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①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①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

题型:福建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①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所谓“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此后有许多评论把“北京共识”称为“中国模式”,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论“中国模式”的文章和专著,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评论也相差甚大,许多相当客观,但也有“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提出要警惕“中国模式”的输出。
  ②有西方的评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而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如果这是指在21世纪,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21世纪中国会具有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
  ③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自然的事情。
  ④输出“中国模式”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我们认为,不只中国,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也即,“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⑤说到普适性时,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宏观意义上的普适性。如“博爱”“自由”“和平”“民主”显然是有普适性的。但是,如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这些概念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
  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认定,当今的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是最好的制度,几近完美,所以历史已经终结。他不单没有给西方创造新模式留下余地,更没有给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和以后可能产生的新社会模式留下任何余地。他不顾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而以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形式为唯一,违背了多元化世界的现实。
  ⑦“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是处于现在进行时。“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并会继续发展和完整,这应当是有充分理由的。中国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必须克服的困难,其中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过多依靠出口的经济结构;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问题仍然较多,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中国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调整,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⑧中国对于超级大国的位置既不羡慕也不憧憬,她许多年以来专注于国内建设和解决自己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也对中国对国际的贡献有所期望。中国也愿意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节选自2010年1月7日《参考消息》)
1.下列有关“中国模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模式”是国际社会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后,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定义和评论。
B.“中国模式”被认为是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一种发展途径。
C.“中国模式”是继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之后,中国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创造的第三种模式。
D.“中国模式”给有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这是全球化浪潮下自然而然的结果。
2.下列关于中国对所谓“中国模式”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
B.“中国模式”虽然还不具备高度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发展模式那样的普适性,但很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处于现在进行时,它会继续发展和完整,不会一成不变。
D.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中国有理由坚持自己的选择,走独立发展的道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际社会的某些人借中国的快速发展宣扬“中国威胁论”,担心中国会谋求世界霸权,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B.“中国模式”不具备“博爱”“自由”“和平”“民主”等因素,这是“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的根本原因。
C.国际舆论对中国模式的评论,无论其角度如何,甚至是中国不赞同的观点,对中国都有参考的意义。
D.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中国逐年扩大了参与度,这表明中国愿意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答案
1、C
2、B
3、B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芒种
周海亮
  (1)小满过后是芒种。芒种,该种庄稼了。
  (2)却没有庄稼可种。土地被炮火翻起一层,又翻起一层。焦土上散落着弹壳,弹片,水壶,断臂,炸烂的脑袋,凌乱缠绕的肠子。远方,有河。河套里,有芦苇。那里不是战场,芦苇半人高,连成了片。
  (3)山子趴在芦苇丛中,听潺潺的水声。他感觉自己就要死了。他受了伤,白森森的腿骨上,落几只贪婪的绿蝇。他抬手去轰,却轰不走。他就不轰了。他不敢碰自己的骨头。
  (4)山子是被打散的。两天前,山子拖一条伤腿,钻进芦苇丛,就一直躲在里面。他听见远处有队伍打过去,几小时后,再有队伍打过去,半天后,又有队伍打过去。终于,枪炮声稀下来,直至沉寂。却不敢爬出去。山子搞不清楚,现在,这里是红区,还是白区?
