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怀想那片青青草地我的家因动迁,新搬来这个郊区的小城镇,这里的环境趋于宁静,也自然使我的心境好起来。这几天回忆过去,不知何故,常使我想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怀想那片青青草地 我的家因动迁,新搬来这个郊区的小城镇,这里的环境趋于宁静,也自然使我的心境好起来。这几天回忆过去,不知何故,常使我想起失落久远的故乡和童年,而且想到屋前那片青青的草地。它在不惹人注意的时候,常以一种青春的蓬勃和生机的活力,悄悄展现着生命的颜色,生长着这个季节中独有的嫩绿。青青的草地,清香的叶脉,染绿过我的童年,洗涤过我的心灵,至今仍在牵动着我的思念。 每当阳春三月的日子,大地刚刚苏醒,万物生机勃勃。这片青青的草地宛如茫茫人海中久违的朋友,给走过严冬日子的每一个人送来无限的温暖,送来热爱新的生命的力量和勇气,这些绿色的生命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希冀。 在阳光雨露的滋润和春风的吹拂下,这片嫩绿的小草不喧哗、不声张、不嬉闹,像刚刚睡醒的姑娘一样有些娇羞,文静地站着,鲜嫩的叶片上溜滑着一滴滴闪亮的露珠,在微风的吹拂下,晶莹剔透的露珠从叶尖上颤颤地滚落下来,使人想起千万点晶亮的杏花春雨,想起生命成长的过程…… 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赤着脚,走进了这片翠绿的草地。脚丫踩在温软的泥土上,草叶亲吻着光滑的小脚,立刻有一种痒酥酥凉沁沁的感觉,人立刻变得透体芬芳。我玩累了,随意躺在舒适柔软的草地上,闻到了一种梦一般飘来的鲜嫩、温馨的气息,我的干涸已久的心田,被这一片碧绿种满了生机。 那一天清晨,我静静地伫立于湖边,聆听一种小草生命悄然拔节的声音,心头有如暖流涌过。那些弱小但又顽强不屈的草,从执着追求到旺盛生长,昭示出一种原始的壮美。那片小草,纷纷地擎起了一面面青春的旗幡,沐浴着春风,欣欣然地欢舞,自由自在地歌唱。于是整个春天,这片青草地便成了我放牧心灵的绿洲。 下雪的日子里,我静静地伫立在窗前,透过明亮洁净的玻璃窗,凝望着窗外那一朵朵轻盈洁白的雪花,从灰蒙蒙的天空上飘落下来,轻轻地覆盖在那片干枯的草地上,心想:那片草地来年一定依然会重发新叶、长得更茂盛的,一定会再展示不朽的活力、刻意追求春天的繁荣、演奏绿色的生命进行曲的。 然而,那片给了我很多慰藉的草地,现在已经永远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消失在一次填湖筑路的兴建小城镇的建设中。 现在我蜗居在小城镇的新村里,静谧的夜里,心里总想到那片青青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原始对心灵的一种召唤,在这种时候这样的地方,浮躁的心灵会得到舒心的超脱。我曾好几回在梦中,与这片青青的草地共同度过自由自在的日子。有了绿色的地方,每一天都是新的。绿色对于每一个新村、每一个城市都是何等的重要。 是的,每当我走过任何一块绿地,我的心中总会响起一支春天的歌,总会怀念起我童年时代拥抱过的那片青青的草地。 16.选文第三段中说:“这片嫩绿的小草不喧哗、不声张、不嬉闹,像刚刚睡醒的姑娘一样有些娇羞,文静地站着,鲜嫩的叶片上溜滑着一滴滴闪亮的露珠。”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 17.选文第五段中说:“整个春天,这片青草地便成了我放牧心灵的绿洲。”这里“放牧”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8.作者面临居住环境的变迁,时常“想起失落久远的故乡和童年,而且想到屋前那片青青的草地”,牵引着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怀想那片青青草地的原因是什么?(2分) 19.结合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作者从哪些角度描绘了故乡那片青青的草地?试简要分析。(2分) (2)作者怀想的那片青青草地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 |
答案
16.拟人。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青草娇羞、文静的形象,色彩鲜明,表意丰富。 17. “放牧”的含义指心灵自由自在地驰骋,表达了作者对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青青草地的喜爱之情。 18.(1)草地显示了青春的蓬勃和生机的活力,展现着生命的颜色;(2)草地(绿地)能给人以温暖、力量、勇气、希望;(3)使浮躁的心灵得到舒心的超脱。 19.(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如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对青草地形态的描绘;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如第四自然段写调皮小孩赤脚的感觉来写青草地的柔软,第六自然段作者由眼前雪景联想到来年小草旺盛生命力的描述等。 (2)常以一种青春的蓬勃和生机的活力,悄悄展现着生命的颜色,生长着这个季节中独有的嫩绿;给人送来无限的温暖、热爱新生命的力量和勇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希冀;一种梦一般飘来的鲜嫩、温馨的气息;弱小但又顽强不屈,从执着追求到旺盛生长,昭示出一种原始的壮美。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童年的萤火虫 金翠华 (1)有些在城市里长大的人,从来就没见过萤火虫。他们知道自然界还有一种昆虫叫萤火虫,是得益于“囊萤积雪”这个成语。人对自然的破坏,使很多蕴涵着生命意义的语汇变成死海化石,这个“囊萤积雪”就是一例。我的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里写道:“欲效车胤,找不到萤火虫;想学孙康,冬天见不到雪。历史啊,请告诉我,你喜欢哪一个时代的窗口?” (2)城市的高楼连厦之间,宽阔纵横的柏油街道上,为什么见不到萤火虫呢?是它不习惯那些闪烁刺眼的霓虹灯,还是它不屑于在那些携带着喧嚣浊气的车灯中出没?