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2006年12月,我国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接近32万家,从业人员300万。到今年10月31日,民间组织专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2006年12月,我国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接近32万家,从业人员300万。到今年10月31日,民间组织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
2006年12月,我国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接近32万家,从业人员300万。到今年10月31日,民间组织专职人员已达425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金会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国家行政或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下发。1991年后,才开始逐步使用社会团体编制。现在有的基金会尽管使用事业编制,但其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会自行承担,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21名专职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即将申请下来,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劳动合同制,所有员工福利均由基金会自己承担。­
民间组织的特点是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盈利性,我国民间组织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按照国际规则,国际上的民间组织(NGO)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志愿者发展而来的,慢慢过渡到全职人员,从业人员的福利和保险一般是社会统一负担,其本身参与NGO工作的志愿特点比较明显,不存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并不把在NGO从业当成“饭碗”来看待。­
国内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国际NGO有很大不同,社会各层面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民间组织就业,并称这为“非主流就业”,从业者也把这种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这就有悖于公益组织的志愿特性。尽管一些基金会希望人们不要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但客观上,许多人还是把为基金会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因为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是他们惟一经济来源。在现在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奈之下放弃应有的权利。他们为民间组织工作,却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甚至一部分人没有劳动合同。­
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0.62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有工作人员13个。这13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非正式员工。­
  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就得为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机构本来紧张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紧密相连,特别是该机构的经济状况。“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待遇。”殷邯雪说。­
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
“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保险。­
  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
“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向壮大的出路。”
(节选自2007年12月18日《公益时报》)
1.国内与国外民间组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2.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
­答:                                                                                    
3.举例法是新闻调查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
答:                                                                                    
4.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                                                                           
答案
1.国内民间组织工作人员靠组织的福利保险等谋生;国外的有社会福利保险,无需把在组织工作当作饭碗。
­2.一是国家保障政策不明确,管理不规范。二是民间组织本身经济不景气,无力承担;个别有经济能力的组织故意不提供待遇。三是就业压力大,员工无奈之下放弃权利。(答出1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4分)­
3.运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的例子(2分)。具体说明民间组织的福利来源和编制情况(2分)。­
4.角度一:支持袁娟的观点。同国际接轨;符合民间组织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特点;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
角度二:支持刘培锋的观点。我国民间组织刚起步,民间组织本身应该暂时负担;有付出才有回报,回报后可以壮大自身;组织相对于个人更有力量,有责任为自己员工谋利。­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整合第三段的重要信息。
2.考查对文本主要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从4 5 6 7段提取归纳。
3. 归纳文本信息,考查事例论证的作用。
4.结合文本主要内容,回答理由成立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3*3)
“孔子像标准化”还是“孔子产业化”
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海内外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并首次使用孔子标准像制作奖章授予孔子教育获奖者。正式揭幕的孔子像,看上去比原来的更加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眼神比原来的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孔子长什么模样并不是最重要的。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孔子标准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让全世界对孔子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印象,进而有利于传播其思想和学说。
