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二十一世纪最令人觉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形态的改变,将是“文学”与“电动玩具”(“互动媒体”),以及“脑波阅读”科技的结合。“互动媒体”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二十一世纪最令人觉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形态的改变,将是“文学”与“电动玩具”(“互动媒体”),以及“脑波阅读”科技的结合。“互动媒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二十一世纪最令人觉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形态的改变,将是“文学”与“电动玩具”(“互动媒体”),以及“脑波阅读”科技的结合。
“互动媒体”与文学结合之后,使作品的开放性获得空前的延展。也就是说,作品情节不再只是单线的发展,而会变成具有多重甚至无限的选择性。另外,“模拟现实”的技术也将使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产生新的形态:读者将不再只是在“读”或“看”作品,而是直接“处”在作品的世界之中。
“脑波阅读”的科技则会使作家对“有意识”以外的领域产生高度兴趣。作家除了用“有意识”写作之外,还会从梦、记忆等“有意识”以外的意识活动中汲取灵感。科技若发展到能把这些精神状态(脑波)直接显像的时候,作品中“有意识”与“潜意识”的交织,将会展现出一种目前无法想象的奇诡风格。而作家对“自动写作”的借重,也是可以预期的。
二十一世纪以电脑为基础的高科技将可以使人足不出户而不虞匮乏,而“模拟现实”以及“脑波阅读”的科技,将使人更加耽溺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扩大。其必然的结果是,人与人的关系将进一步的疏离。另一方面,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全面渗透,则会强制性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使人与他人的界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泯灭。于是,在疏离与丧失自我的双重压力之下,人类既会产生对外接触的强烈渴望,也会不时想要逃离人群。因此,文学作品开放性的另一个意义将是,读者不但可以透过“作品”与作者取得某种联系,还可以经“作品”与其他读者接触。从未谋面的读者们能相约同时“进入”作品,亲自扮演其中的角色,而产生恍如真实的来往。于是,文学作品遂同时既是“接触”的媒介,也是“逃遁”的管道。
高科技中介之下的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将使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疏远。因此,对自然的乡愁在文学作品中会再度成为重要的母题。其结果是,与神秘主义有关的文学与文化活动也会加速发展,并且与科幻文类形成某种辩证关系。
小题1:下列有关“互动媒体”和“脑波阅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动媒体”和文学结合后,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将改变,作品不再以固定形态存在。
B.“互动媒体”与文学结合后,读者与作品的关系将改变,读者将直接处在文学作品的世界中。
C.“脑波阅读”可以把梦、记忆等“潜意识”直接显像出来,作家借助这种科技,可以进行“自动写作”。
D.“脑波阅读”使“自动写作”成为可能,从而使作品在“有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奇诡的风格。
小题2:下列对二十一世纪文学形态改变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情节不再具有确定性,它可以随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B.作家创作方式发生变化,既进行“有意识”写作,又进行“自动写作”。
C.读者欣赏作品的方式将由“读”或“看”变成在生活中与其他人一起扮演作品中的角色,满足与别人交往的愿望。
D.依恋自然、赞美自然将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疏远而又一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母题。
小题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耽溺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扩大,是因为高科技使人与人的关系疏离。
B.人与他人的界线走向泯灭,这使得人类对外接触的渴望更加强烈。
C.“文学”与“互动媒体”,以及“脑波阅读”的科技结合后,读者就能参与作品的创作。
D.二十一世纪文学将以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科幻文学风格为主。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B(文中第二节的原话是:直接“处”在作品的世界之中。“处”上带引号,说明并非真的就在作品的世界之中,而是产生恍如真实的感觉)
小题2:C(“在生活中与其他人一起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理解错,“在生活中”改成“‘进入’作品”)
小题3:C(A因果倒置:“模拟现实”以及“脑波阅读”的科技,将使人更加耽溺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扩大。其必然的结果是,人与人的关系将进一步的疏离。B前后不具备因果关系,“在疏离与丧失自我的双重压力之下,人类会产生对外接触的强烈渴望”;D对自然的乡愁在文学作品中会再度成为重要的母题。)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小题1: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小题3: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6分)
小题4: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是世界性的难题,但从来没有一个城市仅通过修建更多的道路就能解决道路拥挤和污染问题。世界上一些城市修建了大量的道路,而一些城市道路很少,但道路拥挤和污染程度差别并不是很大。道路越多只是鼓励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车,进而占用了更多的道路空间……最近对伦敦道路拥挤问题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伦敦即使把整个中心区拆掉修建道路,仍然存在交通拥挤问题。
对解决道路拥挤问题,经济学家总有一个理论上的回答——道路定价。根据人们用哪一条道路,在一天中或一年中什么时候用这些道路,以及他们使用这些道路时污染的程度,对使用道路的人收费。要把价格确定在保证最适当的使用量的水平上。
在新加坡决定试着这样做之前,还没有哪一个城市敢用道路定价法。许多想法通常在理论上看来很好,但实践中总有一些隐藏的、未预见到的缺点。而新加坡现在已经有了10多年的经验,这个制度还在运行,没有什么未预见到的问题。新加坡是地球上惟一一个没有道路拥挤、没有汽车污染的城市。
在新加坡城市中心区周围有一系列收费站。要开车进入城区,每辆车必须根据行驶的道路、开车的时段以及当天的污染程度交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让道路的使用量达到最佳水平。
此外,新加坡计算了城市中心区以外没有污染时可容纳的最大汽车量,据此,每月拍卖适量的新车牌照。不同类型的牌照允许不同程度的使用。允许在任何时候使用的牌照比只允许周末——拥挤不太严重的时间——使用的牌照贵得多。价格取决于供求。由于有了这种制度,新加坡不用把资源浪费在无助于遏制道路拥挤和污染问题的基础设施之上。从这种制度中得到的钱用于降低其他税收。