都市灯红酒绿的夜,没有萤火虫的踪影。哪怕是夜再深、再黑,也见不到点滴萤光。 (3)然而,今年9月的一个晚上,萤火虫却悄然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我是在泽园宿舍的北山崖下看到的。野花和蔓草从山崖垂下来,夜风里依稀看见它们摇曳的倩影。月季花、迎春花、枣树、梨树、无花果树、石榴树……在山脚下簇拥着这座守望着校园的山崖,花草的清香沿着百卉路一直流溢到百卉广场,浸润着校园的每一条小路,祝福着活跃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萤火虫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祝福的源头,点燃了它那美丽的小灯。 (4)萤火虫的小灯生气盎然,绿晶晶的萤光,闪耀在黄褐色的腹尾,柔软的翅鞘,扇动着,托着这一盏小灯,在树丛花叶间穿行。温柔的绿光照着薄薄的翅鞘,照着翅鞘扇起的颤颤波纹,像撒落在夜河里的宝石,随着水流缓缓地、忽隐忽现地闪耀着,闪耀着,真是梦幻般的美丽。 (5)“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秋夕》里的名句。我年轻的母亲吟诵这句诗的时候,手里握着的是大芭蕉扇,为我赶着蚊子,教我写“萤火虫”三个字。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那时的小学生是背着黑色的石板上学的,写字用白色的石笔在石板上写,写满了可以擦去,只要不弄碎了,一块石板可以一直用下去。我还不到上学的年纪,常常躲在门后看小学生上学放学,看他们背的石板,心里渴盼着有一天我也能有一块石板。 (6)我的母亲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尽管家境已经败落到不能再败落的地步,可她总能想出办法,让我能自信地去生活,而不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小孩。 (7)买不起石板,母亲不知从哪里捡来一个破了的瓦盆,她用石头把破碎的棱角砸去,磨成了一个大瓦盘,又从河边淘洗了一袋沙子,把沙子倒在瓦盘里,用手抹平,这就是我的“石板”了。母亲为我的瓦盘和沙子做了一个漂亮的书包,还绣上“学习”两个字。 (8)我就是背着这个书包读完了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那时我压根就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用流利的金笔在洁白的纸上描写我的小瓦盘,感念着那些供我练字的河沙! (9)我很快就会写“萤火虫”三个字了,只是“虫”字写得不好看。繁体字的虫是现在的三个虫字聚在一起,写在沙盘上总是显得臃肿,沙子一塌,有些笔画就不清楚了,好像缺腿少脚的。可母亲还是笑着表扬我写得好。她说我写的萤火虫是提着灯笼在飞的萤火虫,不是爬在草丛里的。飞着的萤火虫你是看不清它的腿和脚的。 (10)我遥远的童年啊,储存了母亲多少的激励和挚爱!正是这挚爱真诚的激励,伴随着我走过了人生的几多坎坷…… (11)没有想到在这繁华都市的一隅,竟然会看到我童年的萤火虫,它寻找我,在时间的隧道里飞越了几十年,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我。 (12)小时候我曾问过妈妈萤火虫为什么要打着小灯笼飞?妈妈说,它在寻找那些丢失了的小孩。小孩能丢失吗?能丢失。天太黑,看不清路,跌到沟里,掉在坑里,有的叫野草缠住了,就回不了家。——我一下子钻到妈妈的怀里,泪水顷刻涌了出来,我把脸贴在妈妈的脸上,哭着说:“妈妈,我不走丢,我不愿走丢。”妈妈搂着我,摩挲着我的头发,安慰我说:“小闺女不会走丢,一辈子都不会走丢。萤火虫知道小闺女不会走丢,它来看看你就放心地飞走了——你看,它打着灯笼找别的孩子了。” (13)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狄奥奇尼斯,大白天提着灯笼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满处跑。当时的雅典,经济繁荣,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消磨在会场、市集、运动场以及妓院里。人在物欲引诱、荣华富贵、权势财富的绵密攻击下,彻头彻尾地出卖了自己——出卖了自己的尊严、自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拥有了外在的看得见的东西之后,人的本质却丢失了,看不见了。迪奥金尼斯认为这是人生一件赔得最彻底的买卖。你即使赚得全世界,但丢了生命还有什么益处?迪奥金尼斯是不是从萤火虫里得到启示,以至于他成了那个时代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满街跑。有人问他找什么。“找人!我正在找人,人怎么都不见了呢?”他回答着继续满街跑着,提着他的小灯笼。 (14)母亲曾告诉我,黑夜里走丢的孩子,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听到家人的呼喊:“你在哪里?”听到了呼喊,你要及时地回应:“我在这里!”家人顺着声音就能找到你。 (15)“你在哪里?”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声音,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沉下心来,我似乎都能听到这个声音,我就会信心百倍地回应:我在这里! (16)暑气即将消散的这个9月的晚上,我童年的萤火虫来到了校园。它美丽的小灯一往情深地闪耀着,它看到了我,我也看到了它,我在心里默念着:“我在这里,亲爱的,我在这里。我没有走丢。”它听到我的心声,它欣慰地扇动着轻柔的翅鞘,在我们的月季花前转了一圈,又悄然地飞进了黑色的夜幕。 (17)萤火虫,我童年的萤火虫,正提着它的小灯笼在黑夜里飞翔着,寻找着。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文中有两处写道:“妈妈,我不走丢”(第12段)“我没有走丢”(第16段)。请分别写出两处“走丢”的含义。