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跟着杂志去打工刘怀远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跟着杂志去打工刘怀远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跟着杂志去打工
刘怀远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在城市的一条小街上,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后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好比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元。”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有养老保险吗?”“有。”“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那人笑了,露出被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那人说: “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话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块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了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了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汗。肚子饿得难受,他就蹲在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它一眼,径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摘自《小说月刊》2008年第6期)
1.文章以“跟着杂志去打工”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根对杂志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并据此回答这一变化反映出主人公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其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选择两个角度探究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体客体颠倒,作为打工的人应当是施动者,杂志是被动者,而标题恰恰相反,这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新颖传神。是小说情节展开的线索,暗示小说悲剧性结局。(意对即可)
2.先是“宝贝似的手握杂志”,把杂志看成是“法宝一般的书”;后来是“翻看了几页杂志”“顶在头上遮日头”;最后是“匆匆瞥了一眼”。这种变化反映了二根由高兴到无奈直至沮丧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意对即可)
3.这些人和二根“一般模样”,说明他们和二根处境相似,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工。他们对二根的奚落和嘲笑,不讲条件地去抢工作说明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权意识很淡薄。作者写这一部分人,一方面将他们的表现与二根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借此说明农民工的维权问题是个十分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意对即可)
4.以小见大,通过写一个农民工的遭遇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呈现故事,不加分析、议论或抒情,让读者自己去评鉴、感悟;巧用对比,通过二根和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 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蛾。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作品的标题“永恒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能够理解为许多人的心灵之门。“永恒”,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永远地被隔断开来,也可理解为作品更深刻的含义——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可以打开,也可以封闭的隔阂。
B. 本文是以小院人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起头,热烈恳切盼愿郑、潘二人能发生感情;接着,对二人的缺乏温情暗示缺憾与同情;最后,许多人看见隔墙上的门,为郑潘二人黑暗“私下勾结”而倍感愤激。
C. 小说结尾以“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戛然而止。从写法上可见其简约含蓄之妙,从主题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
D. 有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诗剧中,要是咱们看见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肯定是会在后面的戏剧的情节入耳到这支枪响”。《永恒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竹书架即是如许一支“枪”。
E. 小说最后写许多人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插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傲然怒放。我们根据作品内容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是潘雪娥迟来的表白。作品结局安排这样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于有情人的祝愿。
(2)联系全文,分点简要说明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以“永恒的门”为标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题。
        书院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教学组织延续了一千多年。一方面,书院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书院精神,这是一种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书院在长期办学的历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教育体制、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并且受到宋以后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书院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具特色、最有地位的教育机构,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这恰恰在于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紧密结合。书院具有十分成熟完善的教育体制、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的特色,首先在于它继承了古代私学教育制度的优长,古代社会中,那些执著于以道为志的儒家人士表现出一种独立学术、自由讲学的需求,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故而他们又创造了一种有利于自己精神追求的组织制度。从孔子创立的私学到诸子百家的争鸣,从汉儒的精舍到魏晋名士的清谈,无不表现出这种私学教育制度的优长。书院的出现,就是中国传统私学制度发展的结果。书院作为一种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组织,不依靠朝廷的正式诏令而建立,其主持者、管理者都没有纳入朝廷的官学教职之中,故而在聘任山长、选择学生方面有着独立自主权,可以完全依据书院自身的标准。一方面,书院能自主聘任山长或教职人员,山长往往是一些名师大儒,在学术界、教育界的声望很高,能够制订一整套合乎书院精神的教学方法和制度,这些教学方法和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聘任山长的依据是道德修养境界和学术水平。此外,学术大师还可以自由地到各地书院讲学,更加强化了书院自主办学的特点。另一方面,书院生徒也能较为自由地流动,往往是择师而从,来去自由,使独立的学术追求更为便利和频繁。正是这种相对的独立性,使得书院在高度中央集权的中国古代社会中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在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书院,以便能体现出自己追求的书院精神。
