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不同的文化人格,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很不一样。        ②正是这种不一样,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素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不同的文化人格,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很不一样。        ②正是这种不一样,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素质。

题型:湖南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不同的文化人格,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很不一样。
        ②正是这种不一样,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素质。
        ③一般说来,在我们中国,最容易接受的,是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
        ④这种文化人格,以金戈铁马为背景,以政治名义为号召,以万民观瞻为前提,以惊险故事为外形,总是特别具有可讲述性和可鼓动性。正因为这样,这种文化人格又最容易被民众的口味所改造,而民众的口味又总是偏向于夸张化和漫画化的。例如我们最熟悉的三国人物,刘、关、张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间的道义色彩而接近于圣,曹操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间的邪恶成分而接近于魔,诸葛亮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间的智谋成分而接近于妖。
        ⑤中国民众最感到陌生的,是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
        ⑥魏晋名士对于三国群雄,是一种反叛性的脱离。这种脱离,并不是敌对。敌对看似势不两立,其实大多发生在同一个“语法系统”之内,就像同一盘棋中的黑白两方。魏晋名士则完全离开了棋盘,他们虽然离三国故事的时间很近,但对那里的血火情仇已经毫无兴趣。开始,他们是迫于当时司马氏残酷的专制极权采取“佯谬”的方式来自保,但是这种“佯谬”一旦开始就进入了自己的逻辑。不再去问社会功利,不再去问世俗目光,不再去问礼教规范,不再去问文坛褒贬。如此几度不问,等于是几度隔离,他们在宁静和孤独中发现了独立精神活动的快感。
        ⑦我发觉即使是今天的文化学术界,对于魏晋名士的评价也往往包含着很大的误解。例如,肯定他们的,大多着眼于他们“对严酷社会环境的侧面反抗”。其实,他们注重的是精神主体,对社会环境真的不太在意,更不会用权谋思维来选择正面反抗还是侧面反抗。否定他们的,总是说他们“清谈误国”。其实,精神文化领域的最高标准永远不应该是实用主义,这些文人的谈论虽然无助于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却把中国文化的形而上部位打通了,就像打通了仙窟云路。一种大文化,不能永远匍匐在“立竿见影”的泥土上。
        ⑧以魏晋名士为代表的游戏反叛型文化人格,直到今天还常常能够见到现代化身。每当文化观念严重滞后的历史时刻,一些人出现了,他们绝不和种种陈旧观念辩论,也不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或反抗者的形象,而只是在社会一角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唱着奇奇怪怪的歌,写着奇奇怪怪的诗,穿着奇奇怪怪的服装,说着奇奇怪怪的话。他们既不正统,也不流行。当流行的风潮撷取他们的局部创造而风靡世间的时候,他们又走向了孤独的小路。随着年岁的增长,家庭的建立,他们迟早会告别这种生态,但他们一定不会后悔,因为正是那些奇奇怪怪的岁月,使他们成了文化转型的里程碑。
        ⑨当然这里也会滋生某种虚假。一些既没有反叛精神又没有游戏意识的平庸文人常常会用一些故作艰深的空谈,来冒充魏晋名士的后裔,或换称现代主义的精英,而且队伍正日见扩大。要识破这些人并不难,因为什么都可以伪造,却很难伪造人格。魏晋名士再奇特,他们的文化人格还是强大而响亮的。
        (选自《新华文摘(精华本》,)
1.对“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总是出现在金戈铁马的背景之下以及惊险的故事之中为外形,受到万民的景仰,极具可讲述性和可鼓动性。
B. 这种文化人格最容易被民众的口味所改造。三国人物,刘、关、张的人格接近于圣的人格,大抵就是民间口味“夸张化”的结果。
C. 一般说来,在我们中国,最容易接受的,是“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这种接受的程度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素质。
D. 中国民众对“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最感陌生。相形之下,“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有更好的群众基础,更具文化价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民众对“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感到陌生,这种文化人格最终将被“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完全取代。
B. 魏晋名士对于三国群雄反叛性的脱离不是敌对。敌对都发生在同一个“语法系统”内,而魏晋名士则完全离开了这一系统。
C. 科学研究发现,即使是今天的文化学术界,对于魏晋名士的肯定和否定的评价都包含着很大的误解。
D. 今天我们可以依靠“文化人格是否强大而响亮”来辨别出一些文人是真的魏晋名士的后裔还是“故作艰深空谈”的假名士。