答:妈妈,我不走丢 我没有走丢 小题2:“他成了那个时代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满街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小题3:文章多处写到了萤火虫,但心情感受并不完全相同,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第1段、第4段和第11段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并填入下面的空格处。(6分) 答: 小题4:“萤火虫”这一形象在文中有着怎样的含义和作用?(4分) 答: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深还照读书窗 葛兆光 ①灯下都市,想起宋人刘子军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不觉怆然。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明月不知人已去,依旧来照,已不再是读书窗,就是读书,也不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情致。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成昏黄的一片,遥遥地挂在天边,印刷体加洋装封皮也不像线装书那样可以握成一卷,更不像线装书那样容易抚慰焦躁的心境,不拿笔记本与卡片是不能记忆这纸上的意思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在今天大概是考不中文凭的,换作今天,他一样只能在灯下操起放大镜一字一字地寻章摘句。 ②现代人从小读书,说来比古人多得多。据说孔子“学富五车”,以竹简折成铅字算来,他肚子里也不过三本两本;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万卷其实是夸大而言其多。现代人又何止读万卷书?可是现代人既成不了哲圣也成不了诗圣。本来,读数不在多寡,知识未必是智慧。但现代人一切都需要析斤掰两拿计算器来估量价值,加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观,读书已沦落到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没有什么不同的境地。《朱子类语》云:“学须先理会那大底,理会地大底,将来那里面小底也自然通透,今人却是理会那大底不得,只去搜寻里面小小的节目。”只这“大”“小”之分中便有个真意在,“大”不是肚皮里可以车载斗量的知识,而是心灵中无可计算的智慧,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心智的润养。 ③公正地说,读书可分两种:伏案苦读细啃书,记得公式,背得数字,每到领悟处不禁长嘘一声,是书生苦事。这时犹如爬山,一山放过一山拦,攀登时想的是文凭、是课题、是职称,是经世致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和“功名如探囊取物耳”是一回事,书中文字被读成肚里知识。品茗呷酒漫读书,心与书通,忘却经营生计、案牍文字,每到会心处不禁抚掌,是赏心乐事。这时虽人问书中所言何事均浑然忘却,但书中意味则如盐放水中,时时在心头提撕点拨,让人自省,催人自觉,于是书中文字化为心头素养。 ④诚然,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文人那点闲情也许已不合时宜了,不过,如果能在电话铃声、汽车笛声、机器轰鸣声中留下一小片安静,让人体味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的滋味,如果能在霓虹灯光、白炽灯光、探照灯光中给明月留下一点缝隙,让它来淡淡地照一照读书人的书案书窗,似乎也能给人一线安慰。在连叹息都没有功夫的岁月里,人怎样才能将知识转为智慧?其实,读书仿佛旅游,人何必处处拍照留影,处处题“到此一游”,那山水溪石林壑松风在心头留下了些许快意,残存半分温馨,让人会想起来就忘却了尘世的疲惫与困惑,这不也就够了么? 1.在第①段中,作者说:“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从文中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分) 2.第二段中,“只这‘大’‘小’之分便有个读书真意在”。这里的“大”、“小”、“读书真意”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⑴“大”是指 ⑵“小”是指 ⑶“读书真意”指 3.(1)第①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运用了对比,指出运用对比的作用。(不超过20个字)(2分) (2)第④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运用了比喻,指出作者运用比喻所阐明的观点。(不超过25个字)(2分)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现代的印刷和奢华的装帧使书本失去了线装书的温馨,注重书的形式而忽视了书的内容。 | B.“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似的读书,急功近利,搜寻的只是书中的“小底”。 | C.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作者认为不值得提倡。 | D.“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这句话对读书的体会,和本文有相通之处。 | E.这篇随笔语言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在形象的议论中呈现着思辨的睿智和儒雅的情怀。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会是这样: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枯守一截老棍,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侵雪扰犹自温柔地抱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突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小孩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只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只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叽叽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的春天。 