  (5)离他不远处的芦苇在动,有节奏地,窸窸窣窣,窸窸窣窣。
  (6)山子端起枪,闭上一只眼。手指扣紧扳机。身体绷紧成弓。山子没有开枪。枪膛里只有一颗子弹。山子一直在等。他不敢开枪。芦苇丛很密。他不知道对方是谁,自己人,还是敌人。他终于发现对方的脑袋,看清对方的军装。几乎同时,对方的枪口,几乎顶上他的脑袋。
  (7)山子还是新兵。
  (8)两个人近在咫尺。他们狠狠对视着。对方的枪,几乎触及山子的眉心;山子的枪,几乎碰到对方的牙齿。山子牙关轻颤,听到的却是对方沉重急促的喘息。山子恐惧到极点。他想扣响扳机。可是他想起家乡的妻子。这么近的距离,两个人,必将同归于尽。
  (9)山子不想死。他没有开枪……
  (10)山子集中意志,盯着对方的脑袋。那脑袋变得模糊,又变得清晰,变得很大,又变得很小,变得很近,又变得很远……太阳渐渐毒热起来,山子的神志开始恍惚。好几次,他的面前,突然翠绿一片,火红一片,金黄一片,漆黑一片。
  (11)对方突然笑了。扔下枪。
  (12)那一霎间,山子想扣响他的枪。他认为自己是胜利者。他甚至看到对方的脑袋爆开,溅出红和白的血。可是他的手指突然僵直,不能弯曲。
  (13)对方爬到山子面前,他说,咱们都不是打仗的材料,是受害。
  (14)山子的枪,顶着他的嘴。他的口水,将枪口打湿。
  (15)他伤得很重。一条腿肿得很粗。溃烂处流着腥臭的脓液,爬着密密匝匝的蛆虫。他从山子面前爬过去。爬几步,停下,解开干粮袋,留下一块饼。他说,谢谢。然后,继续爬。
  (16)山子的枪,始终瞄着他,直到他彻底消失在芦苇丛中。
  (17)那块饼,救了山子……
  (18)几个月后,打扫战场的时候,山子再一次发现他。他的头歪着,脖子上,两个并排的枪眼。身上到处都是血。血已凝固。他像个千年的陶俑。
  (19)那两枪,也许是战友打的,也许是山子打的。
  (20)山子想起他爬走时,还说过一句话,就哭了。
  (21)他说,今天芒种,咱们该回家,种庄稼了。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始对战场的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了战争凄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悲怆基调。
B.负伤的山子在僵持中,神志开始恍惚,体现山子的紧张,他毕竟只是一个新兵。
C.“他”***死山子轻而易举,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他”负伤太重,希望借此能获得山子的高抬贵手。
D.文章中有许多关于芦苇的描写,如“芦苇半人高,连成了片”,这些描写为山子在芦苇丛中躲藏以及山子和“他”在芦苇丛中相持等情节做了铺垫,使情节设计合理可信。
E.“他”的饼救了山子,而山子却很可能是***死他的凶手,可见战争让山子变得冷酷无情。
2.从小说看,山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结尾提到“他说,今天芒种,咱们该回家,种庄稼了”,请结合小说,探究这句活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认识你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过表明了人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倘能“知人”,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流于算计,或易为狡黠。只有同时能够“自知”,才算神志清明,并因着这种通透的明澈,他才不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那么,什么是“自知”呢?
  千万不要以为为自己评功摆好是自知,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己短处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行,从而谦虚地学习别人;什么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识趣地让给别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自知这件事说说容易,真做起来难。
  人什么时候需要“自知”?是在日常吗?不是,是在荣誉猝然降临、赞美纷至沓来的时候,这种时候往往牵涉到利益,能做到大利在前,撒手一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告诫自己“自爱不自贵”的同时,做到“自知不自见”,也就是不自我表扬,得意洋洋,很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大智慧。从这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有时自知这件事,连说说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老子特别提出人要“知不知”,就是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讲谦虚的重要性,是一种对一己之才终有所不逮的自知。如果反是,“不知知”,即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就是太坏的缺点了。
  可是,千百年来,人还是如此,“知不知”的太少,“不知知”的却到处都是。至于看别人明白,看自己糊涂的就更多了去了。看别人明白,往往被人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以人们每每强调,在江湖中行走,在社会上历练,首先在识人,知道哪个可以合作,哪个不可信赖。可一旦遭到失败,他们也最容易采取诿过于人的做法,一句“算我瞎了眼了”,就可以将自己的无能与过错推卸得干干净净;侥幸的话,还可以博得他人的一份同情;一旦受到伤害,记恨别人的时候,也可以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阴冷的话:“我认得你!”有几个人能真的认得自己,知道自己有此一难,全系个人薄德;有此一辱,或出一己的轻躁呢?