张树骅说,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没有争论和反对意见是不可能的,发布孔子标准像不是商业行为,其设计也并非完全没有历史根据。孔子标准像定稿是在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基础上,先后征求了国学大家任继愈、文怀沙、“泥人张”第四代传人雕塑家张锠及孔子后裔等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创作而成。
从2006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沸沸扬扬,鲜有赞成的声音,而绝大多数批评者纷纷质疑:统一孔子形象和弘扬儒家文化到底有什么干系?消灭人们“想象中的孔子”,破坏文化的原始生态而大搞孔子标准像,究竟有何意义?而“孔子像标准化”操作者则穷尽一切手段举证说明,当今流传的孔子像千像千面,混乱不堪,甚至被丑化、歪曲乃至误导得难以卒视,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也不利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宣传。
如今,孔子标准像“横空出世”了,少数主张派胜之不武,而占了绝大多数的反对者自然落寞得可怜。用孔子来赚钱,并用这笔钱来弘扬儒家文化,本无可厚非。可问题是,文化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应该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文化更重要的是“活态”,而不是一张标准像那样的“死态”。正如一千人的心目中有一千种不同的哈姆雷特,不同人心目中的孔子也是不同的模样,两千多年来,孔子的魅力不仅反映在他的学术思想,还在于他的形象的不确定性,而孔子的标准像将限制人们对于这位圣贤的想象。在商业算计之下,破坏文化的原始生态而大搞先贤标准像,无疑是假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牟取私利”之实。如果都如此效仿,那就相当危险了。(《大众日报》)  
小题1:
下面对“孔子像标准化”的理解,最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标准像的发布更有利于传播儒家学说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
B.孔子标准像定稿是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创作而成,符合大众的心愿。
C.当今流传的孔子像千像千面,混乱不堪,甚至被丑化、歪曲乃至误导得难以卒视,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
D.孔子的魅力不仅反映在他的学术思想,还在于他的形象的不确定性,而孔子的标准像将限制人们对于这位圣贤的想象。
小题2:
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反对制作孔子标准像者的依据的是(    )
A.统一孔子形象和弘扬儒家文化没有直接的干系。
B.大搞孔子标准像,消灭了人们“想象中的孔子”,破坏文化的原始生态。
C.制作孔子标准像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也不利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宣传。
D.文化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应该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文化更重要的是“活态”,而不是一张标准像那样的“死态”。
小题3:
根据文意推测,“孔子像产业化”后可能会有哪一隐患存在?(    )
A.一个统一的孔子像一定会使外国人心目中孔子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丧失了文化的“活态美”。
B.商业化运作破坏了文化的原始生态,使孔子及儒家文化莫衷一是。
C.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操作者可能会假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牟取私利”之实。
D.“标准化”使原本多元化、你我都可以经营的东西变成产业化的东西,会形成排除异端之后的垄断,阻碍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孔子的“仁”到宋明理学的“理”(或“心”),再到现代新儒学的“心”、“性”等。这种范畴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资料上看,孔子的思想资料主要是《周礼》,而宋明理学除孔子著述、儒家经典外,还有道家、佛家的东西。现代新儒学除继承宋明理学的遗产外,还有西学的成份。这不同是思想资料多寡、丰贫的不同,更是社会时代的不同,因为这多寡、丰贫不是从头脑、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变迁提供的。
孔子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礼崩乐坏”,周公那一套不再行于世。孔子虽四处奔走,讲学授徒,也没能奏效。持续到任用法家治国的秦始皇时代,儒学还处于低谷。孔子之被立为正统,是从汉代开始的。刘邦接受了陆贾马上取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建议,拉开序幕,到汉武时代推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文化策略奠定基础。但是,孔学并非像孔子儒家所创立的系统那样被原封接受,而是有一个从礼仪到其社会地位逐渐确立的过程。它适应建立新的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的需要。刘邦刚当天子,君臣关系一如征战中的兄弟,一塌胡涂,是儒臣叔孙通制定的“朝仪”,才使尊卑贵贱的地位和交往通过法定的“仪”严格确立下来。刘邦之后,到文帝、景帝,礼仪虽有,但孔学不显,黄老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成为治国之道。到武帝刘彻时儒学才超越黄老诸家,成为“显学”。之后,代之而起的是魏晋玄学的兴盛和佛学的崛起。被称为“三玄”的《周易》、《老子》、《庄子》,登上了时代的祭坛。“独尊儒学”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油然而起。如果说先秦的儒道互补以儒为主,那么在魏晋则是以道为主,严分亲疏,位主贵贱的礼仪受到双重挑战,它一方面表现在曹操的实践中,如求贤非求德,有才可重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名士们不拘小节,非圣无法的言谈中。
从汉的外在宇宙论到宋的内在心性学,有唐一代是一个关键环节。表面上看,儒、释、道同尊共奉,既始于唐也终于唐,但从深层看,却是封建社会三教合流——合到统治主流的一个开端——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大批经由考试而进入各级政权的世俗地主阶级分子在新的局势支配下,不能再作注经的事业,也不能清谈哲理,而要为新政权的巩固和意识形态的转换作工作。在这种潮流影响之下,鲜有绝世独立的人,于是,塑造了一个儒、释、道互补共济的人格化身——白居易。旧唐书本传说:白居易“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心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所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种桃花》)云云,不就是宋代祥意甚浓的苏东坡所津津乐道的吗?其实,从此已开了宋学的先声。
宋学之所以能以理学(程朱)心学(陆王)为正统,自有其社会的本身特征的原因。自北宋起,中国形成了权力空前高度集中的绝对君权,已没有别的力量能制约它。于是“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和“明天理灭人欲”就成了制约君权、训导百姓的不二法门。理学汲取了唐代盛行的佛教,融化在变 “外王”为 “内圣”的张力中。一切 “外王”都只是为了“内圣”,外王便成为次要的了
新儒学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的被动、挨打的局面刺激造成的。新儒家尽管利用了西方的分析方法,对中国思想史粗疏笼统方面进行了改造,使之趋于明晰准确,但他们要求回到宋明理学、心学以“返本开新”,强调可从“内圣”(道德)“开”出“外王”,民主、科学却是南辕北辙。
小题1:
对文中有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种范畴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的“这种范畴”指的是孔子的仁学、宋明的理学和新儒学;“原因”有思想资料的不同和社会的变迁两个方面。
