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由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 小题2: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人类总劳动中大部分都是在发展理智上和艺术上的才能。 | B.类美满幸福的生活不但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生活的满足。 | C.实现第一个目标,就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D.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是不可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的。 |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
解析
小题1:作者没有论及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发展的关系。 小题2: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是实现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先决条件。 小题3:文中说到,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但尽可能少不能推断出是大部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人丑陋吗? 冯骥才 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 士所写的见闻。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 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大 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来。一方面由于国门打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较。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的深在于自身的缘故。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所以我一直钦佩柏杨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尤其是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似乎我们 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8年10月上) 小题1:下列有关于“传教士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写中国的文学作品。 | B.西方传教士在写“传教士文学”时,对中国抱着复杂的心态。 | C.轻蔑和贬损的“传教士文学”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 | D.少有中国人直面“传教士文学”,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有关。 | 小题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眼中的国民性是一种集体性格,他们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待国民性。 | B.中国作家们所批判的中华民族的国民劣根性与西方传教士所批判的完全不同。 | C.中国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与近代国门被迫打开、在中西交往中处于劣势有很大关系。 | D.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饱含着对民族的爱意,却又很容易被读者误解。 | 小题3:下列关于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人都凭着敏感与尖锐,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 | B.两人的批判都并非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以至于有人无法接受。 | C.两人都有着非凡的眼光、强烈的批判性和勇气,批判得又狠又痛。 | D.柏杨主要用杂文进行批判,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批判的因素。 | 小题4:根据文章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从作者对《丑陋的中国人》的惊叹和钦佩来看,他更喜欢柏杨式的批判。 | B.我们已经剪除了民族中的劣根性,才得以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 | C.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可以用来惊醒因繁荣而内心膨胀的国人。 | D.由于时代的关系,我们需要用柏杨的而不是鲁迅的作品来不断自我批评。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非遗”传承须奋力 王文章 努力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已经取得的进展与建立起科学、规范、持久、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制度距离尚远。其中,立法滞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和传承规律缺乏了解,保护方式欠科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持久战”,须要一代一代的人来做,仅靠调动积极性和应急性措施是不够的,必须有竖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只有几年的时间,它的形态、构成、价值、意义、本质、规律,都仍然在科学阐释和界定的过程中,这给立法保护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国50多年来对传统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以及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保护工作的实践,都为立法提供了基础。在近几年的保护工作中,20D5年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相继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目标、指导方针、工作原则等从政府规章的角度被明确提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04年8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还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目前我国保护工作取得全面进展,而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进程,已是十分紧迫的事情。 