  正因为如此,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的镜子。想到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善于奉承的人一定也精于诽谤。”可谓知人之言,因为他道出了所有的赞辞都有可能掺入迷药的事实。但他认识自己吗?恐怕未必。还有,他是伟人吗?我们以为当然是;但用老子的标准,恐怕也未必。
1.下列对“自知”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自知”,既要知人,也要自知,这样才能达到神志清明,不受人蒙蔽和自蔽。
B.所谓“自知”,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当然更要知道这二者哪个占主要成分。
C.所谓“自知”,既不是指对自己优点的自知,也不是指对自己自然短处的自知,而主要是指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
D.所谓“自知”,必须先“知人”,然后“知己”;是那种建立在“知人”基础上的“知己”。
2.对文中“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的镜子”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说: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够认清自己才会有不易自蔽而蔽人的通透的明澈,这是十分可贵的品质。
B.作者在文中引用“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人能够真正认识自己。
C.世间“知不知”的人太少,“不知知”的人极多,认识自己是一个千古难题,它应该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并且作出回答的问题。
D.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世界上有自己未知的东西或领域,这是非常难得的,明白这个道理后人才会谦逊一些。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子认为,知道别人,了解别人,这是智慧;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是高明。知人不易,自知更难,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强调人应该努力弄清各种世事,用心通晓人情世故,这样才会有通透的明澈,不被人蒙蔽。
C.一个人如果身陷名利之中,就难以看清内心深处的自我,也就难以拥有自知之明,因此人世间的名人虽多,有自知之明的人却不多。
D.人很难完全清楚地认识自我,但是老子的意思却绝非仅限于认识自己,他更希望人们在拥有自知之明后学会谦虚和谦让。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选做题)马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 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 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一是重逢后    马的自述。
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我”和马重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
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些背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
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我”“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不,我瞎了……”,这里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
(2)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写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之前,先讲述琴女春琴等三个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选做题)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刘仰东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字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现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现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已,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曾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自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绝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 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A.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B.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C.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D.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 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E.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大木结构是古建筑的主要结构,其损坏程度往往决定了维修工程的性质。抢险加固工程,是针对古建筑险情所采取的、临时性的、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应急的安全措施;维护保养工程,主要是指以日常保养性的工作为主的维护工程。如屋面除草、零星的小修小补、室内油饰、粉刷以及零星的补配等;维修工程,又可分为一般性维修和重点维修工程。一般性维修包括:少量的大木修补和墩接、屋面局部揭瓦、墙体修补、局部拆砌、地面修补、局部挖补、油饰彩画以及化学保护等;重点维修工程包括挑顶打牮拨正,局部及全部大木落架及墙体大面积重新拆砌等。
  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技术规范(1)中强调的“损坏程度超过规范(2)应优先考虑加固”的这一环节,只注意强调“超过规范(3)必须更换”,文物建筑在维修中木件更换量过大的现象屡见不鲜。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经过大修甚至一般维修,文物原构件及价值损失量就已很大,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更换,就可能使修缮后的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降低很多。
  在古建筑的维修工程中,勘察柱子是否糟朽时,普遍的现象是,工程涉及的柱子,凡有包砌,都要拆开检查。这种比较盲目且常见的检查方式,会使许多古建筑中没有问题的柱子两侧的墙体也同样被“开膛”,所以,应采取钻探等一些更科学的办法,尽量减少因对古建筑的修缮而给文物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修缮方案中,常见到的一句话就是“糟朽严重”,好一点的,描述一下糟朽高度和深度,未做勘查的则在说明中注明“待施工中进一步勘查后再定”,在实际修缮中这类方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给工作带来难度。所以,需要仔细研究、具体分析,查清糟朽原因、深度、高度和具体位置,同时说明结构的安全状况,尽可能用数字量化。
  选用维修木材也是文物保护工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木材含水率普遍较高,如果使用这些含水率较高的构件,日后木材极易变形糟朽,从而给古建筑埋下新的隐患。即使修缮时木料含水率符合要求,但修复中由于施工和天气的原因,还会出现二次含水率超标的问题。所以不要只看木材表面干了就进行油饰封护,应该恢复隔年开春油饰这种好的传统,以确保古建筑百年大计。注解:落架:将建筑各部件按照严格顺序拆下,然后再按拆时顺序逐一组装的维修方法。
1.据2006年3月29日《北京日报》报道,举世瞩目的故宫太和殿维修工程,工程性质为“现状保护维修”,具体项目有:墩接、修补腐朽的木柱;更换破碎琉璃瓦、恢复瓦面釉色,清洗加固装饰构件;复原外檐彩画……从上述描述来看,这一工程最接近文中提到的哪一类工程?(     )
A、抢险加固工程
B、维护保养工程
C、一般性维修工程
D、重点维修工程
2.下列对第二段划线语句中三处“规范”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1)(2)(3)都相同。
B、(1)与(2)不同,(2)与(3)相同。
C、(1)与(2)相同,(2)与(3)不同。
D、(1)(2)(3)都不相同。
3.作者所强调的“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这一观点,主要针对以下哪种操作误区?(     )
A、维修工程中,木制构件的更换量往往过大。
B、勘察柱子时,对柱子包砌的拆开范围过大。
C、制定方案时,对糟朽细节未做详细的勘查。
D、常选用含水率较高的木制构件,埋下隐患。
题型:辽宁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