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青春盛唐李泽厚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指出“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春盛唐 李泽厚 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指出“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荒漠”。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代表这种清新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闻一多强调的刘希夷和张若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多么漂亮、流畅、优美、轻快呵!特别是后者,闻一多再三赞不绝口:“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其实,这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的顶峰,经由以王勃为典型代表的“初唐四杰”就要向更高的盛唐峰巅攀登了。它更实在,更成熟,开始走向社会生活和现实世间。“四杰”之后,迎来了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展现了盛唐之音的鲜花怒放。它首先是由陈子昂著名的四句诗喊出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满腹牢***、一腔孤愤的,但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惋。这就是盛唐之音。 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在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的社会氛围中,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的一面则由所谓田园诗派写出。像王维的《辋川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忠实、客观、简洁,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它优美、明朗、健康,同样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都更深刻地反映着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中才可能存在。 (节选自《美的历程》)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闻一多先生对初唐诗歌特点的论述,是为了帮助读者分清初唐诗歌和盛唐诗歌的区别。 | B.初唐诗歌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宫体诗歌的局限,把诗歌题材拓宽到了市井生活、田园和边塞风光,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为盛唐之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C.盛唐诗歌的显著特征在于,笑傲王侯,蔑视世俗,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实现人生抱负。 | D.盛唐之音,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因此,不管是边塞诗、田园诗,还是其他题材的诗,只要是盛唐时期出现的诗歌,就都是盛唐之音。 | 2.闻一多认为《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歌最高典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盛唐诗歌的风格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风格的根本原因。 |
答案
1.B 2.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有强烈的生命意识;风格清新优美。 3.风格特点:作者精神上积极进取,豪迈奔放;作品风格充满清新明快的基调,即使是写边塞内容、田园风光,也洋溢着乐观、向上、明朗的情绪。形成这种风格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是时代风气形成了盛唐之音。 |
解析
1.B(A项引用闻一多的话,是为了论述初唐诗歌的贡献。C项对盛唐诗歌的风格概括不当。D项“盛唐之音”有其特定内涵,不仅仅是时间概念。) 2.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有强烈的生命(宇宙)意识;风格清新优美。 3.风格特点:作者精神上积极进取,豪迈奔放;作品风格充满清新明快的基调,即使是写边塞内容、田园风光,也洋溢着乐观、向上、明朗的情绪。形成这种风格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是时代风气形成了盛唐之音。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 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而产生的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安排解决。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全控制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泄空间。 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需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研究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 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以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后,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由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要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对用水效率和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它为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例如,河流的洪水,它虽然有为害的一面,但它有补给两岸地下水和湖泊洼地的水源、塑造河床、稀释污水等作用,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保护每条河流的水质不受污染,更是保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必要条件。有的论述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仅限于支持河道内的水生动植物,是不够全面的。 (节选自钱正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见《新华文摘》2004年15期) 1.下列对文中“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只要人类不过度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洪水就不会泛滥成灾。 B.人类为了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就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 C.建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安排蓄泄超标准洪水的空间。 D.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过多占用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 2.下列有关河流“生态功能”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地球表层,河流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功能不可替代。 B.河流的干流和它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为地球水循环提供陆面通道。 C.