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在火星上种庄稼火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大量的铁氧化物覆盖在它的表面,让火星看上去总是红艳艳的。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理所当然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火星上种庄稼 火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大量的铁氧化物覆盖在它的表面,让火星看上去总是红艳艳的。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考虑范围。那么,如何让植物在火星上繁茂生长呢? 在火星上,植物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寒冷、干旱、低气压以及难以生长的土壤条件等等。科学家发现,植物会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压力。植物虽然不像人那样焦虑,但处理压力的方式和人类分泌激素差不多。它们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抗病抗压反应中起到信使的作用,能将警报传达至细胞中枢一一DNA,并激活植物体内的各种防御基因,调控它们生产出相应的蛋白质,使植物处在高度戒备状态,这对植物有好处。但是,过氧化氢是有毒的,过量的分泌会伤害到植物本身。幸好,普通植物同样具备“自我理调节”的能力,解除过多而持久的焦虑,它们体内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分子,从而清除体内过多的毒素。 可是,面对火星上严苛的生存条件,植物现有的减压措施必须开足马力,这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植物需要过氧化氢来积极面对外在压力,而另一方面大量产生的过氧化氢却可能要了植物的命。因此,科学家需要改进植物的减压系统,邀请一位业务过硬的“心理医生”,及时地扫除植物的“心病”。这位“心理医生”就是生活在深海火山口附近的激烈火球菌,其体内强大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就是缓解植物压力的良药。 深海火山口多位于海面下数千米的地方,周围海水的温度最高可达400℃。而生活在深海中的激烈火球菌却能够安然地适应70℃~103℃的高温环境,并依靠火山口喷发出的二氧化碳维持生存。这些生活在深海火山口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激烈火球菌时不时地也会被湍流卷入冰水中。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激烈火球菌居然同样能在冰水中正常生存,完全可以经受住外部温度的骤降,如此剧烈的环境变化不会对它们的新陈代谢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外部环境的骤变,正是火星植物所要经历的。科学家们希望在这些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身上,提取出一些基因来培育亲火星环境的植物。现在研究人员们已经把火球菌的基因移植到了一种体形较小,能快速生长的植物拟南芥的身上。并在两年的时间里,收集这种植物第二代、第三代的种子,让每株植物体内至少有两个过氧化氢还原酶基因拷贝。现在,这个基因已经成功地合并到了拟南芥细胞中,而且在没有伤害细胞的情况下正常发挥作用。 小题1:下列关于过氧化氢还原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过氧化氢还原酶是有毒的,过量的分泌会伤害到植物本身。 | B.过氧化氢还原酶在抗病抗压反应中起信使的作用,能将警报传达至细胞中枢。 | C.普通植物体内存有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分子的过氧化氢还原酶。 | D.激烈火球菌凭借体内强大的过氧化氢还原酶应对各种恶劣的外部环境。 | 小题2:下列对“激烈火球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海面下数千米的火山口,温度最高可达400℃的海水中,激烈火球菌也能安然生 活。 | B.激烈火球菌体不仅能在高温高压的海水中生存,也能在冰水中正常生存。 | C.激烈火球菌体内强大的过氧化氢还原酶是缓解植物压力的良药。 | D.激烈火球菌基因现在已经成功地合并到了拟南芥细胞中,并正常发挥作用。 |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所以火星理所当然地会成为人类第二家园。 | B.若能改变火星上寒冷、干旱和低气压的条件,使上述条件与地球相似,就能让植物 在火星上繁茂生长。 | C.地球上只有一些体形较小,能快速生长的植物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亲火星环境的植 物。 | D.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改造了一些拟南芥的“减压系统”,它们将能适应比较恶 | 劣的环境。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
解析
小题1:(A B混淆了概念,错将“过氧化氢”理解为“过氧化氢还原酶”;D不是应对各种恶劣的外部环境,而是缓解内在压力) 小题2:(最高只能适应103℃的高温环境) 小题3:(A火星只是进入优先考虑范围,不一定能“成为”;B遗漏了土壤等条件;C‘‘只有”绝对化了) |
举一反三
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地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绿色的商标牌上,帅气的黎明穿着白衣,含着清亮腼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纯净水拿出来,递给她。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家里的经济情况不怎么好,母亲早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的工资又不高,不过她更多的感觉却是高兴和满足,因为母亲毕竟在这件事上给了她面子,这大约是她跟得上班里那些时髦的同学的唯一一点时髦之处了。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同桌喝了一口说。 “怎么会?”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瞬间,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的确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 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她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母亲真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了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家里一个月用七吨水,一吨水八毛五,差不多六块钱。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六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这么省下去,一年能省一百多块钱,能买好多只鸡呢。” 