室的座钟正在打点。
她握着他的手,激动得结结巴巴地说:“真……真……真太好了。您真的来了!”“当然,我答应过的。”小丑说。他把他给爱丽卡的礼物交给她,那是3本盲文书。
他把爱丽卡安顿在圣诞树前的沙发上,自己在她的面前跪下。
“摸摸我的脸,”他说,“还有脖子,接着是肩膀,然后还有手臂和腿。你必须准确地知道我是什么样子。”
小丑既没戴面具,又没穿戏装,完全没有化装。他自己没有把握他的试验能不能成功。
“你知道我的长相了?”“清清楚楚。”
“那好,我们开始吧!”小丑说,“但是请不要让手离开我。你要不停地摸着我,这样你才能知道我在干什什么。”
“好的。”爱丽卡说。
于是年迈的小丑开始表演。他耙他在马戏团表演的全套节目从头做起。
“现在小熊在跳舞。”年迈的小丑说。当他模仿熊跳舞时,爱丽卡细嫩的小手抚摩着他,但是她的面客仍然呆滞不变。
虽熊这是他毕生最困难的表演,但是小丑一点也不畏缩。他又开始学鳄鱼,然后学小猪。渐渐地,爱丽卡的手指从他的脸上滑到了肩上,她的呼吸急促起来,嘴巴也张开了。
仿佛爱丽卡用她的小手看到了其他孩子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她在小丑装小猪的时候哧哧地笑起来,笑得短促而轻柔。
年迈的小丑更有信心地表演起来。爱丽卡开始欢笑了。
“现在是兔子。”小丑说,同时开始表演他的拿手好戏。爱丽卡大笑起来,声音越来越响。她高兴得喘不过气来。
她兴奋地喊:“请再来一遍!”年迈的小丑又装了一遍兔子,一遍又一遍。爱丽卡还是没个够。她的父母面面相觑,爱丽卡还从来没有这么快活过。
她笑得气喘吁吁。她高喊:“妈妈!爸爸!现在我知道小丑是怎么回事了!这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圣诞节啊!”她细小的手指仍在跪在她面前的老人脸上摸来摸去。
突然,爱丽卡吃了一惊。她发现这个伟大的小丑哭了!
(选自《世界经典微型小说》,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大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所有的屋檐下都挂着耀眼的冰凌”,喻指爱丽卡命运的不幸和社会的冷酷无情。
B.小丑在模仿兔子时感到一阵悲戚和恐惧,因为他担心年迈的自己和小姑娘之间存在着代沟,以致无法让小姑娘对他的表演产生共鸣。
C.整个帐篷里由欢笑的海洋变得像死一般的寂静,因为所有的人都对爱丽卡的回答感到吃惊,并对接下来小丑和爱丽卡的表现非常关切。
D.这篇小说写了小丑在马戏团帐篷里的表演和在爱丽卡家里表演两个场景,前一个场景中小丑表演的很开心,后一个场景中小丑表演得伤心。
E.这篇小说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展现人物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并通过描写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显示出作者的艺术匠心。
小题2:小说在写爱丽卡摸着小丑“看”他表演时,对他的神态进行了层次分明的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中的小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小说描述了小丑的“哭”的爱丽卡的“笑”,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哭”与“笑”关系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B.方鸿渐拿着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后,先到照相馆里穿上德国大学博士的制服,照了张四寸相。父亲和丈人处各寄一张,然后在法国玩了几星期,买了二等舱票回国,结束了四年的留学生活。(《围城》)
C.桑丘说,“那些不是巨人,是风车。”堂吉诃德说:“在征险方面你还是外行。他们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站,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这段对话讲的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事。他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在林子里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D.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三国演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