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如果在冗长枯燥的会议上感到烦闷不安,你会怎么做?也许会拿出纸笔,信笔涂抹。这样做井没有错。涂鸦不具有笔迹那样强的意识性,所以也更加多样化和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如果在冗长枯燥的会议上感到烦闷不安,你会怎么做?也许会拿出纸笔,信笔涂抹。这样做井没有错。 涂鸦不具有笔迹那样强的意识性,所以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有些符号反复出现,小房子、花朵、鸟、箭头、星星、汽车、数字和姓名尤为普遍。但我们为何会涂鸦?这也许只是一种消除烦躁情绪的方式。当感到厌烦或者等待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会涂鸦。 在纸上涂抹曲线、潦草字迹和小画可能还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与其他缓解压力的方式(如吸烟或者嚼口香糖)相比,涂鸦至少没有什么坏处。 心理学家罗和博士说.涂鸦是一种无目的的符号、字迹、线条、数字、姓名和图形。他说:“涂鸦的人往往是使用纸笔得心应手的人。涂鸦是一种源自大脑右侧的创造性活动。” 的确,涂鸦是艺术家重要的“热身”练习。伦敦的治疗专家柯林斯说:“这就像歌唱家在演出前练声一样。空白的画布令人畏缩,涂鸦是展开创作的良好开端。” 还有证据显示,涂鸦可以帮助大脑摆脱羁绊,展开思维活动。在一项调查中,印第安纳州多特学院心理学家温迪·范迪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潦鸦或者一动不动地听讲。在围绕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展开测试时,记笔记的学生和涂鸦的学生得分相同,比一味听讲的学生高出不少分数。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涂鸦是一种可视的幻想。波士顿大学的罗伯特·哈里逊教授指出,我们经常沉溺于三种形式的幻想:满足愿望、忧虑和预先规划。他认为,涂鸦的主题往往与美梦成真有关,涂鸦者通常喜欢幻想。倒如,潦鸦中经常出现船和飞机,这往往表明潦鸦者渴望摆脱现有环境。 如同笔迹一样,潦鸦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的性格。尽管心理学界对笔迹分析的作用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笔迹和潦鸦都产生自大脑,分析人员利用类似的方式探寻人们的想法和他们的个性。罗博士说:“我们经常可以把涂鸦当作一本书来阅读。涂鸦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泄方式,反映了人们的想法。” 我们可以利用涂鸦来帮助自己展开创造性思维,解开心结,想出好主意。当你放松大脑时,随意使用铅笔、钢笔乃至彩笔去涂鸦时,就有可能实现创造性突破。即使你比较习惯于付诸文字,也还是希望通过涂鸦来重新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并且展现自己具有艺术气质的一面。 艺术家科琳娜·普拉茨在它的网站上建议,首先画一幅描绘自己的人物线条画。然后,在这个画像周围涂画符号、姓名、标志,以描述你的生活。一个旨在增强创造性的美国网站建议你把注意力放在希望解决的问题或者希望创造的事物上。在这样做的同时,涂画自己想到的所有东西,不要试图加以解释。把纸放在一边,过一会儿再看一看,你也许就会想出解决办法和新的理念。 普拉茨说:“如果你会呼吸,会思考,那你就会画画。涂鸦很有趣,而且本身就是秘密而富有个人色彩的。这是一种奇妙的技巧,能让你充分了解自身的感受。 1.以下对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涂鸦的主题往往与美梦成真有关,涂鸦者通常喜欢幻想。 B.涂鸦中经常出现船和飞机,这往往表明涂鸦者渴望摆脱现有环境。 C.当感到厌烦或者等待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会涂鸦。 D.涂鸦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泄方式,反映了人们的想法。 2.以下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边把注意力放在希望解决的问题或者希望创造的事物上,一边涂鸦,这样涂画出来的作品也许能帮助我们想出解决办法和新的理念。 B.涂鸦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画一幅描绘自己的人物线条画,然后,在这个画像周围涂画符号、姓名、标志,以描述你的生活。 C.普拉茨认为,涂鸦很有趣,而且本身就是秘密而富有个人色彩的,是一种奇妙的技巧,能让人们充分了解自身的感受。 D.即使比较习惯于付诸文字的人,也还是希望通过涂鸦来重新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并且展现自己具有艺术气质的一面。 3.根据文意出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他缓解压力的方式(如吸烟或者嚼口香糖)相比,涂鸦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B.分析人员利用类似于笔迹鉴定的方式对涂鸦作品进行分析,以此来探寻人们的想法和他们的个性。 C.边记笔记边涂鸦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比一味听讲的学生更高,这说明涂鸦可以帮助大脑摆脱羁绊,展开思维活动。 D.当我们做事一筹莫展时,只要随意使用铅笔、钢笔乃至彩笔去涂鸦,就能解开心结,想出好主意。 |
答案
1.C 2.B 3.B |
解析
1.C项说明的是“涂鸦也许只是一种消除烦躁情绪的方式。” 2.名字叫”涂鸦”,也就是信笔涂抹没有什么步骤。 3.A项,原文是“涂鸦至少没有什么坏处”,并没有说它是最好的。C项,应该是“记笔记的学生和涂鸦的学生得分相同,比一味听讲的学生高出不少分数”。D项,“就能解开心结,想出好主意”说得太绝对了。 |
举一反三
当文坛充斥“笔盈盈” 许朝军 ①近年来,中国文坛频频发生抄袭事件,自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之后,又陆续揭露出海默的《中国城市批判》抄袭易中天的《读城记》,河南省原作协主席张宇的小说《蚂蚁》抄袭夏泊的《离散的音符》……曾推出薇薇比《寻找前世之旅》的博弈中天老总孙业钦接受采访时提到,据他估计,国内80%的网络作家都有抄袭的现象。 ②针对文坛频发的抄袭现象,目前读者已经发明出一个形容抄袭的新词“笔盈盈”。据悉,“笔盈盈”是网友们在搜索薇薇比的抄袭证据时,无意中发现在一篇中学生的作文里,错将“笑盈盈地竞相怒放”打成了“笔盈盈地竞相怒放”,此后,这句话竟被许多人照抄了。网友查证发现,在《女娲神石》、《琴怡馆》等至少8部作品中均有“笔盈盈地竞相怒放”这样的字句,至此,“笔盈盈”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词,用来讽刺那些抄袭者在拷贝之后,连错别字也一并拷贝进作品中而不动一点脑筋的行为。 ③本应是最能体现创作力和生产力的文坛,竟然大量充斥类似“笔盈盈”这样的抄袭现象,这不能不让喜欢文化和文学作品的人大倒胃口。一旦文坛上“笔盈盈”泛滥开来,其恶劣的后果就是文学创作和创新不再被重视,而抄袭和吃现成的则成为一种流行恶习。