B.“‘独尊儒术’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油然而起”意思是说“独尊儒术”的一切障碍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盛行,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局面。
C.“鲜有绝世独立的人”是说很少有只信奉一教教义的,大多数是像白居易一样儒释道互补共济,思想信仰三教兼容。
D.“一切‘外王’都只是为了‘内圣’,外王便成为次要的了。”这里指宋学强调“内圣”,一切“外王”只是为了“内圣”,而新儒学则强调由“内圣”开出“外王”,两者强调的重点完全不同。
小题2:
下面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的儒学被社会接受“有一个从礼仪到其社会地位逐渐确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春秋到西汉时期才完成。
B.孔学在战国和秦代并不被社会接受,就是刘邦之后的文景之治的时期也没有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C.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来源于孔子的著述,而新儒学思想资料来源于宋学。
D.唐代白居易是儒释道互补共济的人格化身,但个人生活态度仍以儒为主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生成论”的文学观,把文学的价值取向指向全人类的利益,认为“文学发展知识意味着文学家在新的时代面前,不断地重新面对‘存在’——这个人类共同的本体问题,为人类寻找新的共同心灵家园,提供共同的审美慰籍”。这样一种文学观点显然超越了民族、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等樊篱,是一种崭新的文学观,显示论者深厚而宽广的的人类本体关怀。过去我们过于强调民族、国家、阶级、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忽略了人类的共通性。当然共通性必然是差异性基础上的共通性,差异性也必然是共通性基础上的差异性。
过去的文学观多强调差异性,因此强文学为本民族、国家服务。生成论文学观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也承认人类的共通性,因此强文学为人类根本利益服务。当然,由于民族、国家等依然并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这样一种具有普世关怀精神的的文学观不免带有一定理想色彩。论者也意识到实践这样一种文学观的难度:“建设一种既不走‘西方化’路子又不走‘民族化’路子的‘世界文学’的难度远非我们所能想象”。当然如何实践这样一种文学观不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但是,在这里,我们该更加清醒意识到了民族、国家等在给文学带来力量和生机时,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无意识的桎梏。
从人类社会发展现实看,“生成论文学发展观”适应了全球化时代人类不断走向对话、理解、融合这一必然趋势。虽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同国家民族间仍会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文明文化间仍会存在差异和冲突,但是“世界社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错综复杂地连接在一起。”快速的交通和便捷的通讯大大缩短了不同国家地区交往的时空障碍,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也日益突现,许多问题,如环境保护,打击恐怖主义等既关乎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也需要许多国家、地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显然,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走向对话、理解、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这一主流趋势,文学何为?“生成论”文学发展观正是文学面对这一问题作出的理论回应。它所要建立的世界文学:“既不是强势文化吃掉弱势文化的文学,也不是弱势文化反抗强势文化的文学”“从终极上讲,只有那种有利于人类从整体上变得更为团结的文学才是世界的文学”。虽然这样一种文学观发展还远未成熟,其文学实践也将困难重重,但是它必然紧随全球化趋势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和领地。因此,在我看来,面对时代,论者确实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敏锐感。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及其对于文学所意味的新的可能性。
(节选自肖青峰《也谈文学发展观》)
小题1:下列关于“共通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承认“共通性”有利于超越民族、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等藩篱来认识文学。
B.“共通性”是“生成论”文学观把文学的价值取向指向全人类利益的认识基础。
C.“共通性”是一个与强调文学为本民族、国家服务的差异性相对的概念。
D.强调了文学为本民族、国家服务,“共通性”就很难在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成论”的文学观从对人类的本体关怀上讲,超越了传统的民族、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等。
B.“生成论”的文学观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学家在新的时代面前应该跟上时代的
潮流,与时代发展同步。
C.“生成论”文学观的提出,从社会发展上看,适应了全球化时代人类走向对话、理
解、融合的必然趋势。
D.文学在为人类寻找共同的心灵家园,提供共同的审美慰藉,这有利于人类从整体
上更为团结。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成论”的文学观虽然适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上还面
临许多难题。
B.时空障碍的缩短,国家、地区间合作的日益密切,是“生成论”文学发展观产生的
社会基础。
C.“生成论”文学发展观要改变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现状,使之成为彼此互补共存的
世界文学。
D.从“生成论”文学观的提出上看,论者是在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变化对文学的需求后
而提出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城市里的蟋蟀
吴丹红
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之音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
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鸣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风度翩翩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邻居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
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
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
不知何时起,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了冷眼旁观,学会了猜疑与妒忌……那只承载着我童年欢笑的蟋蟀,早已被压在了心底。也许,是我把它给遗忘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有竹制的或塑料制的蜻蜒、蟋蟀卖,便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对塑料蟋蟀,把它们放在一个塑料花草丛中。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方块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
我那童年的可爱的蟋蟀,你在哪儿?
