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附耳细说毕淑敏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附耳细说 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捧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辩出来的我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 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惟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 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需注重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有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 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 ,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了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自脉贲张,意气风发,勃兴向上的豪情。 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除了对直接对象的鞭挞和鼓励,还会涉及到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对个别人的批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对某个人的表扬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当着自家的孩子,濒濒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为,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用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美丽,那个又是如何聪明,不但无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怼,使那受表扬都繁殖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当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语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休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和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有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学林出版社) 小题1:文章开篇引述韩国古书上的小故事,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5分) 小题2: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和所用的艺术手法。(8分) (1)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4分) (2)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们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4分)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附耳细说”的理解。(5分) 小题4:文章最后说:“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有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请结合本文,谈谈这一段文字对你的启发。(7分) |
答案
小题:(5分)从对畜类的评说,引申到对人的评说,从而引出“心灵的抚慰”这一论题。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考生要懂得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答题的关键是对文章所引的小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散文讲究文学性,其论胚的引出更加讲究艺术性。这刚有点像寓言故事的 小文被作家引申到人身上,“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从而展开论述。 小题:(8分)(1)“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运用了比喻手法,强调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重塑自己的过程中,需要拥有个人的尊严,同时自觉地尊重他人,遵守、服从礼会公有法则。本句意在说明内园的关键作用。(4分) (2)“驰骋疆域”运用了比拟手法。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是促人上进,它应当控制在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有所进步的范围之内。本句为批评和表扬的广度、深度划定了界标。(4分) 小题:(5分)文章主要阐述批评和表扬的适度问题,说明尊重被教育者的尊严的重要性。“附耳细说”,属于人们交往的“亲密距离”,形象地涵盖了本文的主旨。 小题:(7分)农夫对牛倾注淳厚的爱心,是为了不伤及牛的自尊;而对人进行批评或表扬时,更应该以不伤及人的自尊为前提,故而需要“附耳细说”。“附耳细说”说|兑容易,做到难,所以我们需要“学会”。 |