1.(1)第一自然段中的“将冷脸笑成花面”是喻指 的景象。(不能超过10个字)(2分) (2)第一自然段中的“一首澌澌然的歌”是喻指 的景象。(不能超过4个字)(2分) 2.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具体描写的对象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内容,即 。(不能超过16个字)(3分) 3.文章中多次出现“春天必然曾经这样”等句子(画有横线),这些句子在文章有什么作用?(分三点回答,每一点字数不超过20个字。)(6分)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A.这是一篇清新隽永、文采飞扬的抒情散文,丰富的联想、想像和抑扬对比的写法,是文章的一大特点。 | B.“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这句话是寓褒于贬,赞美了春天的活泼、灵动与蓬勃。 | C.文章通过对“春”字古音的考证,描绘了人们对春天来临的敏锐、细腻的感知。 | D.文章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通过对古之春天的热情描绘,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 E.文章末段运用委婉曲达的笔法批判了现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言有尽而意无穷。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 丁国强 《诗经》所特有的古典意蕴和民间视角使其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无论经学家如何去抠字眼,去作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都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王开林的《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是对“诗教”和“诗史”的解构。《诗经》是一部性情之作,对《诗经》的解读同样需要一种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诗经》之所以如此耐得住寻味,不仅在于其语言形式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给人以无限的启示。清代文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提到注释《诗经》的误区,他说:“《三百篇》诸子尚有未详处,后人何尝疏得尽?”他的办法是“只要吟咏既久,自然而然有兔起鹘落、水到渠成之妙”。自古至今,吟咏《诗经》者多矣,然而心领神会这恐怕是不多的。王开林则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轻松的神游者,他以诗化的语言来与三千年前的浪漫相呼应。以《诗经》的方式来阅读《诗经》,彻底抛弃了皓首穷经的烦恼。“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尽管三千年前女子的欢乐,连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都读不通透,但是,对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不读《诗经》,我们或许还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在《关雎》与《桃夭》之间,揣摩《诗经》时代的心事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诗经》的语言本身就具有白话性,这与诗境的延伸并不相悖。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用翻译的方式来对待诗性话语的发轫者,是一种大不恭。王开林将他的白话译作巧妙地置于他的随笔之中,在不经意间实现了诗意的转换。《月初》无疑是最美的一篇,上千年的痴情依旧不改:“月儿出来亮晶晶/月照美人撩我心/珊珊细步苗条影/一夜相思神不宁!”读者之所以没有感觉到语言上的破绽,那是因为王开林已经把自已置换成了当年的歌者:“她来过,两千多年前,她又走了,来时静悄去无声,唯有一缕香魂仍缭绕在春秋的月光里,如花的气息”。王开林先生并不指望通过《诗经》来确立一种价值立场,他关注的是一种“真”与“美”的错位。《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作者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况,这种比较是诗性的,是非学问的。《诗经》作为一种本源,只存在于诗人的感悟之中,“三千年前那只灵性充盈的燕子”是诗人的自造,既是一种启示,又是一种律令,命令诗人不能放弃诗的尺度。 [注]本文节选自《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的序言。《穿过〈诗经〉的画廊》的作者为王开林。 1.阅读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诗经》“耐得住寻味”的现象表现在 。(不超过40个字) (2)《诗经》“耐得住寻味”的原因是 。(不超过25个字) 2.如何解读《诗经》,各人有不同的说法或做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 (l)薛雪的说法: 。(不超过15个字) (2)王开林的做法: 。(不超过25个字) 3.阅读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其原因有哪些,请分点陈述。