既然这样的话,伦敦为什么在最近的汽车拥挤和污染问题报告中否定了道路定价的提议呢?他们担心,这种制度会被认为来自政府的繁琐干预太多,而且,公众也不能接受这种让富人开车比穷人多的制度。这两种看法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已经有收费道路,现在的新技术使避免这两个问题成为可能。在用条形码和结算卡时,一个城市可以在全城不同地点安装读码机,当任何一辆车开过每一个点时就根据天气、一天中的时间和地点从驾驶员的结算卡账户扣除一定数额的钱。在车内,驾驶员有一个仪表,这个仪表可以告诉他被扣除了多少费以及他的结算卡账户上还剩多少钱……
如果一个人是平等主义者,认为开车的特权应该是平等分配的(即不根据收入),那么,每年给每辆车一笔结算卡金额,那些愿意少开车的人可以把他们没用完的金额卖给那些想多开车的人。这种制度不是给城市带来额外的税收收入,而是给那些愿意住在工作地附近的人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者一种收入补贴。由于穷人开车比富人少,这种制度结果是一种把富人收入给予穷人的平等化再分配。
小题1:下列对实行“道路定价”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学家对解决道路拥挤问题的理论回答。
B.限制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车占用更多的道路空间。
C.不需要修建更多道路就能解决道路拥挤和汽车污染问题。
D.可以把富人的收入给予穷人的一种平等化再分配。
小题2:下列不属于新加坡的“道路定价制度”的内容的一项是(  )
A.根据车辆行驶的时段收费;时段不同,价格不同。
B.根据道路使用时污染程度,决定收费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C.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牌照,决定车辆不同程度的使用。
D.把道路定价制度的收益用于遏制道路拥挤和污染的基础设施上。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路定价目前还未推广,主要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认识方面的原因。
B.道路定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市能够良性循环。
C.道路定价收费给各个城市带来的收入将降低其他税收,使百姓获益。
D.道路定价的实施将促使富人多开车,穷人少开车,从而大大缩小贫富差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知外物,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甚至于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喜欢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临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不一定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比如说听音乐。我们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我们何以觉得这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居然有人情呢?音乐的命脉在节奏,节奏就是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前后不同,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心的活动也不一致。调子高而缓,心力也随之作一种高而缓的活动;调子低而急,心力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急的活动。这种高而缓或是低而急的心力活动常蔓延浸润到全部心境,于是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这种情调本来属于听者,在聚精会神之中,他把这种情调外射出去,于是音乐也就有了快乐和悲伤的分别了。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念到跳舞时脚往往不自主地跳动,聚精会神观看赛跑时,自己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弯起胳膊动起脚来。在美感经验中,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的运动。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具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的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的观点看,这是一种错觉。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从而在寻常事物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小题1:以下对“移情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移情作用是由我及物,把本来在我的变成在物的一种美感经验。
B.移情作用是把宇宙生气化和人情化,从而在寻常事物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C.移情作用是把我的性情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的心理活动。
D.移情作用是一种根据自己的情感经验来感知外物的心理活动。
小题2:根据文意,以下不属于美感经验中的移情现象的一项是
A.陶渊明爱菊,是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爱梅,是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B.看颜真卿的字,仿佛对着巍峨高山;看柳公权的字,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
C.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红是视觉的结果而不是花所固有的属性,严格地说,我们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可是我们通常直说“花是红的”,仿佛红是花的属性。
小题3: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不是同一概念,但是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B.我们平时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身处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移情现象。
C.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D.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物所体察的意蕴和情趣是不尽相同的,深人所见深,浅人所见浅,人们的欣赏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诗文中的清明节
张巨龄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其俗起于西周时期。所以,史上早就有“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的说法。宋元之交的吴澄在他所编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书中曾写道:“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就是说,到了这时,天气清和明朗,草木开始萌茂。因此,民间早就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的说法。