解析
小题:(5分)考生要懂得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答题的关键是对文章所引的小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散文讲究文学性,其论胚的引出更加讲究艺术性。这刚有点像寓言故事的小文被作家引申到人身上,“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从而展开论述。 小题:(8分)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析:(1)本句是个比喻句,所谓“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强调的是人在接受教育、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不可伤及其自尊心,同时,人也要自觉克制自己。“唯一”更是突出了人接受教育、改造的关键在于内因。(2)本句是比拟句,“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说的就是其运用范围。如果标准过高,人们可望而不可即,批评和表扬都是无用功。如果伤及受教育者的自尊,那就会适得其反。 小题:(5分)考点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解析: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礼变距离、公共距离。其中亲密距离一般间隔在十五至四十五厘米之间。附耳细说,当属亲密距离,让人想到花前月下,天伦之乐。诲人不倦。它是对文章主旨的形象概括,增强了这篇散文的文学色彩。 小题:(7分) 考点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F;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从不同层而挖掘文本的深层含意,在对原文深层含意有所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必须与原文的内涵相关联,能自圆其说。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西周以来,政教合一,政治领袖同时也是精神领袖。然后,春秋以降,诸侯崛起,王室衰落,王纲解钮,文化下移,官师政教分离,统治者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精神领袖的资格。于是,一部分从巫觋集团分化出来的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便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知识代替信仰,以礼乐文化打压巫觋文化,俨然以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言人活跃于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均无优势可言,唯一具有优势的是他们掌握了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而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信仰失范和制度创新的历史转型期,这为他们宣传各自主张、引导社会舆论、重建文化规范、树立精神权威提供了最佳的时机和最广阔的用武之地。于是他们便自觉地承担起教化民众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以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自居,以社会精神代表者自励。然而,在强权政治时代,他们又不可能仅以文化优势来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树立一个能令社会信服特别是令那些乱世诸侯信服的权威来震慑诸侯,引导社会,收拾人心。于是,他们便纷纷托古而言“道”:孔子托尧舜而言“道”,老子托黄帝而言“道”,墨子托夏禹而言“道”。“道”是他们用以抗衡乱世诸侯政治权力和军事经济实力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武器,也是他们整合其思想学说的最简洁明了的理论旗帜。因此,维护“道”就是维护西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人道精神和价值理性,维护春秋以来慢慢形成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地位和人格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就是他们的理想,就是他们的价值,就是他们的武器,就是他们的生命。 “道”既然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用以树立文化优势和精神权威的一面旗帜,而以儒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又有积极用世的情怀,这就必然会造成对实际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统治者的挑战,从而形成政治权威与精神权威的矛盾冲突。战国时期的“道”、“势”之争正是这种矛盾冲突的反映。 