母亲是对的。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她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总有义务为家里省钱——况且,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她的身体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可她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同学们有人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的想法。”母亲说,“我们是穷,这是真的。不过,你要明白这几个道理:一,穷不是错,富也不是对,穷富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二,穷人不可怜。那些笑话穷人的人才真可怜。凭他怎么有钱,从根儿上查去,哪一家没有几代穷人?三,再穷,人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天亮的时候,她真的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真的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耻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她把它看做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她心灵的光芒。如果她把它看做是一件宽大的布料,那么她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她还可以把它做成魔术师手中的那种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和梦想。 就是这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只要在家里,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的味道更好的纯净水。(《散文百家》2002年第10期)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答: 2、文章倒数第三段中“就是这样”中“这样”含有那些深意,请在横线上简述。 答: 3、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 答: 4、请从文中摘录一句你喜欢的话,并在横线上简述你喜欢的理由。 答: |
渔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讯——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 2、“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表明渔王在教孩子捕鱼技术上的做法是: 。(一个成语) 3、渔人的失误是什么?“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 答: 4、“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表达了“渔王”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 5、从文中找出反映渔王对捕鱼技术的态度的词语。 答: 6、你认为这则故事仅仅是在批评渔王吗? 答: |
母亲·儿子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那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满仓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贴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此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品、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干大事业……”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1、小说的主人公是 2、小说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语言是母亲、儿子各自死前几乎相同的语言,这是因为 。 3、满仓去世后,满仓连队为何学习满仓的字?这一情节连同本节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答: 4、“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表现了人物一种 的复杂情感。 5、“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中“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 的感情。 |
母爱的馨香 ①窗外又下起了小雨夹雪。 ②我站在窗前望街景,看着雨水、雪水和着泥土,只一会儿的工夫,马路上就变得浑浑浊浊的,车开溅起了一大片泥水,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骑自行车正巧路过,好在母亲已将唯一的一件雨衣穿在了孩子身上。结果,泥水溅了母亲一身。母亲顾不得擦拭身上的泥水,继续前行。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给予我生命,同时也给予我无私母爱的母亲。 ③母亲是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位知识女性,也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与大多数母亲一样。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照顾家庭。 ④母亲对我们三个孩子的感情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母亲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她无私的爱,而毫无保留。在那非常岁月,正是因为割舍不下对我们的爱,母亲才顶着各种压力,坚强而又乐观地走过来。 ⑤父亲被下放到县城之后,从没烧过火炕的母亲生不好火,做不熟饭,经常被呛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大人孩子只好吃夹生饭,两间歪歪斜斜的茅屋时而漏雨,时而漏风,面对如此的困境,母亲从没埋怨过什么,只是默默地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过得好一些。“文革”期间,因为父亲的所谓“问题”以及外公的“历史问题”,批判母亲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一向积极努力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也许母亲有过彷徨,也许母亲有过沮丧,但是母亲坚韧刚强的性格使得她有泪往肚子里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脚下的路沟沟坎坎,母亲咬咬牙,挺了过来。 ⑥母亲从不把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在人前,她的态度永远都是乐观的。