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环境成本——经济开发建设的基本点有人认为,从今天的现实看15年前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可能恰恰在于他们当年的“正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环境成本——经济开发建设的基本点 有人认为,从今天的现实看15年前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可能恰恰在于他们当年的“正确”——当他们根据缜密的研究预测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将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时,这种悲观的预测,恰恰成为对社会的“预警”,促使社会高层决策做出正确的应对。今天,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正是正确应对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同样是学者们悲观的“预警”,却未能动用政府部门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做出正确的应对,防患于未然,直至20世纪末,生态破坏以灾难的形式总爆发,才想起“亡羊补牢”呢?环境问题之复杂与难以解决的症结何在? 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体制——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与行政系统的分割性的矛盾,由于地区利益 与部门利益之争,也由于现行经济政绩的攀比机制而加剧;而且还在于政策——在各项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和经济政策之中,尚未考虑环境因素,体现环境成本,杜绝破坏性的开发建设,甚至将环境因素排斥在经济发展之外,因此,使得关系民族兴衰的生态安全,每每为之付出代价,甚至抵消了经济增长做出的努力。使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受挫。 英国著名经济学教授沃夫德提出:某个国家要维持持续发展必须以国家的总体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不枯竭为前提。可持续发展就建立在总体资本增加的基础上。但是,如果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减少,总资本就可能是零或者甚至是负值,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根据这个重要思想,目前世界上逐渐采用了绿色GDP的计量方法。以往各国GDP增长实际上都有虚假的成分,把不宜作为国民财富的那一部分也统计了进去。例如,不仅把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纳入GDP,而且将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损失而去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也作为“财富”统统纳入GDP。 由此可见,不考虑环境资本,不减去“损失成本”,GDP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当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正是偿还以往经济建设造成的部分生态欠账。 毫无疑问,环境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与高度复杂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经济。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脱节,缺乏一致的政策。体系和决策体系,正是以往中国环境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因此,学者们要求环境因素要有机地融入和体现到经济决策中去,将生态安全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选自《科技文萃》,有删改) 4.对“绿色GDP”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通过治理环境而得到的国民财富。 B.指偿还以往经济建设造成的部分生态欠账后的国民财富。 C.指扣除用在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之外的国民财富。 D.指扣除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及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成本后的国民财富。 5.下列对“从今天的现实看15年前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可能恰恰在于他们当年的‘正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是由于他们过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预测,而忽略或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预测。 B.15年前学者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将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虽然是悲观的,但对社会产生了“预警”的作用。 C.学者们悲观的预测,促使政府高层决策做出正确的应对,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D.学者们当年对生态环境的悲观“预警”,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致出现生态灾难,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 6.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总体资本增加的基础上,如果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减少,总资本就会减少,影响可持续发展。 B.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不仅体制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政策方面也存在问题,使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受挫。 C.以往各国GDP增长实际上都有虚假成分,这些虚假成分是“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 D.以往中国环境问题解决不力,关键在于没有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缺乏一致的政策体系和决策体系。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成本是经济开发建设的基本点,因此,在经济开发建设中,只有体现环境成本,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因此,环境因素要有机地融入和体现到经济决策中去,才有可能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C.我国是用生态赤字换取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只要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就能偿还全部生态欠账。 D.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经济发展计划与环境保护规划要协调一致,才能有效保护环境,遏止生态灾难。 |
答案
4.D 5.A 6.B 7.C |
解析
