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窗外,飞舞的雪花中,那丛迎春开得正闹。白雪映衬黄花,金灿灿的。刚从学校回来过寒假的我忽然心动,踏雪寻春去!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窗外,飞舞的雪花中,那丛迎春开得正闹。白雪映衬黄花,金灿灿的。刚从学校回来过寒假的我忽然心动,踏雪寻春去!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窗外,飞舞的雪花中,那丛迎春开得正闹。白雪映衬黄花,金灿灿的。刚从学校回来过寒假的我忽然心动,踏雪寻春去!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游,不时嘿嘿傻笑。好容易把她拉回来,却瞪大眼睛说我有病。我拿三毛作比,说踏雪寻春,当比三毛更三毛。一听这话,妹妹来了精神,翻身下床,围巾胶鞋,极麻利地武装完毕,倒连声催起我来。我窃笑,还是头发长的好唬弄。
一上江堤,寒风挟着雪团儿直往脖子里钻。放眼望去,雪滩茫茫,瘦水一痕。妹妹跌足叫悔:“寻春寻春,寻你的魂。”我笑道:“若是桃红柳绿,莺飞草长,那叫游春。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妹妹满脸无奈,作误上贼船状,一跛一滑,跟我下了江堤。
江滩杳无人迹,积雪蓬松深及膝弯。顶风冒雪,一步步捱到江边,妹妹气喘吁吁,两颊绯红,不由满腹怨气。我劝她说,这江水非平日之江水,乃是绿葡萄发醅的一江春水。说归说,自知难以服人。搜索枯肠想胡诌几句,妹妹忽然惊呼,且遥指远方。我擦净眼镜,极目水天苍茫处,好像有几粒黑点。妹妹眼尖,说是野鸭子。我遂借题发挥,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观赏了雪落碧波,野鸭戏水的美景,欲打道回府,谁料又节外生枝——妹妹想原路返家,我想从柳林迂回,相持不下,陷入僵局。没办法,只好掷硬币一决胜负。天助我也,三番两胜,兄走妹随。此时雪愈发下得紧,唯闻阵阵喘息与吱吱踏雪声。更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双腿沉沉如坠铅。
突然,眼前出现几丛芦苇,皆遭火焚,残干枯叶,劲风中摇曳作响,一种凄美慑人魂魄。妹妹见了停下步子,调侃说:“这里也有春么?”我折段焦苇,剥去苇衣,苇心竟泛出新绿,
火焚雪欺,芦苇不死,令人感叹。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柳林,恍如置身水晶宫。柳树就像巨大的白珊瑚。徜徉在此,俗心如洗,一片玉洁冰清。妹妹牵过一根柳条,吹去浮雪,欢呼:“柳条发芽了!”我笑痴人说梦。
谁知凑近一瞅,咦!柳条当真拱出粒粒嫩芽。只可惜,不会做诗,难以抒情。
我问妹妹:“今儿踏雪寻春感觉如何?”她笑答:“妙!妙!明年下雪,我们还来。”
1.(1)“那丛迎春开得正闹”中的“闹”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我吟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对文章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2.文章结尾处,妹妹说:“妙!妙!”说明兄妹俩是寻到了春的,在文章中兄妹俩所寻之春是在哪些物象上体现出来的?(3分)
3.读完此文后,你认为文章所写的早春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用100字左右加以概括评析。
4.下面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分析,请选出正确的两项(4分)                   (    )
A.“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游”,“我拿三毛作比”,“当比三毛更三毛”中的四个“三毛”的含义是一样的。
B.“还是头发长的好唬弄”中的“头发长的”运用的是借代修辞,含有轻蔑的意味,与文章的情感基调协调。
C.在整个寻春的过程中,妹妹有过失望,有过埋怨,有过怀疑,更有过惊喜。
D.在艺术特色上,这篇文章能寓严肃的主题于轻松活泼的记叙之中,兄妹的嬉笑调侃平
添了文章的情趣。
E.文章材料简单琐细,且在处理时缺少变化,这是文章的不足处。
答案

1.(1)通感,突出了迎春花开得热烈(这道题,首先是对修辞手法的辨认,“闹”是听觉形象,而“迎春”开则是视觉形象。感觉之间的相互沟通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在这里是借用了千古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表达方式,将视觉形象以听觉形象出之,来达到表达迎春花开得热烈的意思)(2)点出一个“春”字,向读者透露野鸭子是春的信使,紧扣了文题做这道题时,一定要注意其用意是什么,因为在前文只是写到野鸭子,一般的读者可能一下还醒悟不过来,所以引用这句诗,将其春的信使的面目透露出来)
2.野鸭、苇心、柳条(全文写的是一个“春”字,因其是踏雪寻春,所以作者要把所寻的春天告诉读者。“春”在哪里?以什么物象将春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是作者必须要巧妙安排的。在文章中作者正是借助野鸭、芦苇之心和柳条来透露春天的到来的)
3.应紧扣“春天是万物与风雪严寒抗争而来的,并不是大自然的恩赐;虽柔弱而不畏强暴,虽屡遭摧残却不可战胜;在苦难中显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以唤起人们的希望,鼓起人们的信心”等要点来评析。(要注意从环境的寒冷等来得出第一要点,要注意从芦苇被烧而春来又酿新绿来得出第二要点,要注意从文章中妹妹开头的懊悔到后来的明年要再来得出第三要点)
4.CD
解析

1.