  清明,同样是一个充满祥和惬意气氛的节日。所谓“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诗人高菊卿诗句),其实“祭扫”只是清明的一项并非主流的活动,真正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是“踏青”、“折柳”、“拔河”、“蹴鞠”、“放风筝”和“荡秋千”等重要内容。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这首唐朝羊士谔所写的诗就画意般地歌咏了人们在清明这一天走出家门,到青山远村折柳、踏青的情景。“上巳”,指的是农历的阳春三月。据史料记载,踏青之俗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兴起了。
  以苏州西山水月寺的题诗和“无碍泉”而闻名的宋代文人李弥大有一首诗写道:“蒙蒙细雨网春晖,南阳清明二月时。细草养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这里,作者一反唐代诗人杜牧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郁闷情绪,为我们编织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清明时节了,看那拱破松软的泥土刚长出的嫩草,就不禁使人想到衔泥筑巢的春燕;那沐浴着春雨绽放的鲜花,仿佛正等待着勤劳酿蜜的蜂儿来吸吮呢。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据说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家家都要“乞新火”。所以,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唐朝诗人韦应物有一首诗歌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这里说的是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玩耍的事。“蹴鞠”,就是踢皮球。汉代刘向在他的《新序》一书中曾有所谓“寒食塌青蹴鞠”的记载,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丸走,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荡秋千”。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深闺中的女孩子忍不住走出闺门,来到自家的院子里荡起秋千。这也是一幅清明艳丽生动活泼的图景啊。
  在中国,清明节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随着时代的前进,清明节也不断丰富着内容,增添着新的文化内涵。请听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同志在1964年的清明节所写的一首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清明节,重访党的一大会址,董老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清明节车过嘉兴烟雨楼》诗篇。这朴实无华的语言,这深沉缅怀的情感,难道不使我们想起那嘉兴湖畔星星之火的小船而感慨万端吗?(选自2008年4月3日的《光明日报》有删节)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哪两项?(6分)                    (   )(   )
A.清明节在中国的传统中一直都只是一个充满祥和惬意气氛的节日。
B.从古人有关清明活动的诗文中,我们知道清明节还是一个劝人们抓紧时间耕种田地的重要日子。
C.“蹴鞠” 嬉戏其实就是我国足球运动的最早形式,所以我国的足球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D.“祭扫”只是清明节的一项非主流的活动,并不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
E.本文作者列举众多写清明节的诗文表明不同时代的人们过清明节的方式不一样,新时代的我们在继承过去的传统的基础上,也为清明节增添了符合时代特点的文化内涵。
小题2:根据文中内容,下列有关清明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3分)(   )
A.清明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B.清明寒食两节前后相连,所以古人常将两节放在一起过,清明这一天要禁动烟火,要等到清明过后才能生火。
C.因为清明节一般是在农历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天气清和明朗的时候,在这时出外踏青、折柳欣赏春光自然就成为古今人们喜欢的活动。
D.随着时代的前进,清明节也不断丰富着内容,增添着新的文化内涵。缅怀先烈已经成为现在清明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块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
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尖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
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一一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
“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边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
小题1: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托迈”是在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
B “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C “托迈”是距今六七百万年前的阿法种原始人类头盖骨化石。
D “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小题2:下列能作为“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的祖先”的依据的一项是
A 它的颅腔很小,与黑猩猩的差不多大。
B 它的颅腔的下半部分较平,不具有突出的颌骨,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
C 它的上犬齿和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与原始人类的很像。
D “托迈”生活于人与猿分化的关键时期。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托迈”的发现,就意味着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300万年。
B 在原始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地理隔离因素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C 对“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D 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数量众多的而且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比如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发现的已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