河流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通过它实现陆地与海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D.河流的洪水,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不可缺少的因素,尽管它有为害的一面。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完全消除自然现象的江河洪水,但可以自己解决人为因素的江河洪灾。 B.在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水利工作要有所兼顾。 C.研究如何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是人类维护生存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 D.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并掌握河流变化的规律,河流的洪水就不再是有害的了。 4.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人类不能也不必消除江河洪水,但希望最终能与它和谐共处。 B.人类一旦建立了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就能完全消除江河洪灾。 C.未来,人类要从根本上消除江河洪灾,必须以牺牲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为代价。 D.合理配置水资源,能够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后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早在 1949年,一位名叫 Donald Hebb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简单法则,来说明经验如何塑造某个特定的神经回路。受巴甫洛夫著名的狗实验的启发,Hebb的理论认为在同一时间被激发的神经元间的联系会被强化。比如,铃声响时一个神经元被激发,在同一时间食物的出现会激发附近的另一个神经元,那么这两个神经元间的联系就会强化,形成一个细胞回路,记住这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不是所有输入信号都能激发神经细胞产生自己的信号。神经元就像个微处理芯片,它通过突触接收大量的信号。并且不断地把从突触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合。但不同的是,微处理器有许多输出途径,神经元则只有一个,就是它的轴突。所以,神经元对输入信号的反应方式只有一个:要么通过轴突激发一个冲动,向回路中相邻的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要么相反,不发出信号。 当神经元接收这样一个信号时,它的树突上的跨膜电位差轻微地升高,这种膜电位的局部改变被称为神经元突触的"激发"。当突触快速、高频地激发,就会发生一过性强化,即在短时记忆形成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但是通常单个突触短暂地激发不足以使一个神经元发放冲动,即术语称的动作电位。当神经元的许多突触一起激发,共同的作用下就会改变神经元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把信号传递到回路中的另一个神经元。 Hebb认为,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如果神经元上的一个突触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就会被当作蹩脚的角色剔除。但是那些同步激发的突触--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就会被强化。这样一来,大脑根据神经冲动流的方向,发展神经回路,逐步精化和完善,建立起大脑神经元间的网络联系。 从Hebb的理论出发分析该过程的确切机制,你会再次面对这样的问题,即在大脑铺设网络联系过程中,能强化或减弱突触联系的酶和蛋白必定是由某种特定的基因合成的,所以我们就开始寻找能激活这种基因的信号分子。 因为大脑中,神经系统中的信号表现为神经冲动的活动,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假设,冲动发放必定能打开或关闭神经细胞中特定的基因。为验证这个假设,我和我们实验室的博士后学者 Kouichi Itoh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取出胎儿小鼠的神经元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在培养皿中以电极刺激神经细胞。以不同形式剌激使之发放动作电位,然后检测时形成神经回路或者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的基因所转录的mRNA总量,结果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只需通过选择电生理刺激器上适宜的刺激频率就能打开或关闭特定的基因,就像你选择特定的频率收听某个无线电台的广播一样简单。 1.下面不属于Donald Hebb提出的"简单法则"的一项是 A.同一时间被激发的神经元间的联系会被强化。 B.当神经元的许多突触一起激发,共同的作用下就会改变神经元膜电位。 C.同步激发的突触--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就会被强化。 D.冲动发放必定能打开或关闭神经细胞中特定的基因。 2."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这个句子中,"管弦乐队"喻指的是 A.神经回路 B.神经元膜 C.神经细胞 D.神经冲动 3.下面是对神经元工作原理的简单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神经元通过突触接收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整合,再通过轴突激发一个冲动,向四邻的每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或不发出信号。 B.神经元接收到信号后,多个突触同步激发,使神经元发放冲动,把信号传递给细胞回路中的另一个神经元。 C.神经元通过突触接收信号,其突触与其它神经元上的突触一起激发,从而建立起大脑神经元间的网络联系。 D.神经元突触的"激发",引起树突上的跨膜电位差轻微地升高,当突触快速、高频地激发,就会发生短时记忆形成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 4.根据全文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神经元总是将接收来的信号整合以后产生自己的信号,这种信号通过轴突传递。 B.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形成细胞回路,建立大脑神经元之间网络联系的重要条件。 C.在信息传递与整合的过程中,有一些神经元被淘汰,另有一些神经元得到强化。 D.神经细胞在不同电极形式的刺激下,其特定的基因所转录的mRNA的总量不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医学界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证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证的研究,发现这一证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 1.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2.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即东方医药学不光指汉族、藏族的医药学。 B.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 C.原来人体中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各自独立,没有联系。 D.现代西医学已经能够从分子水平阐述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 B.西方许多国家对古老的中医学正逐步地从排斥转向理解,看来,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 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 D.西医学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医学,尽管它对很多问题仍然解释不清,对有些病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日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不期而遇地撞在一起。 ②一则令人高兴,六国科学家联合公布,继去年成功绘制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之后,他们又绘制出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对人类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发现。 ③另一则令人悲伤,美国北圣菲铁路公司被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该公司停止对雇员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是美国首例与工作场所、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有关的法律纠纷案。 ④诚如人们时下习惯于用“双刃剑”来描述全球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样,基因技术的发展,同样也未逃出科学进步与传统道德相互冲突的困局,而上述两则新闻,正是这一困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 ⑤毫无疑问,人类基因图谱的精确绘制,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性意义。如果说19世纪的科学家用元素周期表来描述世界,为20世纪的科学革命铺平道路,那么现在的基因解码一定会在本世纪掀起生物和医药领域里的革命。 ⑥科学家们已在着手确定每个基因及其功能,而以往的治病方式也可能将因之而改变。人类将能以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来衡量人体的健康,勿须等到真正患病。 ⑦正因如此,有人担心,今后可能会发生因基因异常而歧视某人的现象。道德家们则更忧虑依据基因而判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所以,有科学家呼吁,有必要教育医生和公众,让他们知道基因知识有哪些极限。毕竟,人不只是一堆基因那样简单,换句话说,人类绝非各种基因加起来的产物。基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与人体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⑧尽管人类已破解了基因图谱,但现在距离认识基因彼此之间的关系仍很遥远。人体内有1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里有数万个基因,他们彼此间发生怎样的作用,产生怎样的效果,人类恐怕永远也都不会知道。 1.第④段中作者用“双刃剑”一词要描述的对象是 A.全球面临的诸多问题 B.发展中的基因技术 C.科学进步与传统道德的冲突 D.目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 2.第⑦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必要教育医生和公众,让他们知道基因知识有哪些极限”的含义是 A.有关基因的知识是无限的,医生和公众不可能完全掌握。 B.有关基因的知识很丰富,有些没有必要让医生和公众掌握。 C.受客观条件制约,有些基因知识医生和公众永远也不可能了解。 D.教育医生和公众,有些基因知识的运用不能突破伦理道德等约束。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已经确定每个基因及其功能,以往的治病方式将可能因之而改变。 B.和元素周期表一样,基因解码也将对新世纪的科学革命发挥巨大的作用。 C.人的社会属性较基因本身更重要,因为人类不是各种基因简单相加的产物。 D.目前道德家担忧的是社会会依据基因而判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避免基因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B.基因的检测与修补将会成为主要的医疗手段。 C.两个基因之间,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它有可能成为人类永久之谜。 D.与网络技术一样,在基因技术的发展中,也必然出现许多与之相关的新概念。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在地球上的产生和发展是一部悠长而复杂的历史,从非生命世界的无机物,经过千变万化,才逐步演化出现今如此繁荣的生命世界。 那么,现在地球上是否还存在着从无机物直接转变成生命的过程呢?有人凭想像认为,既然在三十几亿年前的地球上能发生从非生命物质向原始生命的转化,那么,现在地球上还应继续自然地产生着生命,这种说法已被大多数人否定。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在地球上已不存在当时从无机物形成生命的自然条件。那时,地球上可以从无机物形成多种复杂的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又都累积在适宜的场所——原始海洋里。由于当时的地球上还没有出现微生物,也没有游离的氧气,所以,形成的有机物不会被氧化或被微生物分解。又由于没有臭氧层的阻拦,强大的紫外线可以直接射到地面,促进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因而可以使有机物充分地累积起来,经过漫长的发展而演化为生命。 可是,现代的地球与当时情况截然不同,现代地球的大气已经不是还原性气体,大气中有着丰富的氧气,随时都在氧化分解着有机物,而且氧气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有一部分变成了臭氧,它阻止了大部分的紫外线透射至地面,因此,现在地球上已没有当时使有机物积累起来的自然条件了。更主要的是,现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异样生命,如细菌等。在空气中、水域中、土壤中,都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活动、在繁衍,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吞噬着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因此有机物不可能再在地面上或海洋中积累起来,并继续发展成生命。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如美国学者道勒等认为,目前地球上还存在着化学演化的独特环境,他们指出从红海裂谷中发现的盐水池就是此种独特环境。这种水下断裂谷,是大陆正在这些地方逐渐漂移开来的标记。他们认为这样的独特环境很可能对各种化学演化理论所提出的大多数条件都是具备的,这些裂谷是一些巨大的坑洞,其中含有甲烷,以及可能含有为生命进一步演化所需要的其他成分,在那里没有氧,也没有微生物,总之,全然是一个生命起源的理想环境。因此,道勒等人呼吁不能让这个独特的环境受到污染,希望对这个令人神往的环境进行探索,以期解开原始生命在地球上是否还在继续发生之谜。 1.“从无机物形成生命”必须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不属于这一自然条件的一项是 A.无机物能够形成多种复杂的有机物。 B.紫外线可以直接照射到地面,促进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 C.有机物不会被氧化或被微生物分解。 D.有累积有机物的适宜场所——原始海洋。 2.对“现在地球不存在从无机物直接转变成生命过程”的原因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气中有着丰富的氧气,随时都在氧化分解着有机物。 B. 现在无机物已能经过化学反应变成有机物。 C.有大量的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自然界的有机物。 D.臭氧阻止了大部分的紫外线透射到地面,产生的有机物减少。 3.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多数人认为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从无机物直接转变成生命的过程,也有人持相反看法。 B.最原始的生命是在三十几亿年前从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 C.无机物形成生命必须有一定的自然环境,并且经过漫长的发展而逐步演化。 D.美国学者道勒等的发现解开了地球上原始生命是否还在继续发生之谜。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起源的理想环境是没有氧气和微生物,具有甲烷等其他成分以及海洋等。 B.微生物的分解、氧气的氧化和臭氧层阻挡紫外线的直接照射是导致无机物演化成生命停止的重要原因。 C.我们今天复杂的生命是由原来的无机物在由于大陆逐渐漂移开来而形成的水下断裂谷中进化来的。 D.有机物的大量积累,进而演化为生命,而今天由于大气成分的改变,有机物无法在地面或海洋积累,继续发展成生命。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