2.
3.
4.(A项中的四个“三毛”,前三个“三毛”应是实指,后一个“三毛”则是虚指,只是一种象征。B项中的“含有轻蔑的意味,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协调”有误,这里的“头发长的”有调侃的意味,给文章增添了情趣。E项的评述过于偏颇,不正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人才问题的讨论会。有人私下给毛遂提了条意见:“好表现自己。”
我大吃一惊。这不是冤枉好人吗?仔细一想,毛遂也是表现自己。倘不表现自己,怎么能自荐呢!
原来,毛遂自荐并不避嫌疑。他本来就认为:有才能的人,就象放在布袋里的锥子,一定会冒出尖来。不冒尖,你怎么晓得他有才!千里马之所以能被伯乐发现,还不是因为千里马长啸一声地表现自己吗?
我们赞扬毛遂,说到底,就是赞扬毛遂敢于表现自己。这点,是过去所有赞扬毛遂的文章不曾点穿的。我敢说。
近些年来,自荐之风盛行。这是改革之举。然而,“好表现自己”的帽子,还畅销于市场。要不,怎么会把这顶帽子戴在毛遂头上?
跟“好表现自己”相反,“不表现自己”,从来都是作为一种谦逊的美德加以肯定。众目睽睽之下,谁能说不要这种美德?
于是乎,明明是错误不能顶,明明是好事不能做,明明有意见不能提,明明有主意不能讲。怕啊,怕背“好表现自己”之名啊。
“不能表现自己”的“美德”误了多少事?如果有可能作个统计,误事的总数,平均分配到每个中国人头上,怕是谁都不会有一张笑脸。
“不表现自己”,不是美德。
“表现自己”,是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对人类的贡献。试想,每个 国人都这样去“好表现自己”,毛遂何其多也,我们堪称“毛遂之国”了。
“表现自己”,是要有气魂的。
在某些人眼里,“表现自己”跟“野心”、“风头主义”是同义语,犹如洪水猛兽般的吓人。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人,全然不考虑这些。他们像毛遂一样不避嫌疑。他们明智地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表现自己”,表现的就是做人的那么一点精神。
改革的今天 ,应当受到指责的,倒不是“好表现自己”,而是那种害怕困难,得过且过,唯唯诺诺,相互推诿,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表现自己的人。
不敢表现自己,就不会有民族的朝气,事业的创造,历史的开拓。
“不表现自己”,是表现了自己的落后。
“表现自己”,是表现自己的进取。
“风头主义”、“野心”,跟表现自己无缘。优秀运动员李宁,把在奥运会上“表现自己”夺得的三枚金牌,都送给了他的老师、教练和保健医生,自己只留下银牌。他说:银牌才能说明自己的不足。这是“表现”中的另一种表现:在荣誉面前的表现。
我们能不为表现者的表现喝彩么?(《毛遂不避嫌疑》)
1 、在文中,“表现自己”是指              。(40字内)“不表现自己”是指                 等行为。(30字内)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0字内)
作者分两步进行论证:
(1)                            (30字内)
(2)                            (40字内)   
3 、文章结尾处,作者用了一个自然段专谈了“风头主义”“野心”跟“表现自己”无缘。这样写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45字内)
4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      )
A.标题“毛遂不避嫌疑”是用以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B.“‘不表现自己’的‘美德’误了多少事?”中“美德”一词加了引号是表示反语。
C.“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中,“不必”一词是“不必要”的意思。引这句话是用来表示有志于事业,敢于表现自己的人,不计成败毁誉的精神。
D.“我们能不为表现者的表现喝彩吗?”这句话中后一“表现”只指本论部分作者对“表现自己”的种种论述。
E 、这篇思想评论,作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又能联系实际,批驳了“好表现自己”的错误观点,为那些在改革洪流中挺身而出的毛遂们鸣锣开道,呐喊助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名著的遭遇
李洁非
文学名著,总是吸引影视改编者的注意力,然而,改编得好的偏偏又很少。
文学名著作为叙事艺术精品,给影视剧的编导预备了坚实的基础,能令其事斗功倍,所以中外很多影视编导都打它的主意,是很自然的;但是,由于文学名著自身的艺术复杂性,以及大多数编导的方方面面的个人修养与文学名著的艺术精纯性这间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改编的成功率历来偏低,这也是很自然的。
以四大古典名著所改编的电视剧为例,假原著的巨大影响,当初它们的播出都曾轰动一时,但好景却不长。特别是《红楼梦》和《水浒》二剧,照理说,其原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数一数二的杰作,艺术养料最丰,然而恰恰是由它们改编的电视剧,最失败,播出时频遭讥疑,之后几乎杳无踪影,导即被淡忘。
倒是最改编的《西游记》,得到了一些认可,多年来不时有重播。究其原因,虽然跟电视剧的编、导、演各方的努力和表现有关,但其实最主要的却是《西游记》小说原著本身,在四大古典里面,故事的意蕴和人物的意蕴,都是最简的,改编者把握起来,犯错误或者走形失神的机会不太多。
今年春节,忽见重拍之数集《西游记》在电视中播出,颇感诧异。于是观之。但不数集,我即生出狗尾续貂般的无聊感来。字幕上所谓“原班人马”显然名不副实,八戒、沙僧二位演员均已易人:况且,即便真是“原班人马”又待如何?看着唐僧、悟空、观音等面生赘肉、身手见缓的模样,我只作“既有当初,何必今日”之想。一是运用大量电脑特技,来加强打斗及神魔场景的表现;一是在剧情上脱离原著,由策划和编写人员自出心杼,增添若干情节。
前者我以为思路没有错误,眼下已近21世纪,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入影视创作,完全不应是有争议的问题,但像新版《西游记》这样,条件并不成熟却勉强为之,以至于生硬幼稚者,我觉得就反为不美。却年底,在影剧院欣赏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里面的电脑特技令人叹为观止,有再造世界般的神奇。有此印象,再看新版《西游记》,两相对照,后者的草率与粗糙真可以说昭然若揭!其间,资金不足可能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不过,我仍然感到,两者艺术态度上也有巨大差距。条件明明不具备而刻意为之,其动机不能不令人生疑——只怕是艺术创新的价值有限,而招徕看客的嫌疑倒更重一些吧?