首先揭示“道”、“势”矛盾的是孟子,他要求贤士“乐其道而忘人之势”,说明在孟子的时代,“道”与“势”已存在紧张状态,同时也说明知识分子有可以“乐道忘势”的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诸侯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统治者已经认识到知识分子的文化优势及其代表社会精神的特殊地位,都希望借重知识分子提高他们在列国的竞争力。 然而,话得说回来,知识分子的文化优势和代表社会精神的特殊地位,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当统治者还不够强大,一旦统治者感觉到地位已经巩固,可以操纵局势,不再需要知识分子为他们装潢门面的时候,他们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因为他们不愿意有任何力量来挑战他们的权威。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还会有一些“守死善道”的知识分子来为理想抗争,继续“乐道忘势”,但更多的人恐怕会正视现实,向强权屈服,或者为了生活而委曲求全。荀子的学生韩非、李斯的选择反映了战国末年一批知识分子的心态是不争的事实。 小题1:下列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知识为信仰,以礼乐文化打压巫觋文化,凭借丰富的文化知识为社会的文化精神代言,来树立个人的精神权威形象。 | B.以积极用世的儒家情怀,自觉承担着教化民众、引导社会舆论、重建文化规范、引领社会精神的责任。 | C.托古言“道”,高举文化优势和精神权威的旗帜,来维护社会的人道精神、价值理性及知识分子的文化地位和人格尊严。 | D.追求人生理想、人格独立,张扬人道精神和价值理性,坚守生活情操,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向统治者的强权政治发起挑战。 | 小题2:下列不属于产生“托古言道”社会背景的一项是 ( )A.一部分知识分子已从巫觋集团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支拥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社会理想、价值目标的文化队伍。 | B.春秋战国时期,王纲解钮,文化下移,社会信仰失范,统治者们已经失去了精神领袖的资格,历史发展进入了转型期。 | C.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形成的人道精神和价值理性不断发展壮大,知识分子的文化地位和人格尊严已经逐步形成。 | D.诸侯之间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竞争不断加剧,统治者虽认识到知识分子的特殊价值,但他们又不愿意有任何力量来挑战他们的权威。 |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孟子要求贤士“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既揭示了当时统治者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尖锐矛盾,也反映出知识分子的特殊地位已严重威胁到了统治者的地位。 | B.“乐道忘势”是我国早期知识分子为理想抗争、与强权挑战的文化精神的体现,“道”代表文化优势和精神权威,“势”代表统治者的政治权威。 | C.“道”所包含的文化精神和权威意义,一旦融合了儒家积极用世的情怀,就必然造成与“势”之间的尖锐冲突,“托古言道”也势必会带来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 D.从孔子、老子、墨子的“托古言道”到韩非、李斯的“守死善道”,中国早期知识分子走过了一条为理想不断努力、不断抗争、不断牺牲的艰辛道路。 | 小题4: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这种“乐道忘势”的文化精神,你如何评价?请从社会发展或人生价值的角度简要发表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3分)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幽径悲剧 季羡林 出家门,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年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脚,没有调查研究,不敢瞎说;永世不得翻身,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小题1:“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什么?(2分) 小题2:本文重在写幽径的古藤,但四、六两段中都写到其他藤萝,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小题3:本文写的是一棵古藤的悲剧,为什么题为“幽径的悲剧”?(4分) 小题4:文中画线部分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70字左右)(5分) 小题5:联系全文,探究文末“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的涵义。(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枯树的生命 王族 ①别里思汗家在草场的边缘,从村中向上眺望,只能看见他家的栅栏,等到了坡上,就看见了他家的两座房子。坡上的人家住在高处,但村子的中心在低处,所以,坡上人家干什么都仍要向坡下汇集。我许多次发现,坡上人家有向下张望的习惯,有的人一向下张望就是半天。 ②到了坡上,我在别里思汗家住了下来,准备过几天坡上人家的日子。别里思汗家墙壁上有一幅照片,拍的是去年的雪灾:大雪覆盖了一切,牧民们挣扎着从积雪中爬到一块石头上,抱住羊,缩着身子向远处眺望着……别里思汗不知从什么杂志上看到了这张照片,就撕下贴在了自己家墙壁上。