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                                           ——记北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                                           ——记北京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
                                           ——记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
  仲夏京城,雷雨大作。
  北京军区总医院9层8号病房,躺着一位憔悴的老人。
  73岁的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晚期胃癌,生命垂危。
  气管,切开了。腹部,插着5根导管。那双曾经挽救过无数生命的双手,此时无力地搭在胸前……
  惊雷滚滚,泪飞顿作倾盆雨,人们的心碎了——
  老红军罗文书来到病床边,搬来一把椅子,老泪纵横地守候着他。
  家住郊区的一名医院临时工,整天盯着田里的南瓜:“第一个结出的南瓜最甜,一定要让华主任尝尝……”
  病房门前,从天南海北赶来探望的人们络绎不绝地送来鲜花,成片地盛开,成片地凋谢。
  一名普通军医的病情,为何让那么多人如此牵肠挂肚?感动人们的,不仅是他高超的医术,更是他高尚的医德、人格的力量
  从医56年,患者再贫穷,手术风险再大,他总是挺身相救—— “谁推我们也不能推,谁不治我们也要治!”
  一个两岁的农村小孩,肚里长了个大脓肿,奄奄一息。父母抱着孩子在京城跑了几家医院,都说太晚了,没有治疗价值。绝望的夫妻俩抱着孩子,找到了华益慰:“华主任,救救孩子吧!”
  “风险太大!”同事们忧心忡忡。华益慰却说:“病人走投无路才来找我们,谁推我们也不能推,谁不治我们也要治!”
  果然,还没等到手术,孩子的脓肿就破了,流了一肚子脓。华益慰立即把孩子抱上手术台,引流、清洗、抢救……
  腹膜炎、心衰……术后,险情接踵而来。那些天,华益慰没日没夜地守着孩子, 硬是从鬼门关把孩子夺了回来。
  视救死扶伤为天职,视见死不救为耻辱。华益慰总是将一切顾虑抛之脑后,将一切责任慨然承担。
  从医56年,他有一个从没破过的规矩,就是不收红包—— “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退休工人冉桂芳的丈夫张秋海,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红包”的故事:
  “我老伴9年前得了小肠癌,华主任给她做的手术。我打心眼里感谢他,就包了1000元钱送给他。华主任不要,我撂下红包就跑了。华主任好几次找我退那个红包,我还是老办法,拔腿就跑。
  “后来,我们搬家了。我寻思,这回华主任可找不到我了。万万想不到,今年6月18日,华主任的老伴张燕容找到我家,把一个存折交给我。打开存折一看,是存了9年的1000元钱。户主,是我的名字。
  “张燕容说,当时你把钱撂下就走了。总也退不掉,老华就把这个钱以你的名义存起来。现在老华不行了,这个存折成了他的一个心病,他嘱咐我一定要找到你,亲手把存折交给你。
  “当时,我就大哭起来,哭得惊天动地。我从来没有这么哭过,我自己的爹妈去世了也没哭得这么伤心……”
  一个红包,华益慰退了9年,垂危之际依然念念不忘!
  从医56年,他始终视患者如亲人,让每一名患者如沐春风——“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华益慰的微笑,同事们称之为“华氏微笑”——眉毛弯弯的,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
  每次手术前一天晚上,华益慰一定要到病房看望病人。经典的“华氏微笑”,常常伴着华益慰一生重复无数遍的嘱咐:“明天我们就要给您手术了,放心,别紧张。手术后伤口有点疼,别怕疼,有痰咳出来,多翻身……”
  微笑的背后,是一种职业的操守。操守的背后,是一颗慈爱的心灵。他常说:“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每次查房,他第一个动作是把门轻轻关上。每次给患者检查,他总是先把 听诊器在掌心捂热,再接触病人。冬天,他先把双手搓热,再给患者触诊……
  很多人注意到,华益慰给病人摸肚子检查时,有个习惯性的动作——小手指有点翘,好像“兰花指”。一次,一位患者逗趣地说:“华主任, 你这个指头翘得挺漂亮。”华益慰一句话,让这位患者感叹不已:“小手指头,末梢循环,这个指头最凉。”
  结束采访,记者找到了华益慰做最后一例手术的记录单。记者发现,与他一生不计其数的签名相比,这份手术记录单上的“华益慰”三个字异常工整。
  最后一笔,延长、收敛,画了一个近似圆圈的弧线……
  看似无意却有情。一名人民军医,用毕生不渝的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56年的行医生涯,画了一个光彩的句号!(选自《解放军报》,有删节)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新闻人物的道德光芒?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本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特点?请选择一例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善于根据采写对象的特点巧妙地安排结构,有助于增强通讯的感染力。本文在结构上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具有崇高的责任感,视救死扶伤为天职;廉洁正直,坚守道德情操;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视患者如亲人。
2.采用设问的方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提出问题,并在问题解答中释题点题,突出“医德”二字,引导读者阅读下文。
3.细节描写有真实传神(或有典型性、有感染力)、凸显人物形象、呼应主题等特点。比如文中通过华益慰一个“翘小手指”的习惯性动作,既真实再现了华益慰特殊的职业特点,又刻画其一心为病人着想、一丝不苟的心灵世界(或者:呼应对高尚医德的颂扬这一主题)。
4.作为一篇人物通讯,作者选取“道德”作为主题,在结构上采用了多种形式。
①倒金字塔结构。开头从华益慰生命垂危、人们冒雨守候几个镜头开始,调动情感,先声夺人,然后从不同侧面追叙其光辉一生。
②多侧面拼接形式。从人物不同侧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内在联系,多角度立体刻画人物的高尚医德,事件多而不重复、不杂乱。
③主线勾连式。以“从医56年,他总是……”为行文的线索,通过人物原话连缀成文,突出了人物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的高尚品德。(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问题。作为生物的社会