与创作的呕心沥血和殚精竭虑相比,这种信手拿来再加上不怎么费心思的“创作”行为,不仅不用付出应有的心血和汗水,而且在经济和名誉等方面能够得到大收获。文坛“笔盈盈”的抄袭行为是对创作者个人权益的恶意践踏和对别人创作成果的巧取豪夺。倘若这种畸变发展成为一种风气,对于那些辛勤创作者而言,更是一种刺激性的腐蚀剂,那么最终毁掉的则是文坛的科学繁荣,毁掉的将是文化的健康发展。 ④文坛充斥“笔盈盈”抄袭现象,很大程度与目前国内文坛普遍存在一种维权难的问题分不开。不少作家的作品刚一面世,就被一些“剽客”瞄上,即便是创作者这边有确凿的证据,但“剽客”那边却与出版方一起互相推卸责任,甚而采用“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所顾忌态度。倘若维权进入司法程序,又遭遇举证难、花费精力多、维权成本高、诉讼对象难以确定、审理过程复杂等难题,这些也常常使维权者望而却步。特别是目前有关法律对抄袭、剽窃者一般只采取道歉、赔偿、停止销售作品等处罚措施,却没有对出版者连带责任的追究机制,因此,抄袭者即便被揭发也仅付出较小的经济代价,这更让抄袭者肆无忌惮。 ⑤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文坛必然是独创占据主流的文坛,一个繁荣的文化市场必然是正气战胜抄袭等不正之风的市场;而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成果的标志,也往往是创作的精品而不是那些畸形的“笔盈盈”。所以,面对文坛充斥“笔盈盈”抄袭现象,我们有必要高擎打假大旗,向“笔盈盈”恶劣行为开刀。 (节选自2009年2月28日《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小题1:对文中第五段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拥有富有生命力的文坛和繁荣的文化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独创占据主流,正气战胜抄袭等不正之风。 | B.文坛“笔盈盈”的抄袭行为是对创作者个人权益的恶意践踏和对别人创作成果的巧取豪夺,直接导致文坛缺少生命力,文化得不到健康发展。 | C.如果出现繁荣的文化市场,那么一定是正气占据了市场;如果是不正之风占据了市场,那么文化市场将可能不健康。 | D.我们有必要高擎打假大旗,向“笔盈盈”恶劣行为开刀,绝不能让它占据文坛主流,威胁文化市场。 | 小题2:下列选项不属于“笔盈盈”抄袭现象存在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笔盈盈”不需要殚精竭虑“创作”,在经济和名誉等方面又能够得到大收获;维权者常常望而却步。 | B.不少作家的作品刚一面世,就被一些“剽客”瞄上,“剽客”与出版方抱着无所顾忌的态度。 | C.那些抄袭者肆无忌惮地抄袭,对于辛勤的创作者来说是一种刺激性的腐蚀剂,并带给创作者深深的伤害。 | D.目前有关法律对抄袭、剽窃者一般只采取道歉、赔偿、停止销售作品等处罚措施,惩罚力度不够。 |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人将“笑盈盈”一词误写成“笔盈盈”,那些不动脑筋的抄袭者就原封不动地将错别字一并拷贝进作品中。后来用“笔盈盈”讽刺那些“剽客”的不正当行为。 | B.有人估计,国内大部分网络作家都有“笔盈盈”现象,出版方推卸责任,目前有关法律也没有对出版者连带责任的追究机制 | C.文坛充斥“笔盈盈”抄袭现象,是与目前国内文坛普遍存在一种维权难的问题分不开的。抄袭者即便被揭发也仅付出较小的经济代价,这更让抄袭者肆无忌惮。 |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成果的标志,往往是创作的精品。对畸形的“笔盈盈”,我们要坚决打击,决不能让它畸变成风。 |
|
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窗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彻底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的好长时光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透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里,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透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打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惟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从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在他们守望的家园里几孔温穆的窑洞,仅仅是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是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圈在脚地上的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人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尽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更不相信和我一样的文化人,用善心对它的穿凿附会。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语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这里的凡是叫得很响的艺术,决不是风花雪月,墨香能染。那些锤钎凿出的石狮子,那些木槌敲击的牛皮鼓,有哪一样,不像在黄土上种植五谷,需要的是木和铁合一的工具?是的,陕北的人男耕女织,他们手里握着木头,握着铁,这是他们向土地索取衣食的最基本的方式。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特别是她们的文化与想象的极大反差,却能创造出一些很抽象的窗花,谁会相信,这是出自于一群走在庄稼身边的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的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惟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应该在言语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答: (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答: 小题3: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6分) 答: 小题4: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8分)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小题1:(4分)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这里的“心情”是指遭遇挫折后的失落、沮丧。 