看着照片,心里一阵阵难受,别里思汗想通过这张照片留住什么呢?快快地出来,迎面走来两个牧民,还带着一个孩子。我们看见孩子脚上的鞋子已经开了口,便掏出10块钱塞进他的口袋。孩子和大人都因为惊恐,在眼睛里表现出了很复杂的东西。看着他们的眼睛,我变得更加难受,不得不赶快离去。现在已距冬天不远了,想起那幅照片,心又疼了起来。 ③就在这时,看见了那棵树。坡上实际上干旱无比,那些深深浅浅的沟坎因为长不出草,显得像被刀砍过一样伤痕累累。不远处的山全是褐色的,如同被太阳暴晒得裂开了伤口,刚刚流过血。几只乌鸦尽管在低低地飞着,但仍然给山谷添了几丝凄凉。一棵树孤独地立在山口。如果它是细瘦的,只长出稀疏的树叶,反倒会让人觉得它坚强。然而它不知已死去多长时间了,浑身枝干是黑色的,被大风掀掉皮的地方,又触目惊心地变成了红色。由于它所处地势较高,所以远远地望上去,几根细黑的枝干似乎已扎入云霄无法抽出。那几只乌鸦忽然从谷中飞出,怪叫着要落在它上面,但绕树几圈后,却因无枝可依不得不再次离去。 ④ 扭过头才发现,与这棵树一样的事物太多太多——模糊的帐篷,泥泞的小路,稀疏的行人,裂着伤口的山谷……都已经在一抹赤野苍黄中融为一体。我在它跟前站了一会儿,往别的地方走去。我想看到那些茁壮成长的小树。不是因为被这棵枯树影响了情绪,需要借助它们转换心情,我实在是不相信,一棵树应该像被歧视后反而更加强悍的人一样,越是在艰难的环境,越是有奇特的生命表现才对。 ⑤我想起去年的雪灾过后在村子里发生的一件事。一只山羊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慢慢地爬上一棵树,用嘴咬住一根树枝,从树上跃下,它被摔在雪地上,但那根树枝同时也被折断,它爬起来去吃挂在枝上的干树叶。如果那棵树在今年活下来的话,一定又长出了新的枝叶。 ⑥之后不久的一个下雨天,我又向那棵树走去。不知为什么,我在心里一直想着它,似乎对它有些舍不得。走到它跟前时,整个山谷已被大雨裹住;此时的石头和树木被雨水冲洗得干净了许多,在大雨深处,那棵枯树在雨中仍然赤黑。我觉得在此时已完全变得迷茫的世界中,它似乎是有生命的。 ⑦大雨哗哗,似乎要渲染出特殊的气氛。在枯树跟前,我一时无言。雨悄然浓密了许多,村子和草场又模糊了轮廓。我忽然为此时的大雨高兴起来,它像是在用十二分的热情浇灌着这棵枯树。这是一种爱吗?是类似于人一样的一种关爱吗? ( ⑧我离去时,听到枯树上有声音响起。我抬起头,大吃一惊——那几只在山谷中低低盘旋过的乌鸦,不知何时已憩于枯树的枝头,此时被我走动的声音惊起,扑棱着绕树盘旋。我望着这几只乌鸦,还有伫立于大雨中的枯树,一时哑口无言。几分钟后,乌鸦又轻轻落入枯树的枝干,很快,便与树融为一体。 ⑨我默默转身离去。一棵树死了之后,成了几只乌鸦的家,在下大雨的天气里,它们都不离开,这是不可更改的一种依赖,也是一种深深的爱。 ⑩雨下得更大了。 (选自《2008中国散文年选》) 小题1:通观全文,你认为第二自然段中“别里思汗想通过这张照片留住什么呢?” 小题2:文章的题目“枯树的生命”有怎样的含义?试结合全文作答。 小题3:本文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4:联系文本内容,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 ——代序兼记李文珍先生 冯骥才 ①我已经第二次接到旅美画家王公懿的越洋电话了。她用恳切而感人的口气“逼”我为一本书写序。其实,不用她“逼”我,我已经心甘情愿要为这本关于她的老师李文珍先生的书写序。 ②今世之人,尤其年轻人,肯定不知道李文珍先生是谁。然而曾经受过他绘画教育者,却刻骨铭心地记得他。究竟承受怎样的大恩大德,才能够这样记住一个人? ③大约40年前,我经常和画友岳钦忠去李文珍先生家串门。他住在窄窄的宜昌道上一 幢临街的小楼里。在我眼里他家那间四四方方10多平方米的客厅是一个小小的“美术沙龙”——当然不是真的沙龙。“文革”那时谁敢私设沙龙呀。不过是些常来的访者聊一聊艺术而已。他总坐在那张带扶手的椅子上抽着烟斗。无论谁进来或走掉,也很少起身。可能因为来到这小小“沙龙”的大多是他的学生。他在耀华中学任教美术,我不是耀华的学生,但我崇拜他。他那种带着浓重的后期印象主义影响的油画,在“文革”那个文化贫瘠而苍白的年代,叫我们这些求知甚切的年轻人,如沐清风,耳目大开。 ④那时代的画儿全是好似吃了兴奋剂一样怒目挥拳的造反形象。但在他的画里却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日光下的河水、白雪覆盖的街道、葱茏或凋败的树木、默默行走着的路人,还有种种室内的“静物”……可是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却莫名地神奇与迷人;尤其餐桌上那个总剩着半杯茶水的玻璃杯,晶亮夺目得叫人惊奇。他赋予这些形象何种法术?是神秘的美还是生命? ⑤从今天的角度看,如果不是那个把日丹诺夫式的“现实主义”奉若神明的时代――如果换做今天――李文珍一定是一位独立画坛的杰出的大家。可惜,他的才华被那些荒谬的岁月长久地埋没并搁置一边。 ⑥然而,李文珍先生却不逢迎时尚,在寂寞中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几十年里一直静静地躲在自己的心灵里作画。他那些凝重刚健又颇具灵气的心性之作,不可能挂在当时任何一个画展上,但他决不会为了世俗功利而矮化自己。这恐怕是那个时代一个有气质的艺术家仅能做到、又很难做到的。 ⑦李文珍先生的个子虽然不高,腰板挺直而威风,鼓鼓的脑门下目光温和又镇定。虽然他是他的家庭艺术“沙龙”的主人,可说话不多。在他的“沙龙”里谈话很自由,或是谈论谁的画,或是对谁拿来一幅近作议论一番,或是说说笑话。李先生不喜欢长篇大论,对他的话我们却十分留意。他常常冒出一句话,一语破的,道中绘画某一本质。可是他从不教训式地把这些道理硬塞给我们,而是说出来叫人感悟。每每此时,我们都如获至宝。这是不是他的一种教育方式? ⑧他不是那种用自己个人化的模子翻制学生的教师。尽管他有很执著的个人画风,却从不强迫学生学他的画。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气质,循循善诱地把一个个独特的个性融入美的法则,化为彼此迥异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教育最难得,需要教师的艺术视野宽阔,并善于启发。