3.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游戏反叛型文化人格”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D
3.①是一种反叛性的脱离。他们对三国故事的血火情仇已经毫无兴趣。他们在宁静和孤独中发现了独立精神活动的快感。②他们注重的是精神主体,对社会环境真的不太在意,更不会用权谋思维来选择正面反抗还是侧面反抗。③他们崇尚“清谈误国”,这些谈论虽然无助于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却把中国文化的形而上部位打通了。④他们绝不和种种陈旧观念辩论,只是在社会一角专注地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他们既不正统,也不流行。(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施主才应该感谢主持镰仓圆觉寺的诚拙大师,深感目前用来教学的地方太狭小,不能满足各地前来求学者的要求,因此想谋求更大的场所。江户的富商梅津听诚拙大师提起此事,便决定捐献五百两黄金,建一座较为宽敞的讲堂。
        一天,他亲自带着这笔捐款送到诚拙大师的手里,大师一边接钱,一边随口说道:“好罢,我接受。”
        梅津虽将一袋黄金交给了诚拙,但对大师这种态度十分不满。三两黄金足够一个人过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了五百两黄金,却连一个“谢”字也没有得到。梅津不由得提示说:“大师,那只袋里装的是五百两黄金啊!”
        诚拙依旧平谈地回答:“数字你已对我说过了。”
        梅津被大师的平淡激恼了,愤愤地说:“即使我是个富翁,五百两黄金对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呀!”
        诚拙大师听后淡淡一笑,问:“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谢是吗?”
        梅津脱口而出:“那当然了。”
        诚拙不由得板起面孔,说:“我为什么应该感谢?施主才应该感谢!
(1)为什么说“施主才应该感谢”呢?请分三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阅读这则材料的启示,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慈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乡村散板
许俊文
        ①这几年,我发觉自己是越来越离不开乡村了,过三五个月,总要去老家豆村小住;有时去南京、上海一带办个事,中途也要从滁州下车回豆村看看。其实很多时候也仅仅是看看。不看,心里总觉得欠缺一点什么似的。
        ②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也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去,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
        ③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但我们还是喜欢用“突然”来表述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比如风,它来的时候也是有路数的。如果站在田野的高处,哪怕一个小小的坟包也行,就不难发现远处的那些亭亭玉立的玉米、高粱,开始悠悠地摇曳起来,一起一伏的,形似一个水波的巨弧,慢慢地推过来,推过来,经过身边时,嗖的一声,就蹿过去了。节气也是如此。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
        ④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不是一味地胡来。不像我们人,只要心血一来潮,就会轻举妄动,结果做出许多蠢事,然后再慢慢地反思、修正。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只有当这些“法律程序”走完了之后,它才冷下面孔说“不”。而它一旦说“不”时,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立,该废的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
        ⑤不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地静,有月没有月都是一样的静。是那种旷世的大静。一切生灵都缄默不语,就连絮絮叨叨的风婆子也闭上了嘴巴。是的,大地是该静一静了,天空是该静一静了,草木、庄稼和一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伫立在霜降之夜无涯的寂静里,呼吸着清冽的空气,我们不难从这大静大美之中,隐隐感悟到天道的伟大。
        ⑥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政治闹猛的年代,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产队里窖藏的红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来解溲时吓了一跳,乖乖,满地的银霜!当我咝咝呵呵重新回到窝棚里,祖父自言自语地说,落霜了。说着抓起那把小酒壶晃了晃,脖子一仰喝个透干,然后醉眼蒙眬地看着我,诡秘地笑笑,说,豆子,爷爷考考你,你说这世上谁最伟大?我不假思索地指指自己的胸前,平时那里总是缀着一枚领袖的像章。祖父摇摇头,小声说出“时令”二字。我一时没听明白,感到祖父的话有些不可思议。而他显然也没有让我彻底明白的意思,他说睡吧,到了我这把岁数你就会明白的。
        ⑦祖父对时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为播种的时间问题与生产队长发生争执,每次他总会说,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会张口说话,但它心里比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不信你瞧瞧!