4.A绿色GDP应扣除治理环境所消耗的成本。B“部分生态欠账”不准确。 C不完整。 5.对生态环境问题,学者们有过悲观的“预警”。 6.“总资本就可能是零或者甚至是负值”而不是“总资本就会减少”。C“虚假成分”还包括“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D不是没有制定政策,而是“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脱节”。 7.说法绝对化,且与原文不符。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春从心出 刘心武 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像,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经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7.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4分) 答: 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9.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分) 答: 10.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 B.文章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主线,脉络清晰,篇末以点睛之笔,揭示了“春从心出”的深刻含义。 | C.第三段中“琴弦般颤动的情愫”是指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语言新颖、贴切、形象。 | D.第四段中作者对“以往”和“如今”“害怕走进书店”的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突出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 | E.作者巧妙地以“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比喻往昔岁月的痕迹,以“沙石硌牙”比喻阅读时遇到别字时的感受。 |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气候变暖正在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家在2004年1月8号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气候变化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他们分析了从墨西哥到澳大利亚的1103个物种,结果表明:如果全球变暖的状况不加控制地持续下去,其中1/4的动植物将在未来的50年内因无法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按此比例,世界上100多万个物种将在半个世纪后从地球上消失。 科学家们预测,不同气候变暖程度对应的物种灭绝概率分别为18%、24%和35%。而由此引发的其它变化很可能会加剧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气温升高将影响全球降水格局的变化,当全球变暖与景观改变、物种入侵以及二氧化碳增加等相互作用,破坏生物群落与生态的交互作用时,物种灭绝的风险还会增加。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分布也会随之变化。目前我国鸟类的分布区正在向北扩展,这很可能就是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夏季在北方繁殖的鸟类在冬季来临时都有向南方迁徙的习惯。食物是影响鸟类迁徙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在北方获得充足的食物过冬,它们就有可能放弃千里迢迢的南北之行。斑嘴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只有夏季才在渤海湾地区生活,近年来由于冬季气候变暖,渤海湾近海结冰期缩短,斑嘴鸭已经成为该地区的常住鸟种。 并不是每一个物种都能成功地适应气候变化。近百年来,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对物种生存带来的考验比过去4000万年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剧烈。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方向和高山地区转移,更多的物种将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牺牲品。向极地迁移的物种很可能在途中遇到无法逾越的自然阻隔,比如高山、沙漠、海洋等,而无法到达目的地。向高海拔退缩的物种不得不面临因为栖息地有限引发的竞争,根据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大量的个体会在这一过程中被淘汰。某些生物很可能因为气候变暖完全丧失适宜的生存环境,它们将面临不能及时进化而灭绝的危险。 如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扭转全球变暖的局面,很可能使地球上15%—20%的物种幸免于难。造成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自184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30%,这可能是过去42万年中的最高值。如果不采取积极的能源政策和技术措施,预计到2100年,全球碳的排放将在当前的水平上至少增加4%,可能达到320%。 为了减缓和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和代表会聚东京,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为共同扭转全球气候变化迈出了第一步。但是,《京都议定书》的真正生效需要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签署。由于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在2001年宣布拒绝执行,虽然目前世界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距离使公约生效还有一定的差距。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17%的俄罗斯是否签署,对公约能否生效至关重要。而俄罗斯目前的态度让《京都议定书》充满艰辛的签约之路更多了一些悬念。 (摘自2004年1月21日《中国青年报》) 5.下列各项不属于“气候变暖”的后果的一项是 A.全球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和景观改变。 B.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转移。 C.物种入侵和生物群落与生态遭到破坏。 D.某些生物丧失适宜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6.下列有关“食物是影响鸟类迁徙的重要因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北方繁殖的鸟类在冬季来临前都有向南方迁徙的习惯,可能与鸟类在冬季的北方找不到食物有关。 B.如果鸟类在北方的冬季里也能找到食物,它们就不再千里迢迢的南飞。 C.气候变暖使得北方某些地区冬季不再十分寒冷,给鸟类觅食提供了条件,这可能是我国鸟类分布区域扩大的原因。 D.斑嘴鸭目前冬季常住渤海湾,与渤海湾近海结冰期缩短,容易觅食密切相关。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变暖的程度不同,对物种灭绝的速度的影响也不同。气候变暖低、中、高的程度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分别加快18%、24%、35%。 B.目前我国鸟类的分布区正向北扩张,这是气候变暖直接造成的。 C.斑嘴鸭在冬季也能在渤海湾地区生活,说明该物种在迁徙过程中获得了进化而不会灭绝。 D.气候变暖给动植物带来的直接威胁是生存环境的变化和食物的变化。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能有效的减缓和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世界上的100多万个物种就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B.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动植物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海洋中动植物的影响,因为海洋生物对环境和食物的依赖性较小。 