        但是,书院又和以前的私学有很大的区别,它体现出制度创新的特点。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制度。譬如,为实现“讲学明道”的办学理念,书院可以邀请不同学术学派的学者前来讲学,“会讲”是最为典型的“讲学明道”制度。为了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书院精神,书院形成了师生之间、生徒之间“问难论辩”的教学制度。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徒之间可以平等参与学术讨论,这对学者的学术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生徒也能在参与中得到启发,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走上学术研究与传播之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学习、生活的需要,大多数书院都制订了作为生活与学习准则的学规,这些学规能鲜明地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书院精神。
(选自2012 年4 月《新华文摘》A 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书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院是我国存在于唐中叶至晚清时期的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文化教学组织,它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B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书院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书院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相统一。
C .书院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教育体制、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如“会讲”制度、“问难论辩”制度等。
D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立于官学系统之外的具有完全自治权的教育组织,是我国教育史上最具特色、最有地位的教育机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从孔子创立的私学到诸子百家的争鸣,从汉儒的精舍到魏晋名士的清谈,这些都对书院制度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B .书院的出现是我国传统私学制度发展的结果,它既继承了古代私学教育制度的优长,又和私学有很大的不同。
C .山长由书院自主聘任,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很高的学术水平以及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名师大儒才有可能被聘任。
D .学规是生徒生活和学习的准则,书院制订的学规体现了我国古代书院在继承古代私学教育制度方面创新性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而形成的精神和十分成熟、完善的制度紧密结合,是书院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B .执著于以道为志的儒家士人要创造有利于自己精神追求的组织制度,是因为他们有独立学术、自由讲学的要求。
C .在书院作为一种文化教学组织的一千多年中,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书院,而创建的书院则体现了个人追求的书院精神。
D .“问难论辩”的教学制度不仅对学者的学术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让生徒都积极地走上学术研究与传播之路。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⑨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三段通过能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B.苏步青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这节课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千手观音”陈中伟:创造断手再植奇迹
  在绣花厂里,女工们飞针走线,像在花丛中飞舞着的一只只蝴蝶。 
  在音乐会上,钢琴演奏者的手指,像急骤的雨点般敲打着琴键,而琵琶演奏者那只拨弦的手,由于动作太快,在水银灯下看上去成了一团白色的虚影。 
  在体操表演时,一个运动员擎起另一个运动员,那只手是何等健壮有力。 
  邮递员用手飞快地分信。
  纺织女工用手在一眨眼间打好断纱的一个结头。 
  玉雕工人用手巧夺天工地雕出精美的玉石花篮。 
  战士用黑布蒙着眼睛,用手迅速地把拆散的零件装成一挺机关枪。 
  击剑运动员用手挥舞着银闪闪的利剑,刺向对手。
  ……
  手,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没有手,那将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痛苦和损失! 
  1963年1月2日,一个工人被送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室。他的右手在腕关节以上一寸的地方被冲床完全切断了。按照惯例,医生对于这种外伤病人,只能把伤口包扎起来,手断了也只好断了,无法挽回。
  然而,三十四岁的外科医生陈中伟却和其他几位医生合作,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了断手再植的奇迹!一年后,这个工人的右手恢复正常。
  1929年陈中伟出生于浙江宁波。他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医学之家”:父亲是县医院院长,母亲是药剂师。他的姐姐、姐夫、太太、岳父、岳母以至女儿,也全都是医生! 
  陈中伟小时候,常常好奇地从父母那里接过显微镜观看,他开始明白什么叫细胞,什么是红细胞。本来,他以为脓那么脏,一定是病菌,后来从父亲那里知道,脓是白细胞与细菌打仗牺牲后的“尸体”。 
  陈中伟学着父亲的样子,拿着解剖刀,解剖青蛙之类的小动物。他甚至不放过家中宰鸡剖鱼的机会,借机解剖动物、了解动物构造。 
  不久,陈中伟考上了宁波第一流的中学——效实中学。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第周就毕业于这所学校。 
  在中学时,陈中伟很喜欢体育运动,是学校的篮球队员、网球选手。高中一年级时,他曾获浙江网球双打冠军,单打亚军。在铁饼、标枪比赛中,他获宁波市第一名和第二名。 
  陈中伟从小把学问当做“桑叶”,认为只有不断吃进“桑叶”,将来才能“吐丝结茧”。在中学时代,陈中伟的生物课成绩一直在九十分之上。他也很喜欢英语。 
  中学毕业后,陈中伟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在大学里,他特别注意学好解剖学。他认为,侦察员要对地图了如指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解剖图就是地图。他亲自动手解剖了十几具人的尸体,从此脑中有一张立体的解剖图,为医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秋天,陈中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开始在第六人民医院担任骨科医生。 
  1963年,他创造了断手再植的奇迹之后,在8月7日晚上,受到***总理的亲切接见。***总理伸出手,紧握陈中伟那双灵巧的手。
  ***总理鼓励他,要再接再厉! 
  要再接再厉!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创造新的奇迹——断指再植、断管再植、拇指再造、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 
  要再接再厉!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手把着手,把断手再植技术教给外国友人,使这朵奇异的花开遍全球。 
  笔者在陈中伟教授家中采访,据他的夫人告知,陈中伟常在家中飞针走线,用他那双手巧妙地缝制衣服,做得比他夫人还好。陈中伟还用他那双手切肉剖鱼,也十分在行。因为他连在做家务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把手锻炼得更加灵活,以便能做好手术。 
  在动手术的时候,陈中伟的心比绣花女工还细,手比绣花女工还巧。如今,他采用新技术进行断手再植,这新技术叫“显微外科”——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因为手的小血管非常细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楚、准确地进行手术。由于采用了显微外科新技术,现在,断指再植的成功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 
  人们常用“明察秋毫”来形容精细,显微外科手术无愧为“明察秋毫”的手术。陈中伟所用的针、线,只有头发的三分之一那么细,一掉在地上就找不到了!那针往布上一插,针尖也会碰断! 