至于新版《西游记》对原著情节的改动,原则上并非不可——只要改得合体、有度和足够聪明。可我所发现的改动,大抵都既不合体,也非有度,更不聪明。有一集,即叙述唐僧等受厄于如来金鹏的那一集,平空冒出了一个“孔雀公主”,居然以“纯情女郎”面目缠缠绵绵地穿插其间,对唐僧频送秋波。我直觉中即感到此一人物及其身上的种种信息,很是稀奇古怪,绝非原著可能有:一查,果系杜撰。诸如此类的笔触,我无意责其大胆,惟觉改编者头脑有些混乱。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确打上了90年代以来中国蓬勃兴起的市场化文化的印记。对它,我们只宜这样理解,若过多地考虑什么“文学名著改编”这类的问题,倒有点多余了。
(节选自《书摘》2000年5期)
为什么说“文学名著,总是吸引影视改编者的注意力”?(3分)
(1)本文第三、四两段分别评论了根据名著所拍的三部电视剧,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2)本文第三段明确说“以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为例”,但为什么下文却只列举了三部,而没有举出《三国演义》?(2分)
作者在第五段所说“狗尾续貂”一语,(1)具体指什么而言?(2)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从第一段所说“改编得好的偏偏又很少”一语来看,作者似乎并没有全盘否定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但从下文的叙述及举例看,作者其实并不承认在这方面有成功的先例。
本文对新版《西游记》电视剧的拍摄中的过分市场化取向颇有微词,认为这是该剧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作者认同名著改编电视剧这种文化快餐现象,但不赞成在电视剧拍摄中运用电脑特技和对原著情节进行改动。
本文评论新拍《西游记》的相关篇幅占的比重大,是由于它的问题更多更新更典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可使行文重点更突出,针对性更强,详略更加得当。
本文用运了对比的手法,如将改编的电视剧与原著对比,将已拍成的有关名著电视剧相互对比,把同一句著电视剧的新旧版对比,使说理更加鲜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目光”作为一种特殊的“光”,似乎也具有各种物理光学特征。
(2)目光能聚集。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目光应该是分散的,像物体上漫反射的自然光一样,人们的视线也应当是散漫的。若是生活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有序地聚焦于一点,那准是出事了。一个健康的、有理性的社会,人们的目光应该分散在各自所关心的事业领域中,散落在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的亲爱者身上,这才是正常安定的生活。
(3)目光有投射。物本无影,影乃光之所为。“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就是这个道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同一个方向(如正面)投向某个人时,这个人必定成为一个迎合某种潮流的“耀眼人物”。但是他的身后也必定留下一片阴影——视觉上的盲区。若大家的目光能够分散开,把他当作我们中的一员,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到他的不同侧面,使他的前后左右上下都允许有目光,他也就消除了这种阴影,成为一个生活在自然光下的凡人。艺术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懂得如何引导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最想表现的地方,为此,罗丹敲掉了巴尔扎克塑像那双极为优美的手。
(4)目光有光压。早在1901年尼柯尔斯就已用实验证明了光有压力。同样,目光也有压力。一个人若总是处在众目睽睽的目光压力之下生活得必定很不自在。倘若再是个名人,又无法避开四面八方强大的目光压力,他就很难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境去思考、去创造,去过那种不必设防、自主自由的舒心日子。当然,若是完全没有目光投向你,或是目光一瞥到你就立即躲开也不是好事。
(5)目光有颜色。正如只有自然光(白光)才能反射出物体的真实面貌一样,用任何有色目光去观察都会偏离真实的客观世界,故一个人要尽可能使自己的目光接近“白光”。实际上,每个人的目光都带有自己特定的颜色,这不足为怪,也许这正是他的风格所在。
但是所有人的目光之总合,必定会是接近白色的自然光。为此,要相信大众眼光的准确性。因为白光本身就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合成的,而且要的就是这种大家都具有自己不同色彩的目光,缺了哪种颜色,合成出来的都不是自然光。有意排斥某种颜色的光,其结果也必然会使自己偏离了自然光的品位。
(6)目光有衍射。若从极小的狭缝中看人,你只会看到伴有竖直条纹的失真人像。物理学家把这称为“衍射现象”。老百姓则说得更加率直利落:“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7)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特殊目光,它太超前了,以至于超出了同时代人目光的可见范围,如同紫外光与红外线一样不为常人所见。这种独具慧眼的目光往往为当代人所不相容,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悲惨地熄灭了。但历史和科学史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对后代人是宝贵的,是值得骄傲的超常智慧极品。
1. 第(3)段中的“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所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作者在文中以“罗丹敲掉了巴尔扎克塑像那双极为优美的手”为例意在说明(3分)
A.罗丹把巴尔扎克塑像最有价值的东西毁了
B.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人物的不同侧面
C.罗丹对巴尔扎克塑像的残缺美有偏爱
D.目光应散落在多种兴趣及亲爱者身上