        ⑧祖父后来是不是霜降走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跟所有的人一样,的确是在该走的时候走的,连一声叹息也没有留下。如今他的坟茔就匍匐在豆青山的荒草丛中,好安静啊。
1.请赏析下列句子加粗字的妙处。
(1)嗖的一声,就蹿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诡秘地笑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到了关于祖父的哪几件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时令”的伟大,请联系全文概括“时令”伟大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显然后者更受欢迎。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
  ②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③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由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西方的类似栏目,显然具有多重指向性意义,包括强化文化导向、标示思想高度、激活传播方式等意义。由此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优良的电视读书氛围与传统,这是由其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国民素养决定的。
  ④与西方相比,我国当前的经典“代读”在文化导向上无疑是一致的,但在思想高度与传播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办于20世纪90年代,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代表的一批读书栏目,一直无法摆脱收视率低迷的困扰,相继黯然落幕。而“百家讲坛”之以“讲坛”为名,实际上是大学课堂在媒体虚拟空间的延伸与革新。它将传播重心落在以文、史、哲为内容的文化经典上,并由此打造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在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昭示着我国经典“代读”走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与可能性。(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有删改)
1.下列表述,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
B.经典“代读”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
C.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异同。
D.经典“代读”的缘起与走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代读”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B.“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C.“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
D.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
3.联系全文,为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处补写三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废墟的意义
王克楠
  现在的邯郸是在废墟上长大的城市。近些年来,施工时,经常可以挖掘出一些古代文明的碎片,考古人员总能惊讶地从出土的文物上发现几千年之前的人类文明痕迹。我时常遥想这座城市昔日的盛景——大气恢弘的王朝,朗朗的书声直奔树梢,歌舞升平的人们,商贾云集的街市……很多时候,我穿行在新华街、邯山路、中华大街、东门外……恍惚觉得自己是一位千龄老人。
  在地球那端的庞贝古城、罗马斗兽场……不同的古建筑,不同的地域,而最终的废墟是相同的。我想,祖先在太行南麓建造邯郸城的时候,肯定是把这里当作福祉——而哪里有辉煌,哪里就有毁灭,哪里有文明,哪里就有对于文明的失落。史书记载,邯郸的赵王城是被烧毁的——辉煌的建筑顷刻烧成一片灰烬。
  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当然可以造成废墟——人到中年的我永不能忘记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道蓝光过后,那座叫做唐山的城市顷刻间就消失了。
  在战争年代,成就废墟的有力手段就是轰炸,炸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炸药带来的巨大***伤力却是从欧洲开始的。凡是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都对警报有着天然本能的恐惧,警报意味着轰炸,房屋倒塌,血肉横飞。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拼命把炸药往对方的土地上倾泻,不管是来自飞机的投放,还是地面引爆。
  在1947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北京(北平)被完整保存了下来,这是历史的造化和幸运。走在天安门广场,看着完好的紫禁城,很是为这座古建筑的完好而欣慰,并不是说紫禁城所蕴涵的封建文化有多么伟大,而是说现代文明不能没有古代根基,不管古代文化是腐朽的,还是清新的。
  很多的古建筑被战争和人为毁灭了,仍有一些古建筑(包括古城)得以保存了下来,还有一些城市毁灭的痕迹——有些废墟也保存了下来,毕竟有人知道,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
  有哲学家说,在地球上行走,没有一处不是废墟——现在的城市,过去的废墟,现在的城市,将来的废墟,我在生活的这座小城上下班时,看着平坦的街道凭生就开掘出一条沟——埋设管道。好不容易弄平了,不久又开始开掘。人就是这样不停挖掘着。在光彩陆离的城市里行走,就如在废墟里穿行。废墟不仅仅存在陆地,水底也有,因为风浪失事和战争而沉没的轮船,也有大地的隆起和沉陷而被大地没收的文明废墟。 //在河北武安市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意大利,当他穿过市区的人民广场,登上市政厅,往下一看,下面的那么广阔的一片废墟令人心颤。即是闻名的罗马广场废墟,而这片废墟就坐落在城市的中央——除了从几根突兀挺立的柱子上隐约可以看出当年的威严气势外,到处都是断垣残壁,而意大利人把这座废墟作为珍宝保存着——华丽光彩的埃米利亚殿堂,只留下一堆零乱石块;气势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留下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兀立着孤零零的三根石柱;连宏伟的萨图尔诺农神庙,也只有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还有罗莫洛神庙、维纳斯女神庙、凯撒神庙,都在废墟运动中演变为一堆堆的碎石和乱砖。罗马的一切都是古老而陈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朋友真的没有料想到举世闻名的罗马竟会是这般模样!人在罗马广场散步,更深切地明白废墟的含义。