B.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 C.作者借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D.“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文中张继因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而失眠,他的名字将永不磨灭。 E.作者说,“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在作者看来,这钟声对张继起着失意和嘲弄的作用。 小题2: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船行似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从结构上说, ;从内容上, 。 小题3: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6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说:“……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请你根据这句话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一个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粉丝”来自英文的fan,源出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粉丝”当然是多数,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做fans?对偶像当然是说,“我是你的粉丝”,怎么能说,“我是你的粉”呢?粉,极言其细而轻,积少成多,飘忽无定。丝,极言其虽细却长,纠缠而善攀附,所以欲理还乱。 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杜甫尽管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现,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寂寞的寸心还是欣慰的。 知音的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华的母亲是销畅小说作家,母子两人很不和谐,而歌德很早就告诉做母亲的,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的本•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国之宝。 此地我必须特别提出夏志清来,说明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慧眼独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胆识过人,敢畅言所见。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美国出版,钱钟书与张爱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鲁迅、茅盾分庭抗礼,令读者耳目一新。文坛的旧观,一直认为钱钟书不过是学府中人,偶涉创作,既非“进步”作家,也非“前卫”新锐;张爱玲只是上海洋场一位言情小说作者而已。夏志清不但看出钱钟书、张爱玲,还有沈从文的独创成就,更要在四十年前美国评论界左倾成风的逆境里,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见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并兼。有知音一锤定音,不愁没有粉丝,缤纷的粉丝啊,蝴蝶一般地飞来。 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知音多高士,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的体会,充分的了解。知音与天才的关系有如信徒与神,并不需要“现场”,因为寸心就是神殿。 粉丝则不然。这种高速流动的族群必须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挤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断加温,只待偶像忽然出现而达于沸腾。 “知音”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善于弹琴,唯有知己钟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终身不再操鼓。《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么看来,孔子真可谓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岂不成了香港人所说的“发烧友”了?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今日的乐迷粉丝,不妨引圣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第七章《述而》吧。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粉丝已经够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作为音译词的“粉丝”使用方便,既可表现出粉丝从者如云的声势,也可体现粉丝喜纠缠、善攀附的特性。 | B.天才如果遇到知音肯定他的价值,那颗寂寞的寸心会感到欣慰;如果得知音而复失,则会悲伤不已。 | C.知音的出现,不是在天才成名之前,就是要等天才死了之后。前者如歌德,后者如本•约翰逊。 | D.作者认为粉丝和知音都可爱,但我们的生活中不缺少粉丝,缺少的是知音。作者期待更多的知音出现。 |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郭沫若在诗歌《炉中煤》里,以“炉中煤”自喻,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心爱的人儿”——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 B.《边城》中多次写到翠翠一个人无由地哭,这是一个缺少母爱、心理孤独的山城少女情窦初开时,面对内心朦胧的情感不知所措的自然反应。 | C.觉慧是《家》中觉醒最早、反抗最激烈的叛逆者,但也有幼稚软弱的一面,他虽然憎恶封建家庭的腐朽,却没有离家出走,与封建家庭彻底决裂。 | D.《老人与海》中的男孩马诺林的形象与老人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男孩既是老人过去的象征,也是老人的精神传人。 | E. “吃药”是《雷雨》中的经典细节,它突出了周朴园封建家长的权威,也表现了蘩漪逆来顺受的无奈和周萍的软弱无能。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