着眼于保护,除了经费投入等物质层面的保障以外,在保护方式上,注重保护的整体性、活态性,强调活态的立体性保护十分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要靠传承人通过一定的器具及具体的生产(表演)过程呈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但不能忽视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这些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主要靠传承人承载和传承,所以保护工作不要见物不见人。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表现为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它,就要让它在一定的族群、地域的人们中间活态存在,要让它按照自身发展衍变的内在规律去衍变,不要人为地去改变这种自然衍变的进程。传承人有责任把前辈的传统和技艺传授给下一辈,并在传承过程中把自己新的创造赋予其中。只有尊重和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的自然传承规律,才会让它在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以形神兼备的状态传之久远。 (选自200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非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非遗”有的是要靠传承人通过一定的器具及具体的生产(表演)过程呈现出来,这是其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 | B.“非遗”是指某东西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精神蕴涵等之类的非物质形态内容。 | C.“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存在于一定的族群、地域的人们生活中,大多表现为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D.“非遗”是要靠传承人去承载和传承的,它有独特的规律。传承人必须忠实于祖上的文化,如实地加以继承。 | 小题2:下列对文中标题“‘非遗’传承须奋力”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对“非遗”进行保护所取得的进展和建立起科学、规范、持久、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制度距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还很远,因此作者如是说。 | B.虽然我国在2005年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但当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尚未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进程,所以作者有如是说。 | C.由于我们对“非遗”的价值认识不够,以致经费投入不多,往往顾此失彼,见物不见人。 | D.人们对“非遗”的传承规律认识还不够,有的人不太尊重它的传承规律,将自己新的创造加入其中,破坏了它的整体性。 |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非遗”的保护要靠一代一代的人,不仅要调动人们保护“非遗”的积极性,还要建立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与保障。 | B.保护“非遗”的工作目标、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已在国务院的《意见》和《通知》两个文件中明确指出,并对“非遗”的形态、构成、价值、意义、本质及其规律也作了科学的阐释和界定。 | C.目前我国“非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保护方式还欠科学。我们在保护中要注意保护它的整体性和活态性。 | D.“非遗”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与一定的族群、地域分不开,我们要保护它,就得先尊重它,不要人为地改造。 | 小题4: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一出台,就可以完全彻底地解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B.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只要我们尊重和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传承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以形神兼备的状态传之久远。 | C.我国50多年来对传统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我国近几年来保护工作的实践,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提供了基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应是指日可待的了。 | D.我们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较丰富的族群和地域进行整体性保护,这就意味着要求当地的人们按照原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产生活。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胡番与西洋 汉语中用来指“老外”或“舶来品”的词,有胡,番、西、洋。胡,大约是用得最早的。它原本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即“胡人”。所以,但凡叫做“胡什么”的,多半来自所谓“西域”。西域的概念,近一点的,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玉门以西,葱岭以东(葱岭即帕米尔高原)。远一点,则可涉及到克什米尔和伊朗了。 中国和西域交通很早。两千一百多年前,张骞便通了西域,以后又有丝绸之路,中亚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琵琶、五弦、忽雷、火不思,都是西域拨弦乐器,当时统称胡琴。火不思是乐器的一种,突厥语叫qobuz。译名也五花八门,什么和必斯,虎拨思、吴拨思,比较好玩的则有胡不思和浑不似两种。火不思后来变成了拉弦乐器。也就是二胡。二胡是典型的“中外合资”产品。北方的马尾、松香,南方的蛇皮、竹子,中西合璧,北人南相,表现力极强,也就在民乐演奏中唱起了主角。 尽管西域的文化贡献如此之大,中原却并不怎么领情。喜欢胡食、胡服、胡乐、胡舞的当然大有人在,但“胡”这十字眼还是带有贬义。