C.《京都议定书》的通过,多少给人类扭转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一丝亮光,虽然它的签约之路艰辛和见效之日遥远。 D.如果人类不再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就会变冷,从而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范围的扩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 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②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1941年8月19日 【注】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7.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答: 8.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4分) 答: 9.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答: 1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在贵族政治未崩坏的时候,所有的知识、礼、乐等等,都在贵族手里,平民是没份的。那时有知识技能的专家,都由贵族专养专用,都是在官的。到了贵族政治崩坏以后,贵族有的失了势,穷了,养不起自用的专家。这些专家失了业,流落到民间,便卖他们的知识技能为生。凡有权有钱的都可以临时雇用他们;他们起初还是伺候贵族的时候多,不过不限于一家贵族罢了。这样发展了一些自由职业,靠这些自由职业为生的,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便是“士农工商”的“士”,这些“士”,这些专家,后来居然开门授徒起来。徒弟多了,声势就大了,地位也高了。他们除掉执行自己的职业之外,不免根据他们专门的知识技能,研究起当时的文化和制度来了。这就有了种种看法和主张。各“思以其道易天下。”诸子百家便是这样兴起的。 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是孔子。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蹇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去。他自己作了一个儒士;儒士是以教书和相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有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儒家。所谓旧文化、旧制度,主要的是西周的文化和制度,孔子相信是文王、周公创造的。继续文王、周公的事业,便是他给他自己的使命。他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 孔子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这所谓“直”、“仁”、 “忠”、“恕”;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凡事只问该作不该作,不必问有用无用;只重义,不计利。这样人才配去干政治,为国家服务。孔子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他想着当时制度的崩坏,阶级的紊乱,都是名不正的缘故。君没有君道,臣没有臣道,父没有父道子没有子道,实和名不能符合起来,天下自然乱了。救时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定分,社会的秩序,封建的阶级便会恢复的。他是给封建制度打了个理论的根据。这个正名主义,又是从《春秋》和古史官的种种书法归纳得来的。他所谓“述而不作”,其实是以述为作,就是理论化旧文化、旧制度,要将那些维持下去。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便在这里。 (选自《经典常谈》) 8.诸子百家是怎样兴起的?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之际,本来属于贵族阶层末一级的“士”,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形成了以自由职业为特征的诸子百家。 B.贵族政治崩坏以后,那些有才能的人由贵族沦为平民,后来借助开门授徒的等方式,重新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这些人就是诸子百家。 C.随着贵族政治崩坏,原来由贵族专养专用的有才能的人,因贵族失势而流落到民间,靠卖知识技能、开门授徒为生,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 D.春秋,战国之际,有才能的人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开门授徒,对当时的文化制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诸子百家。 9.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A.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是一个“老教书匠”,弟子三千,为社会培养很多优秀的人才。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招收来自社会不同层级的学生,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 C.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开中国讲学和游说之先河。 D.孔子一律教学生读《诗》《书》《礼》《乐》,而且使《诗》《书》等成为儒家的专有品。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封建时代的学者热衷于政治,不愿走西方自然科学的道路,对天文、算数、医学等自然科学,很少有人肯潜心加以研究。 B.诸子百家里只有儒家始终守着《诗》《书》《礼》《乐》,其他各家都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倡导更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学说。 C.宋元以来,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礼法要求,并不是孔子礼教思想的精神,而是统治者为了自身的政治需要而作的曲解。 D.当今世界,社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儒学思想的核心——“尚德”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推崇。 11.怎样理解“正名主义”,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3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8.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B.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9.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 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B.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C.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大有人在,其观点的多样化、繁复性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 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10.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11.根据文意,概括中国思想界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不超过30个字)(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