3. 根据文意,概述第(4)段“目光有光压”的内容要点。(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联系生活举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目光还有不同的“温度”。(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第(1)段中“特殊”“似乎”等词语,说明全文构思的巧妙之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2)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3)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名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4)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了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5)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1. 第(1)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用脑袋开门、关门就是学武艺
B. 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C. 二十年不可能堆起喜马拉雅山
D. 广泛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成功
3. 第(3)、(4)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4分)
4. “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 青年时代喜爱音乐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
B. 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C. 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D. 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
E. 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
F. 中年时代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启示
G. 从不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夜雨诗意
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恐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无与伦比的充沛。
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国教授,闲谈间竟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说,他也深深迷恋着这种诗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顶造了一间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
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象,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反。苦旅的狼狈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的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
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室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要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团”。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是谈不上多少诗意的,只有一次在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司机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给予的艰难。
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人一时还很难从中提取出来。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松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因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园林一般的规整。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接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原始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图”中把延绵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遍,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开头通过对比作者与教授对夜雨诗意的不同体会,引出本文的题旨。
B.所谓“美学上的麻烦”指的是容易使人产生困惑的美学难题。
C.作者欣赏“蜀山行旅图”的诗意并不意味着对现代交通工具的推拒。
D.作者认为人们对方便和舒适的追求是与审美体验背道而驰的。
E. 欧洲的启蒙主义大师们对凡尔赛宫园林的规整并不持肯定的态度。
2. 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1)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起?
(2)第三段中的“领受”与“感悟”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3)第四段中哪两个字是作者强调的“诗意”所由产生的关键?
3.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阐述了哪两种美?(3分)
4. 有人认为,“现代”是没有诗意的文明阶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请加以说明。(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