记得那时,只要母亲在,家里便有欢声笑语,歌声不断;只有母亲在,家才有家的感觉、家的温馨。我敢说与母亲只见一面的人,也记得她那爽朗的笑声。长大以后,我问母亲:“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母亲说:“是你们三个孩子。你们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的,面对困境,母亲没有扔下我们不管,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我们。如果没有母亲,真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度过那二十年! ⑦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上,母亲对我特别偏爱。记得考大学的时候,母亲总要在中午赶回家给我做饭,五十多岁的人要往返骑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而且风雨无阻,不曾间断。考大学的那三天,母亲天天很少休息,晚上怕我睡不好,给我扇扇子、驱蚊子,白天还要坚持上班。那时,我最爱吃西红柿,当时价格很贵,母亲每天都买两三个,我让母亲吃,她却说:“我不爱吃,你吃吧。”凡是好吃的,母亲就不爱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而已。在穿着上,母亲也从不讲究,一件衣服穿四五年,但她总是把我们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说起来很惭愧,考上大学后,我的衣服仍然是妈妈洗,后来姐姐看不过去,姐姐洗。不懂事的我,还经常对母亲发脾气,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冲母亲发火,可母亲总呵护我、迁就我。我不以为然,有时甚至对母亲表示出来的亲昵还很反感,婚后才知道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⑧如今,我已为人母,六年做母亲的经历磨炼了我,使我深知一个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真正体会到世上最伟大的是母亲,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 ⑨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仅以这篇短文献给母亲。不擅言词的女儿用文字告诉您:“女儿感谢您养育之恩!女儿永远爱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给予( ) 呛( ) 坚韧( ) 温馨( ) 2、为什么母亲说三个孩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 答: 3、第②段文字在文章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答: 4、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具体的词语概括其性格特征。 答: 5、第⑦段文字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做法?你是否赞成母亲的做法,为什么? 答: |
有月亮的晚上 窗外有悄悄说话声,嘁嘁喳喳。我故作严厉地大声问:“谁呀?”说话声顿止,突然又响起一阵哄笑,接着是一群人逃离时纷乱杂沓的脚步声。山村里,惊起几声响亮的犬吠。 我拿起书走出屋子。我知道,那是我的学生们,他们是来叫我去学校的。我们这里是山地,学生居住分散,到学校要翻山,穿林,过河,走不少的路。为了大家的安全,学校不让学生晚上到校自习。但是,学生几次向我提出,晚上要到学校做功课,并提出了许多理由:什么家里没通电,一盏油灯一家人争着用啦;什么家里人口多太吵,不安静等。总之,好像不到学校就无法完成功课似的。见我还是不同意,学生们就提出了折中的办法:没有月亮的晚上在家做功课,有月亮的晚上,就到学校去。我仍不同意。可是,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就有一群群学生来我家里,他们问我在家干啥。我说看书,他们就说,那咱们赶快去学校吧,你看书,我们做功课,那多好!我逗他们:说说看,好在哪里?于是,他们就笑,而且笑而不答。 学生这样“烦”我,我不讨厌,也不生气,因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于是就腋下夹着两本书,同学生们一起踏着月色去学校。深秋之时,夜凉如水,真有点儿“凉露霏霏沾衣”的感觉。长空里,纤尘不染。圆圆的月亮很洁净,挂在树梢上,看上去湿漉漉的,仿佛清水刚刚洗过一样。香盘河波光粼粼,如涌动着一河月亮。我们沿着长满杨柳的河堤走着,时而走在树影里,时而走在月光下,这恰似走在“晚凉天净月华开”的意境之中。学生们簇拥着我,蹦蹦跳跳,书包里的铁皮文具盒丁当作响。他们大声嚷,高声笑,全然没有了平时课堂上的拘谨。偶尔谁还“啊—嗬—”地喊一嗓子,肆意挥洒着心中的快乐。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们最能敞开心扉,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间的关系,这样的和谐,也如月光似的柔和了。 一路欢乐一路歌,到了学校走进教室后,学生们的言行马上收敛了。见我坐在桌前翻开书,他们便不再说笑,一个个轻手轻脚坐到位子上。这时,一阵翻动文具的响声之后,教室里便渐渐安静下来。他们开始做功课,女孩子的头发从耳边垂下,遮住了半边脸,男孩子的小眉头微皱,一本正经的样子。那天真、幼稚、纯朴的神情很是悦目。有时候,有的学生偶然抬头向前看,师生目光相遇,都相视一笑。有时,有的学生会歪着头,拿起橡皮,用夸张的动作擦本子,擦完了,又抬头朝老师望一望,娇态可掬。 月光下的晚上,窗子大开,夜风浑浑然潜入教室,能感触到额际的发丝被风拂动着。窗外的大叶儿杨不时发出沙啦啦的响声。学生说得不错,我看书,他们做功课,大家无言地相互守着,这样的确很好。 但我是不会让学生在学校待太长时间的。时间久了,他们的家长会惦记。只要功课一完,马上赶他们回家。学生说:“你不走,我们也不走。”我说你们先走吧,可以一边走,一边唱歌,我坐在教室里听你们唱,等听不到你们的歌声时,我再走。终于,大家快活地答应了。他们一出校门就唱起来,而且故意大声唱。我想,他们一定是笑着唱的吧?山村的夜晚很宁静,那歌声,那夹带着稚气的童声,显得极为清亮,且传得很远。清脆的歌声不时惊起此起彼伏的狗叫,静寂的夜一下子被搅乱了,于是,喧闹起来,生动起来。 听着学生们的歌声,我能准确地判断出哪几个学生朝哪个方向分路了,进了哪道沟,上了哪条岭……歌声渐远渐弱,终于,完全消失,狗也不叫了。夜又归于宁静,像搅动的水又重新归于平复了。这时,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地照着山野、村庄。那阵喧闹,如幻觉一般,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发生过。 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1、下面的句子是用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的,请将它写完整。 在有月亮的晚上, 2、作者巧选角度,表现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你认为这个“巧”字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 3、第二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4、试说说“月”在文中的作用。 答: 5、任选角度,对文章进行“美点赏析”,写一段百字以内的话。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