(不超过40个字)(4分) 4.下列分析和鉴赏,与这篇序言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A.《诗经》中的男女恋情,连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都读不通透,因而超越时空的诗情受到了遏止,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 | B.王开林巧妙地把他的《月初》白话译作置于他的随笔中,把《诗经》的抒情主人公置换成了王开林自己而不留痕迹。 | C.“三千年前那只灵性充盈的燕子”,在序言中既是指《诗经》中鲜活的审美生命,也是指王开林对《诗经》的审美感悟。 | D.“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指出了王开林将《诗经》研究置于一个开阔的视野之中。 | E.王开林的随笔从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生活的认知的角度研究《诗经》,充满着一种激情和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F.这篇序言把对王开林随笔的评价融会于充满了诗意的描述之中,与王开林随笔的风格相接近,也增添了序言的艺术魁力。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驼铃/走进春天的怀抱 司马中原(台湾)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5岁。我看它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的记忆;他们颈下的驼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里飞奔,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①他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痛苦。 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浓厚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骆驼声,幻想自己成了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饿,忍着苦。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在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候,我忍着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怎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会真心诚意和他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人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驼着重负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个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的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②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成广阔无崖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途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呢!从纯美的感情世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夜以继日地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就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③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运在背脊上,何止是我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和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驼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沙漠,走过疾风怒吼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饮一饮甘冽的清泉,看一看仙人掌上的黄花,而我们是要走下去的,因为: 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写这个内容对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l)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 (不超过20字) (2)写这个内容的作用是: (不超过20宇) 2.画横线的①处,为什么觉得骆驼没有那么丑了?请分两点陈述。(4分) (1) (不超过20字) (2) (不超过20字) 3.阅读画横线的②③两处,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画横线的②处,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超过30字) (2)画根线的③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20字) 4.这篇散文的题目,或者拟为《驼铃》,或者拟为《走进春天的怀抱》,你也可以另拟一个题目,请你为这篇散文拟定一个题目,并说明以此为题的理由。(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