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生物钟研究的历程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生物钟研究的历程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 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 观察,发现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 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 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 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了3条波浪形的 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协奏曲。 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 物钟”一词。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 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 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和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 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 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的形成原因一直是个科学之谜。现在有外源说、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的综合说等。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 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 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 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夜间活动的仓鼠 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一下,如在与地球自传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 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 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综合说则强调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已经发现了若干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 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通过对上万 只实验鼠的研究,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 变异的基因,命名为“时钟”基因。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 节律,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 基础,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l0大科技突破之一。 节选自2007年8期《百科知识》 小题1:下列有关“生物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钟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谱写成的一曲生命协奏曲。 | B.有人认为生物钟位于松果体上,与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有密切关系。 | C.生物钟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包括生理、心理及行为等现象。 | D.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应是能随光周期改变而变化的“时钟”基因。 | 小题2:依据文意,下列关于生物钟形成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等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现象。 | B.在变温和与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人的生命节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 C.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使生物体发生周期性循环节律的活动。 | D.实验表明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改变的“周期”基因与生物钟的产生有重要关系。 |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期”基困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说明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可能在一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 | B.人和仓鼠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其生命节律都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 C.科学家已在实验中证明“时钟”基因在人类控制自身情感及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D.生物钟基因是一种核酸发生变异的“时钟”基因,有调节生物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
解析