其实这才最符合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的生命就是个性。成就艺术首先是发现个性和完成个性。记得20世纪60年代,位于北京的几座国家级美术学院年年录取的新生中都有天津耀华中学的学生。他们都是李文珍的门徒,其中不少学生后来都成为很好的画家。然而,这些成功了的学生们更懂得老师的价值,不甘心老师只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还要为他在画坛找到理应得到的位置。 ⑨在“文革”刚刚过去的1980年,他的学生们就自发地在天津解放路上的艺术展览馆举办“李文珍暨学生画展”。以众星捧月的阵式,将老师簇拥其间。我曾为那种情与义而感动,撰文相助。当时,李文珍先生还在世,如今李文珍先生已仙逝多年,身在天南地北的学生们又聚在一起,执意为老师再出一本图文并茂的画集,并纷纷写文章忆往事而尽心声。在1980年这些学生都正当盛年,如今多已年近花甲。依我看,1980年那次展览所努力的是为老师讨回艺术的公道,此次则是对恩师的一种悠长而不灭的怀念。今日怀念皆缘于昔日的情谊。但愿这样纯正的艺术和这种美好的情感,能为更多的人感知。 (选自《“本色人生——画家教育家李文珍”画集》,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一段,那样写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4分) 小题2:通观全文,李文珍先生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3:试结合文章内容,解释题目“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的含义。(4分) 小题4: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探究李文珍先生的教育方式。(6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牌坊,也叫牌楼,古已有之 ,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关于牌坊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那时称为“衡门”。“衡门”的结构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唐代,我国的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为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于是老百姓也逐渐称这种坟门为“牌坊”。 牌坊的建筑材料多为木质的,也有石质的,琉璃的或砖砌的。木质的牌专多不延年,现存的有些仿古牌坟,看上去似木质的,实际是后人用钢筋水泥或钢管建造的。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牌坊是朝阳门外神路街牌坊,设置于东岳庙山门之前。东岳路始建于元文宗天历年间,有人说初建时,山门前就有牌坊,可能是木质的,到明万历三十五年,改建成一座三间四柱七棱的绿琉璃牌坊。雄峙若城朝,歇山顶,正春两端施吻。接顶正中饰火焰宝珠。北面石额为“永延帝祚”,南面石额为“秩祀岱宗”。相传多为明朝严蒿之笔墨,意为皇图永固,江山绵延。 首都博物馆大厅内现有一座古牌坊,被称作“品级最高的牌坊”。该牌坊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质彩绘牌坊,原设置在历代商王庙的庙门外,牌坊旁置有一座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早年,无论是多商品阶的官员,至此必须下马,步行者从牌坊下面走过。若不如此,就犯有欺君之罪,会被衙役收监的。牌坊上的题额是“景德街”三字。现在此街被称作阜内大街。这座牌坊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首都博物馆建成后,又把它重新竖立起来,供公从观赏。 文丞相祠牌坊坐落于现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明洪武九年,北京按察司副使刘崧为纪念文天祥这位南宋民族英雄,在他被关押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文丞相祠”,并在祠堂所在道路的两端各立了一座牌坊,东口题“教忠坊”,西口题“育贤坊”。这两座牌坊成为弘扬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的象征。人们从牌坊下经过,无不满怀崇敬之情。 牌坊是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困此,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牌坊是一形象化的标志已成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和历史悠久的中国的象征。 (取材于王铭珍《北京牌褛趣话》等,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牌坊”的名称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牌坊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 | B.北京现存的最古老的神路街牌坊,元朝初建时为木质,明代时又改建成琉璃牌坊。 | C.历代帝王庙庙门外的古牌坊品级最高,只有高品阶的官员才能从它下面步行走过。 | D.世界各地都把牌坊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牌坊的作用。(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