“唧……唧……唧……”,也许是因为过度的思念,我竟然有些幻听,仿佛当年那只蟋蟀在我耳边低吟,释放出一种平和的伤感,是的,它在为我现在的寂寥而伤感。我知道我无法寻觅它,因为那只是幻觉。我却仍然探头往窗外搜索。窗外很眩,有红绿灯,有汽车尾气;窗外很吵,有人在蹦的唱卡拉OK,有人在猜拳行酒,也许这些都是城市应该有的声音吧。闪烁的霓虹灯尽情地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躁动不安,一如千娇百媚的舞女。难怪贾平凹会说:“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赛格顶上的激光柱不停地旋转着,它在扫射着城市的夜空;波音777、空中客车在不停地起降。激光柱、客机的灯光让月光星光都暗淡无光。我要将自己藏在哪里,才不至于被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淹没?
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
我到底还是惦记起那一只蟋蟀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会有我们的蟋蟀吗?在这里,我的蟋蟀已无处躲藏。它逃离了不属于它的方格,逃离了充盈着***泡沫的城市。而我却站在原地,无法跳出俄罗斯方块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和谐的音响更和谐/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城市人,你找到了心中的蟋蟀了吗?
小题1:文中多次提到了“俄罗斯方块”,其含义不尽相同,请结合文章分别概括它的含义。(4分)
小题2:阅读文中有关城市生活的信息,请从环境、生活、人等角度简要概括作者眼中城市生活的特点。(6分)
小题3: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本文在材料安排上有哪些主要特点?(2分)
(2)请简单梳理作者的思路。(4分)
小题4: 本文末尾“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一句中,“蟋蟀”有什么寓意?作者在文章中借“蟋蟀”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洋传送带
“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又称为“温盐环流”。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一直到达环南极。它在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上升至海水表层,流向北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太平洋,汇合成一支温暖且盐度低的洋流,自热带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部,最后到达大西洋一直向北,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其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的传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断地将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量和盐度低的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从而缓和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变化,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大洋传送带”的循环依赖于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就会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整个地球气候发生紊乱。
古气候学家认为,在地质史上,“大洋传送带”的停滞影响全球气候的情况早有先例。约12900年前,当时正值冰期后期,全球气候逐渐回暖,但这一变化趋势却被突如其来的持续1300年的寒冷期打断,后称这一时期为“新仙女木”时期。研究发现,在“新仙女木”时期初,北半球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曾剧降70C,而在此时期末又陡升100C。科学家普遍认为,正是因为“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才导致北半球陆地的降温.从而延长了整个地球的冰期。
目前,科学家们对“大洋传送带”何时停滞还仅限于猜测。有人认为如果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70C的话。“大洋传送带”将可能停滞;而有人则认为按照目前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不用150年“大洋传送带”将完全停滞。至于“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是否会引发“冰期来临”.
尚无定论。目前科学研究的确表明,“大洋传送带”消亡会导致地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甚至达到冰期的程度;但是同时它也会使赤道地区进一步变暖。这“一冷一热”两个矛盾因素较量的最终结果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虽然速度缓慢,这些气候变化正在逐渐发生着,若人类仍旧持续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谁又能保证灾难不会真的发生呢?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对“大洋传送带”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西洋南部海域表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
B.北大西洋南部海域深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
C.北大西洋海水表层从中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域。
D.北大西洋海水深层从低纬度流向中高纬度海域。
小题2: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气候学家把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冰期时代也称作“新仙女木”时期。
B.在长达1300年的“新仙女木”时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是“大洋传送带”运行停滞造成的。
C.远古时期,“大洋传送带”的停滞,使洋流循环系统崩溃,导致欧洲地区温度下降,使冰期延长。
D.在地质史上,曾有过长达12900年的冰期,由于气候变化,随后又有1300年的寒冷期。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人类大量排行二氧化碳、甲烷等废气,使全球气温升高,这将导致“大洋传送带”停滞。
B.某些科幻电影所预言的“冰期来临”正是基于全球变暖的客观事实,决非空穴来风,
凭空杜撰。
C.“大洋传送带”停滞将导致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变暖,而中高纬度地区变冷,这可能导致“冰期”来临。
D.科学家研究表明,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70C,届时“大洋传送带”将停滞,从而导致冰期的来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