小题1:C(A.错把喻体当主体,原文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了3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协奏曲”;B.无中生有,原文是“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不是褪黑素的分泌;D.改变原意,原文是说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不是“时钟”基因。) 小题2:B(人在常温可以,变温原文没有提到。) 小题3:A(B.仓鼠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原文没有提及,按人的生命节律推断缺少依据;C.巴实验已在实验鼠身上证明,进而说时钟基因在人身上也已证明,说法不科学;D.任意推想,缺少依据。)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意象与诗歌鉴赏 ①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 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 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l心有所 感,将之寄托给一个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也使读者在阅读诗歌 时能据此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出自己的感情色彩。 ②营构意象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③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 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比,即我们常说的比喻,通过不同的方 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 具有人或物的特征。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 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渗透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 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如减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 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直接的起兴对象,作者借这个形象来寄托对不屈的民族个性的赞美之情。所以,兴这种创作手法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④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组合方式更便于表达感情。并列式组合, 将有关的几组具象并列出来;对比式组合,即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 映;荒诞式组合就是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 的在。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 ⑤意象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能否创造出新颖 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我们在解读意象时,感觉到它们所代表的强烈思想感情的复杂意义,使我们从艺术的视角感悟到了这首诗独具的审美情趣,也感到诗人内在的精神与诗的意象的一致性。所以,读诗,必先读懂意象。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意象”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意象是由内在的抽象的心意与外在的具体的物象融合而成的。 | B.意象常包含某种强烈思想感情及复杂意义,人们分析意象可从艺术的视角感悟到诗歌 独具的审美情趣。 | C.意借助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意象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 D.意象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作者见闻的基础上渗透出自己的感情色彩。 |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比”是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将其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的一种手法。 | B.“兴”这种创作手法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创作中自描的使用就是一种“兴”。 | C.对比式意象的组合就是选取构成对立关系或映衬关系的物象,将它们进行组合,便于 更好地表情达意。 | D.意象与美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歌具有美的意象,读者在阅读时才能体会出美感。 | 小题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赋即平时所说的直说其事,平铺直叙。尽管不加修饰,但并不意味着不含带任何感情。 | B.臧克家用白描的手法借老马起兴,老马此时象征了不屈的民族个性。可见,只有象征意义的事物问才能用起兴。 | C.意象的组合方式很多,但不管用哪种组合方式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感情,便于读者理解体会。 | D.创造出美的意象是诗歌成功的标志之一,可见意象的营构方法和组合方式等在诗歌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小题1: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源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 小题2: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 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体系博大思虑精纯的哲学名家不少,但是文笔清畅引人入胜的却不多见。对于一般读者,康德这样的哲学大师永远像一座墙峭堑深的名城,望之十分壮观,可惜警卫严密,不得其门而入。这样的大师,也许体系太大,也许思路太玄,也许只顾言之有物,不暇言之动听,总之好处难以句摘。所以翻开任何谚语名言的词典,康德被人引述的次数远比培根、尼采、罗素、桑耶纳一类哲人为少。叔本华正属于这澄明透彻易于句摘的一类。他虽然不以文采斐然取胜,但是他的思路清晰,文字干净,语气坚定,读来令人眼明气畅,对哲人寂寞而孤高的情操无限神往。夜读叔本华,一杯苦茶,独斟千古,忍不住要转译几段出来,和读者共赏。我用的是企鹅版英文的《叔本华小品警语录》: ②“作家可以分为流星、行星、恒星三类。第一类的时效只在转瞬之间。你仰视而惊呼:‘看哪!’-他们却一闪而逝。第二类是行星,耐久得多。他们离我们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无知的人以为那就是恒星了。但是他们不久也必然消逝;何况他们的光辉不过借自他人,而所生的影响只及于同路的行人(也就是同辈)。只有第三类不变,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视差,不随我们观点的改变而变形。他们属于全宇宙,不像别人那样只属于一个系统(也就是国家)。正因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们的光辉要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的眼里。” ③叔本华用天文来喻人文,生动而有趣。除了说恒星没有视差之外,他的天文大致不错。叔本华的天文倒令我联想到徐霞客的地理。徐霞客在游太华山日记里写道:“未入关,百里外即见太华屹出云表;及入关,反为冈陇所蔽。”