在中原之人看来,北方的胡,南方的越,都有些“非我族类”的味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云“意合则胡越为昆弟”,但意合的时候有,意不合的时候也多。而且往往是一言不合,便刀兵相见,双方之间,心里面使难免有些别扭。 更重要的是,在中原华夏之人看来,胡人(也包括所有的“蛮夷”)不懂礼仪,不讲道理,不守规矩,喜欢“胡来”。胡来也就是任意乱来。此外,胡扯、胡闹,胡言乱语、胡搅蛮缠、胡说八道、胡作非为,意思和胡来都差不多。 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但它们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并非没有道理。胡思乱想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朱熹的《答潘文叔》。胡说和胡来则分别见于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和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南宋与金,那可是中原汉人最仇恨胡人的一个时代。 胡的本义是兽肉(颔下垂内),番的本义则是兽足。番,也是用来指外族和外国的,叫番邦,而且主要指西方诸族、诸国,叫西番。用兽肉、兽足来指称外族、外国,毕竟不太友好,也不文明礼貌,因此胡、番便渐渐为西、洋所替代,叫西、洋的也不一定就不带贬义,比如西崽、洋相。但毕竟西、洋只是说出了一个客观事实,不像胡、番那样带有主观色彩,要好得多了。这说明民族偏见虽然在所难免,时代和社会也毕竟在进步,语言也不会一成不变的。 小题1:下列有关“胡”“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的本义是兽肉,原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凡叫做“胡什么”的,多半来自所谓“西域”。 | B.“番”的本义是兽足,汉语中用来指外族和外国,西方诸族、诸国在我国历史上也被称为西番。 | C.“胡”字在中原文化中带有贬义,如胡来、胡扯、胡言乱语、胡搅蛮缠、胡说八道、胡作非为等。 | D.“胡”“番”后来被西、洋所代替,因为西、洋带有贬义,不太友好,也不文明礼貌。 | 小题2:下列说法不属于“西域的文化贡献大,中原却并不领情”的原因的一项是A.胡食、胡服、胡乐、胡舞等西域文化流人中原,只受部分中原人喜爱。 | B.在中原人看来,北方的胡人,有些“非我族类”的味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C.西域和中原,往往是一言不合,便刀兵相见,双方之间,心里面便难免有些别扭。 | D.在中原华夏之人看来,胡人不懂礼仪,不讲道理,不守规矩,喜欢任意乱来。 |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胡、番、西、洋用来指称的外族、外国,在古代包括克什米尔和伊朗在内的广大区域。 | B.表现力极强,在民乐演奏中担当主角的二胡,是由西域拨弦乐器火不思演变而来的。 | C.胡说、胡来、胡闹、胡思乱想等词语都是产生在中原汉人最仇恨胡人的南宋与金代。 | D.现在用西洋替代胡番,符合客观事实,没有民族偏见,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汉语“新词”漫议 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由于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中国、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中日“同文”等诸多原因,使译自日文的书籍在甲午战争中国为日本所败后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梁启超到日本不久,即写下《论学日本文之益》一文作为《清议报》的社论,力论应向日本学习,从中可见当时知识界心态之一斑。一年后,他更回忆说在日年来的经历使他“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细查这几年梁启超等人的论文,的确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对“西学”的了解突飞猛进,而且所使用的重要术语从原来基本上都是中国术语转为几乎全用日本术语。从1900年后,中国“新知识”的翻译工作几乎就集中在日本,甚至当时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连一些教员的讲义也被翻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几乎已被人遗忘的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当时广为发行,影响不小。“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共分八大类:宗教和哲学六种,文学一种,教育五种,政治法律十八种,自然科学二十八种,实业(包括农业、商业和工业)二十二种,其他两种。“全书”使用的是标准的日本术语,对中国各类学科术语的规范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种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有意思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的大部分术语。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如当我们顺口说出“为人民服务”、“加强组织纪律性”、“讲政治”、“永远革命”、“申请入党”、“解决问题”、“学习理论”、“学好哲学”、“坚持原则”……时,这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 语言如同流水,也是高往低流,难以人力阻止。“普通话”之所以“普通”,就在于它能广纳“方言”,博采“外语”。其实,近代中国的大门先于日本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因此“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所以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恰恰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将中文“西学”书籍大量译成日文出版。这期间的许多“日本新词”却是来自汉语,如铁路、铁道、新闻、国会、权利、主权、公法、选举、化学、植物学、细胞。。。。。。不一而足。但当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重要原因是“西学”在日本遇到的阻力比中国小得多。这种“师生易位”的历史说明,若想以保守封闭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用心可谓良苦,但结果不仅无裨于事反而更加被动,“弘扬民族文化”云云则更无从谈起;相反,只有开放的文化才能赢得主动,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弘扬。 1.下列关于第四段中“师生易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用开放的文化赢得主动,使其民族文化得到了真正弘扬的现象。 B.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这一现象。 