  由于废墟,曾经熟悉的地方变得生疏,曾经生疏的地方又渐渐熟悉。一幢幢高楼成了残砖碎瓦,又在残砖碎瓦上长出另外一座高楼,当我穿行在城市和乡村的时候,总有一点心虚,总担心被废墟掩埋。有的时候我行走在我曾经居住过的老街区,踩着遍地的瓦砾,判断自己曾经在哪个位置放椅子,在哪置放沙发,哪里是放让人无限甜蜜的床……而这些都烟云一般消散了,都被一个叫“废墟”的怪物没收了。
  我很有幸在古城邯郸成长和生活,对于历史废墟的感觉就比较直接。让人惬意的亭台楼阁早已不在,历史悠久的古刹名园败落萧条,一切都沉入时间之中——昔日的辉煌化作蓬蓬蒿草,飒飒西风。走在邯郸老城的街道里,感受着在废墟上不断翻新的城池——历史上闻名的回车巷、学步桥、邯山书院——将相和、学步桥、邯郸学步、采桑罗敷——每一处遗迹,每一个典故,都会令人浮想联翩,会心一笑。
  位于邯郸城西的赵王陵墓群,如今也只是几处孤冢,凄惨冷落。这些年以来,不断有盗墓的消息传来;邯郸城北的北齐年代的墓群,是另外一群王侯墓地——但也只是荒冢几堆,寂寞寥落。
  还有腾跃于崇山峻岭之上的古长城,这个巨大的工程有过辉煌,在久远的年代里也渐渐演化为废墟,它瘫卧于突兀的山岗上,半掩于漫漫黄沙中,是国人不思进取、封闭保守的一个象征,可是至今仍被国人当作图腾歌颂不已。老作家宗璞把圆明园也当作自己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成为废墟和遗迹的圆明园比喻成汪洋大海中的一艘船——人无法决定历史,只能顺应和影响历史。 //美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代表性诗歌《荒原》表达出这样的含义:世界越是现代化,越是进入无序的荒原状态。世界没有天然的荒原,这是精神的颓废和道德的沦丧的结果,对于失望和彷徨而言,废墟也是一个出色的象征。现代人类生活沉没在淡漠正义、信任、关爱、良知的危险境地,人类社会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废墟。
  废墟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符号,想到当今的世界上虽然没有世界性的战乱,但是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那个方向,还总传过来阵阵枪声,从伊拉克不断传来士兵或是平民死亡的消息。还有来自欧洲和非洲的种族屠***,恐怖主义分子仍然在暗处寻找制造爆炸和伤亡的机会,用更现代化的武器,进行更有效的***戮,造成一座座新的废墟。
  或许,废墟并没有在别的地方,它就在人的心里。(选自《21世纪散文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战争年代,成就废墟的有力手段就是轰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恍惚觉得自己是一位千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墟并没有在别的地方,它就在人的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3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分条概括废墟的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巨大威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同志曾列举当年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停下来也必须花大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弊病也很难纠正。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是依据面前的新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辐射和吸收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权威。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胆怯和害怕出错扼***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得好:“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扼***了创造性思维,也就扼***了科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倘若只会顺着权威的思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唯有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杰出丰硕的果实。
                                                                                                         (选自《语文读本》第五册)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犯错误。
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C.作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盛开。
D.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又无堆砌之感。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控制思维“惰性”的产生。
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心理,就能充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
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实践,又时时会落后于实践;既能指导实践,又限制新事物发展,所以人类难以驾驭。
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情况作出是非判断。
3.作者说,人类的思维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请分条概括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