  为了使双手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如此精细的手术,陈中伟不论在挥汗如雨的炎夏,还是在寒风刺骨的严冬,每天坚持用大白鼠做试验,缝合那纤细如丝的小血管。练着,练着,手越练越灵活,越练越细巧。
  医学界有句行话:“一个好的外科医生,要具有狮子般的心、鹰般的眼睛和女人般的手。”陈中伟正是从无数次手术和试验中出色地磨炼出这三项本领的。 
 美国作家赫纳汉为美国《科学年鉴》撰写的《显微手术》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陈中伟的成就: 
  毫无疑问,断指、断肢再植成功病例最多的还是在中国内地。中国的显微外科医生在1964年首次成功地再植了断指。最早在一只手上再植上四个断指的也是他们……最近访问过中国的原美国医学学会主席托德说:“他们(指那些外科医生)的本领比我们在美国见到的高超得多。” 
  他们的技巧之所以精湛,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中国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些显微外科中心,每个中心都为千百万人服务。世界上最大的这样一个中心就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在那里,中国最早的显微外科医生之一的陈中伟,从1966年以来,再植了三百多个手指。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千手观音”。如今,陈中伟成了真正的“千手观音”。 
  不过,神话中的“千手观音”,她的一千只手长在她自己身上;而陈中伟却是用自己的双手,使成百上千人的手失而复得!
  为陈中伟扼腕而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中伟出身医学世家,在父母的教导和影响下,对医学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确定了职业方向。
B.中学时的陈中伟不仅各门成绩优异,而且体育成绩十分突出,是一个综合素质突出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C.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毫无保留地把断手再植技术传授给外国友人,是为提高中国医学技术在世界的影响力。
D.文章引用了外国专家对陈中伟的评价,高度赞扬了陈中伟精湛的外科手术技术,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可读性。
E.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从正、侧两方面塑造陈中伟这一外科医生形象,材料详实,语言生动,是传记文学中的佳作。
(2)文章开头作者为读者描摹了各种各样灵巧美妙的手,这样的描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一句医界行话,“一个好的外科医生,要具有狮子般的心、鹰般的眼睛和女人般的手”,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陈中伟的成功取决于丰富的知识,也有人说陈中伟的成功取决于反复的实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
  在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郑振铎、赵景深为代表创立了“俗文学派”。何谓“俗文学”?“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在许多今日被目为正统文学的作品或文体里,起初有许多原是民间的东西,被升格了的,故我们说,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俗文学”,这话是并不过分的。
  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它是大众的,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为民众而生存。它多是口传的、新鲜的、粗鄙的。、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统文学所能梦见,其作者的气魄往往是很伟大的,也非一般正统的文学的作者所能比肩,但也有种种坏处,如黏附着许多民间的习惯和传统的观念。
  郑振铎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出版后,从20年代那一帮进步文化战士们所信奉的进化论的世界观,进到以唯物史观的治学理念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国文学史的进程与演变,论述了民间口传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和流传存在的价值,不仅在资料占有上无与伦比,而且在观点上自成一说,发人所未发,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上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他的民间文学—俗文学思想达到成熟的时期。
  1958年出版的一部影响很大的《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一文写道:“民间文学是指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过程中所创造的口头文学。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直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它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民间文学史应该是阶级斗争历史的反映,而《中国俗文学史》没有反映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民间文学史应该是现实主义发展与斗争的历史,而《中国俗文学史》却成了某种文学形式的延续的形式主义、唯心主义的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是一些地主阶级、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积,没有反映出我国民间文学史的真实面貌。被批判者与批判者的分歧点很多,涉及得也很广。 
   八十年代初,俗文学的研究再次兴盛起来。特别是中国俗文学学会成立(1984年2月)以来,全国有志于俗文学研究的学者以民间的方式集合起来,尽管还没有被主流意识和机构所采纳,没有进入中文系的课堂,但关于变文、宝卷、子弟书、唱本等俗文学的研究著作已多有出版,即使有的著作不被大陆出版机构采纳,台湾和香港的出版机构也接纳出版,关于俗文学的研究论文和史料辑录,也开始受到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关注。总之,郑振铎开创的俗文学研究逐步地进入全面繁荣阶段。(节选自 吕微的《中华民间文学史》) 
1.下列关于“俗文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俗文学是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B. 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俗文学”,所以许多原是民间的东西,都被升格了的,成为正统文学的作品和文体。
C.俗文学的地盘愈来愈大。差不多一些重要的文体如:小说、戏曲、变文、弹词等都归属于俗文学。
D.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俗文学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俗文学是为民众而生存,为民众所创作。产生于民间。
B.俗文学多是口传的、粗鄙的。它也有种种坏处,如黏附着许多民间的习惯和传统的观念。
C.俗文学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其作者的气魄往往是很伟大的,并非正统文学所能梦见。也非正统的文学的作者所能比肩。
D.20年代一帮进步文化者所信奉的进化论的世界观,进到以唯物史观的治学理念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国文学史的进程与演变。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民间文学史》的根本点在于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直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
B. 被批判者与批判者的分歧点很多,民间文学史应该是阶级斗争历史的反映,而俗文学史没有反映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
C.民间文学史认为:《中国俗文学史》是一些地主阶级、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积,不能够反映出我国民间文学史的真实面貌。
D.今天,俗文学研究开始受到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关注,因此,俗文学研究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