太华山就像一个伟人,要在够远的地方才见其巨大。世人习于贵古贱今,总觉得自己的时代没有伟人。凡•高离我们够远,我们才把他看清,可是当日阿罗的市民只看见一个疯子。 ④“风格正如心灵的面貌,比肉体的面貌更难作假。摹仿他人的风格,等于戴上一副假面具;不管那面具有多美,它那死气沉沉的样子很快就会显得索然无味,使人受不了,反而欢迎奇丑无比的真人面貌。学他人的风格,就像是在扮鬼脸。” ⑤作家的风格各如其面,宁真而丑,毋假而妍。这比喻也很传神,可是也会被平庸或懒惰的作家用来解嘲。这类作家无力建立或改变自己的风格,只好绷着一张没有表情或者表情不变的面孔,看到别的作家表情生动而多变,反而说那是在扮鬼脸。颇有一些作家喜欢标榜“朴素”。其实朴素应该是“藏巧”,不是“藏拙”,应该是“藏富”,不是“炫穷”。拼命说自己朴素的人,其实是在炫耀美德,已经不太朴素了。 小题1:对于②③段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叔本华的天文”指的是叔本华关于恒星的比喻,恒星的影响属于所有时代,属于所有 国家,属于全宇宙。’ | B.“徐霞客的地理,,指的是徐霞客关于太华山的叙述,太华山在关外看才可见其巨大,在关内看则不然。 | C.“徐霞客的地理”同“叔本华的天文”一样,表达的都是他们对伟人的看法:必须拉开 一段距离才能“见其巨大”。 | D.凡.高是伟大的画家,可是当日市民把他当疯子,这正说明伟人像恒星、像太华山一样, | 在够远的地方才见其巨大”。 小题2:对文中“其实朴素应该是‘藏巧’,不是‘藏拙’,应该是‘藏富’,不是‘炫穷’”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朴素的后面应包含技巧,而不应该掩饰拙劣;应包蕴无限的丰富,而不应该夸耀苍白。 | B.朴素能将拙劣、苍白掩藏起来,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是需要深而不露的技巧的。 | C.无限丰富的技巧,能够将拙劣、苍白掩藏起来,从而使文章显示出朴实无华的风格。 | D.朴素是将技巧掩藏起来,不是掩藏拙朴的,应该包藏起无限的丰富,不是炫耀苍白。 |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一项是( )A.优秀的哲学家应以独到深刻思想征服人,还应以清畅优美的语言使自己的哲学易于为人欣赏。 | B.作者介绍哲学大师康德的作用是用康德从反面陪衬叔本华,说明后者的哲学成就高于前者。 | C.叔本华的两段文字,说明文笔优劣对哲学家至关重要,哲学家不能漠视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 | D.康德哲学虽体系博大思虑精纯,但因其文笔晦涩难懂而使一般的读者望而却步,难入其门。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二十一世纪最令人觉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形态的改变,将是“文学”与“电动玩具”(“互动媒体”),以及“脑波阅读”科技的结合。 “互动媒体”与文学结合之后,使作品的开放性获得空前的延展。也就是说,作品情节不再只是单线的发展,而会变成具有多重甚至无限的选择性。另外,“模拟现实”的技术也将使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产生新的形态:读者将不再只是在“读”或“看”作品,而是直接“处”在作品的世界之中。 “脑波阅读”的科技则会使作家对“有意识”以外的领域产生高度兴趣。作家除了用“有意识”写作之外,还会从梦、记忆等“有意识”以外的意识活动中汲取灵感。科技若发展到能把这些精神状态(脑波)直接显像的时候,作品中“有意识”与“潜意识”的交织,将会展现出一种目前无法想象的奇诡风格。而作家对“自动写作”的借重,也是可以预期的。 二十一世纪以电脑为基础的高科技将可以使人足不出户而不虞匮乏,而“模拟现实”以及“脑波阅读”的科技,将使人更加耽溺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扩大。其必然的结果是,人与人的关系将进一步的疏离。另一方面,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全面渗透,则会强制性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使人与他人的界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泯灭。于是,在疏离与丧失自我的双重压力之下,人类既会产生对外接触的强烈渴望,也会不时想要逃离人群。因此,文学作品开放性的另一个意义将是,读者不但可以透过“作品”与作者取得某种联系,还可以经“作品”与其他读者接触。从未谋面的读者们能相约同时“进入”作品,亲自扮演其中的角色,而产生恍如真实的来往。于是,文学作品遂同时既是“接触”的媒介,也是“逃遁”的管道。 高科技中介之下的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将使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疏远。因此,对自然的乡愁在文学作品中会再度成为重要的母题。其结果是,与神秘主义有关的文学与文化活动也会加速发展,并且与科幻文类形成某种辩证关系。 小题1:下列有关“互动媒体”和“脑波阅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互动媒体”和文学结合后,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将改变,作品不再以固定形态存在。 | B.“互动媒体”与文学结合后,读者与作品的关系将改变,读者将直接处在文学作品的世界中。 | C.“脑波阅读”可以把梦、记忆等“潜意识”直接显像出来,作家借助这种科技,可以进行“自动写作”。 | D.“脑波阅读”使“自动写作”成为可能,从而使作品在“有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奇诡的风格。 | 小题2:下列对二十一世纪文学形态改变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品情节不再具有确定性,它可以随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 B.作家创作方式发生变化,既进行“有意识”写作,又进行“自动写作”。 | C.读者欣赏作品的方式将由“读”或“看”变成在生活中与其他人一起扮演作品中的角色,满足与别人交往的愿望。 | D.依恋自然、赞美自然将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疏远而又一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母题。 | 小题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耽溺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扩大,是因为高科技使人与人的关系疏离。 | B.人与他人的界线走向泯灭,这使得人类对外接触的渴望更加强烈。 | C.“文学”与“互动媒体”,以及“脑波阅读”的科技结合后,读者就能参与作品的创作。 | D.二十一世纪文学将以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科幻文学风格为主。 |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小题1: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小题3: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6分) 小题4: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