C.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已全面超过中国,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变化。 D.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而赢得的对民族文化的大力弘扬的变化 2.不属于造成“甲午战争后,译自日文的书籍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这一情况的原因一项是 A.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于中国。 B.中日“同文”,加上当时知识界名人梁启超等的大力宣传、倡导。 C.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 D.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作用自然不可忽视。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跟日本比较起来,我们中国因为先遭受了西方诸列强的入侵,所以,随之而来的便是“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 B.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如“服务”“纪律”“政治”“革命”“党”等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C.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 D.通过翻译引介的一大批日语词,几乎涉及各类学科,它们均为现代日本所新创,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4.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要使本民族文化真正得到弘扬,就必须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吐故纳新。 B.中国从曾经的“新词”的“输出国”一转而成“输入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西学”在中国遇到的阻力较日本要大。 C.中国人曾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借口,用保守封闭的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心虽可谓良苦,但结果却更加被动。 D.“‘弘扬民族文化’云云”,暗含了作者对用保守封闭的心态而不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做法的痛惜和无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活着的祖先 马国福 ①祖先的坟静静地卧在山坡上、河滩旁。白云从头顶掠过,向大地微笑致意,他们看不见;飞鸟从旁边飞过,翅膀划过气流的声音,他们听不见;风在草尖上奔跑,脚步轻柔,仪态万方,他们感受不到;野花藏在草丛问悄悄私语,释放出一缕淡淡的芬芳,他们闻不见。祖先是寂寞的。 ②祖先们活着的时候,彼此牵连在血缘的纽带下,像一棵藤蔓上的瓜,沿着家族的根系,分享不同屋檐下有着相同温度的阳光,。也承担着屋檐外不同方向吹来的风风雨雨。他们曾经荣耀,也曾经坎坷,曾经争斗,也曾经和睦。他们老了,累了,病了,一个个最后或安顺或无奈地辞别人世,谁也没能走出生命无常、枯荣自守、顺道而去的宿命。 ③祖先们走了,(1)从此,家族的家谱上多了一个亡者的姓名以及他在村庄里的功过口碑;从此,家族的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和一串串断断续续的咳嗽:从此。村庄的土地上,少了一个俯向大地劳作的身影。他们把所有的恩怨情仇风光荣辱全部带到了土里,带进时间深处,最终成为泥土的一部分;生前的种种如意、不是、斗争和计较,统统化为尘埃,化为子孙后代奠念他们时的一把把香火、一场场祭祀。 ④在传统的节日里,尤其是家族里举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当后代们把一炷炷香裱在坟 前点燃,当一缕缕青烟从坟茔升起,一滴滴酒水、奠茶瞬间渗入泥土,一张张燃尽的纸灰 随风飘远,当感恩的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祷词自心间涌起,祖先们复活了。祖先们不再寂寞。 ⑤一系列奠祭仪式结束后,子孙们从坟头经过田头,最后回到自家的檐头。或许,祖先们思谋着,以何种方式沿着子孙白天留下的脚印回家。白天,祖先们幻化为一只鸟,回到曾经的家门前,站在高高的大树上,俯视曾经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哪里少了一片瓦,哪里多了一块砖;晚上,祖先们幻化成一阵风,乘着夜色,潜入依旧留有自己气息的院落里,抚摸曾经烙有自己掌纹的农具,哪里多了一片锈,哪里多了一个豁口,心微微作痛。乘着后代们熟睡的时候,祖先们悄悄从窗缝里潜入粮仓,巡视粮仓是否盈实。清晨,当晨曦穿过林梢,撒在庭院里,他们已经把每个角角落落看了个遍。当看到一处处变化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 ⑥这些年来,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的夜晚,我常常独坐一隅,反思我们的祖先。尽管祖先不可能幻化成风抚摸后代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可能幻化成鸟飞到阳台看我们的粮仓,但我一直觉得祖先并没有远离我们。他们如同脚下一粒粒泥沙,翻滚着,流淌着,翻滚到他们曾经走过的田间小路,流淌进他们曾经含辛茹苦劳动过的麦田。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 ⑦前不久,我到祖先的坟上烧纸。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我坐在坟前的一道田埂上,静静地看着香火缭绕四散。坟头上一棵棵枸杞树蓬勃如华盖,挂满了红红的果实。这串串枸杞像一盏盏小小的红灯笼。莫不是它们在每个夜晚悄然亮起,给潜入村庄的祖先们照明?架在枸杞树上的鸟巢偶有鸟雀飞来飞去,是不是为了慰藉地下的祖先,在这远山远野间,还有家的气息?那叶齿锋利俗名叫冰草的青草,长得茂盛无比,像是守护要地的卫士,个个英姿飒爽,士气十足。(2)难道它们也在冥冥之中听从祖先的召唤.护佑祖先在大地上永久的家园?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⑧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祖先在那头,我们在这头。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是一条条游走远方的支流。祖先已经不在世了,但那一抔抔黄土垒就的坟头,如同静放在大地上的一部久远发黄的教科书,支撑着我们生命的走向。 (选自《沙地》2009年第l期,有删改) 小题1:开头一节。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小题3:文题是“活着的祖先”.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认为祖先还“活着”的含意。(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