  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1.文中加粗的“这一层”指代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这为什么让我们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这句话的含意?请从原文中列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段中,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请用选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粱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出来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C.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D.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先生所说的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性。
B.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C.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
D.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现在小结如下: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去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的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采的临界密度。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1.对“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是丰富多彩的,它的运动也是丰富多样的。人们研究的定律也只是一个宏观的笼统的定律,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能予以明晰的准确的运动规律。
B.宇宙的局部运动是混沌状态的运动。
C.宇宙细小的变化能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但改变的结果、改变的日期,尚难定论。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混沌状态的运动。
2.对上面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科学家的预言,受宇宙自然规律的限制。
B.宇宙的大尺度的运动不受混沌定律的制约,是可以预言的。
C.宇宙局部的混沌状态,不妨碍对它的宏观预测。
D.人们想对宇宙的未来作出准确的预言其实很难。
3.你怎么看待课文中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你从鸟声中醒来
箫剑
  在城市蛰居久了,每当喧嚣的市声在耳畔聒噪不休时,你总有逃离的冲动。但是当你每天从鸟声中醒来的时候,你又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庆幸上苍给你带来这种难得的耳福
  你甚至从鸟声中听出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快乐。初秋的某一天,你在床上听到了一种久违的鸟叫声。你儿时曾听母亲讲到那个痴情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名叫杨福禄的男子,因被叛军抓去当壮丁,客死在异乡。善良的妻子日日于村口守望,年复一年,竟郁郁而终。死后化为一只鸟,飞越万水千山,到处呼唤丈夫的名字。你一边回味这个凄美的传说,一边披衣起床,推开窗户,看见一只其貌不扬的小鸟站在竹梢正痴情地叫着。你不禁想起杜鹃啼血的古老传说。一个为了爱人,一个为了故乡,而这两者正是你一生最放不下的,最牵肠挂肚的。在你的记忆中,还有一种鸟的叫声更特别,每当阴阴欲雨的春日,它们似乎在叫“水水……”。记得儿时,一听到这种鸟叫,母亲总是免不得地对其责怪一番。因为它们一叫,注定会下雨的,有点像天气预报员。
  于是,你认为自己每天能从鸟声中醒来,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比较幸福的人。你听说,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噪音的严重污染,许多鸟类已经唱不出动人的歌声,而学叫着机器的响声。当人类创造了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污染,而这些污染正一天天地改变着周遭的环境,尤其那些可怜的鸟类。于是,你为你还能听到这么原汁原味的鸟鸣而庆幸万分。其实,小鸟对人类并无过高的要求,它们只需要有一片栖息的绿阴,但是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让它们在都市少有歇脚的地方。于是,当从媒体上得知,一些小鸟甚至把巢安置在市民种养的花木闻,你为它们的聪明而感动,更为它们的举动而悲哀。因为不是它们愿意把巢搬到市民的家中,是文明的人类逼迫的。
  你一直对春天的鸟语花香有一种少年的憧憬。但是你读了卡尔森《寂静的春天》后,你为“它们(农药类化学药品)使得鸟儿的歌唱和鱼儿在河水里的欢跃静息下来”的情景而倍感悲悯。在林间漫步时,你曾为耳畔不绝的鸟鸣感动得落泪。但是,当那年十月的金秋,你穿行在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也曾为“一鸟不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而深感遗憾。其实,不怪鸟对你吝啬,只怪神农架秋天的气温太低,鸟类早已南迁了。
  你也曾为在这个城市,不仅可以看到燕子俊俏的身影,而且还会听到它们的呢喃声而欢呼雀跃。尽管它们不会在你的屋檐下筑巢,让那清脆的叫声伴你两个季节,但是远远地欣赏已是你的满足。你认为,那些养鸟的人们,虽说爱鸟,但是笼子毕竟不是天空,为了一己之乐,竞把小鸟囚禁狭窄的笼子里,甚至教它们讲人语,于心何忍?“始知锁向金茏里,不及林中自在啼。”你从来没有打算养鸟,因为你知道自然的鸟声是最好的。
1.这篇散文是用第几人称叙事的?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你又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庆幸上苍给你带来这种难得的耳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甚至教它们讲人语,于心何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插入了两个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第二段,作者写道:“你甚至从鸟声中听出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快乐。”联系全文,作者主要是写快乐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茏”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租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摘自鲁枢元教授在台湾淡江大学的讲演,原文有删节)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C.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 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